心法先天易,盍於離位求。
儻非明出地,長夜使人愁。
吳甸七千里,坤垠六十州。
宸心寬北闕,老子在西樓。
召伯出分陝,衛公歸相周。
袞衣人愜意,重為雪山愁。
雲葉西來拂畫樓,江南何處不汀洲。
三春草綠王孫路,萬海梅殘隴使郵。
落照窗扉塵作馬,黃昏簾幕月成鉤。
張衡藻思能多少,玉案貂襜各自愁。
碧沼紅蓮水自流,涉江同上木蘭舟。
可憐十五盈盈女,不信盧家有莫愁。
團扇初隨碧簟收,
畫簷歸燕尚遲留。
靨朱眉翠喜清秋。
風意未應迷狹路,
燈痕猶自記高樓。
露花煙葉與人愁。
煙暖雨初收,落盡繁花小院幽。摘得一雙紅豆子,低頭,說著分攜淚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將酹石尤。別自有人桃葉渡,扁舟,一種煙波各自愁。
客路東西又晚秋,相思空上水邊樓。
嫌他新雁無情煞,不帶書來只帶愁。
樓上黃昏慾望休,
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
同向春風各自愁。
諸將說封侯。短笛長歌獨倚樓。萬事盡隨風雨去,休休。戲馬台南金絡頭。催酒莫遲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髮簪花不解愁。
和如春色淨如秋,五月商山是勝游。
當晝火雲生不得,一溪縈作萬重愁。
二十便封侯,名居第一流。綠鬟深小院,清管下高樓。
醉把金船擲,閒敲玉鐙游。帶盤紅鼴鼠,袍砑紫犀牛。
錦袋歸調箭,羅鞋起撥球。眼前長貴盛,那信世間愁。
水滿清淮自在流,落花吹盡浪悠悠。
總將春雨為春淚,未比思君一半愁。
千里來為五斗謀,老親望望且歸休。
春光盡好關儂事?細雨梅花只做愁。
萬里江山一望收,乾坤誰個主沉浮?空餘王氣秣陵秋。
自草新詞消滯灑,任憑短夢逐寒鷗。
散花人去剩閒愁。
誠齋老子一皈休,最感蛩聲五報秋。
細聽蛩聲元自樂,人愁卻道是他愁。
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
那知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
天高野曠瘴煙收,風急霜繁落木秋。
箐道千盤臨戍堡,山城百雉入邊州。
諸蕃樂歲休戎馬,孤館頻年望鬥牛。
夜半角聲吹激烈,紛紛涼月照人愁。
蟻門知將雨,蟲鳴覺近秋。
衰翁非愛酒,無計奈孤愁。
下馬杉松石徑幽,暗泉一帶抱山流。
長廊隱隱丹青古,香霧濛濛日夜福
缺月有情還委照,羈人無語獨登樓。
急呼老瓦招歡伯,為洗胸中萬斛愁。
熠熠流螢度草堂,耿耿銀河秋夜長。
縈迴拂棟光難定,窈窕穿花焰更藏。
山人書劍黯生塵,憔悴年來白髮新。
枉將艷采投虛寂,卻似餘輝借比鄰。
海螢流螢殊可憐,琉璃甲帳水晶簾。
映看寶靨千金笑,照看蛾眉百倍妍。
合德宮,昭陽殿,天人親撲桃花扇。
幾回邀得九重歡,鳳輦淹留傳夕箭。
今日胡為溪水頭,風篁煙柳共新秋。
不歸天上瓊樓隊,卻伴山中病客愁。
漢字愁的含義
愁
(形聲。從心,秋聲。字亦作「愀」。本義:憂慮,發愁)
同本義 [worry;be anxious]
愁,憂也。--《說文》
孔子愀然作色而對。--《禮記·哀公問》
見善愀然。--《荀子·脩身》
哀而不愁,樂而不荒。--《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李白《菩薩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胡。--辛棄疾《菩薩蠻》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又如:不愁吃,不愁穿;愁坐(含憂默坐);愁思(憂愁的心緒);愁絕(憂愁到極點);愁懷勃勃(心中有萬端愁緒;非常憂戚
愁 chou
1憂慮:發~、這事真~死人了。
【愁腸百結】形容極度憂愁。
【愁眉鎖眼】形容十分憂愁、苦惱的樣子。
【愁緒】憂愁的情緒:不覺一股、湧上心頭。
【愁雲慘淡】見【愁雲慘霧】。
【愁雲慘霧】形容令人憂愁的淒慘景象。又作愁雲慘淡、雲愁霧慘。
────────────────—
愁chou
⒈憂慮:憂~。發~。莫~。無憂無~。
⒉形容景象慘淡、淒慘:~霧。~雲。
────────────────—
愁qiǎo 1.容色改變貌。
────────────────—
愁jiū 1.斂束。 2.聚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