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高高,蠶蠕蠕。
蠶能衣被天下,不遑自保其軀。
六月禾將槁,天公一雨蘇。
旱時苗化草,稔後米如珠。
食足安田里,年饑死路衢。
豐凶才反手,捫腹愧微軀。
麴氏雄西北,別絕臣外區。既恃遠且險,縱傲不我虞。
烈烈王者師,熊螭以為徒。龍旂翻海浪,馹騎馳坤隅。
賁育搏嬰兒,一掃不復餘。平沙際天極,但見黃雲驅。
臣靖執長纓,智勇伏囚拘。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趨。
咸稱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獻號天可汗,以覆我國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與軀。
世變古來有,人才時豈無。
已移甄井璽,猶握釀泉符。
壽及週三老,名成漢八廚。
彼哉武斷者,盜起欲全軀。
吾生所未見,自古恐亦無。
秋半不肯涼,赫日炎洪爐。
沸湍七里灘,觸熱乘畏途。
坐船汗如漿,況彼牽挽夫。
一檣合眾力,至數十輩俱。
踏竿氣欲絕,沙立僵且枯。
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瑤膚。
焉得大冰盤,沾丐及此徒。
僥倖據勢位,極意求所誤。
願回君子心,略念小人軀。
義交味逾淡,心敬跡自疏。
球玉世所貴,車馬人交趨。
性懶拙造請,獨抱此區區。
贈別我何有,珍重千金軀。
久客多枉友朋書,素書一月凡一束。虛名但蒙寒溫問,
泛愛不救溝壑辱。齒落未是無心人,舌存恥作窮途哭。
道州手札適復至,紙長要自三過讀。盈把那須滄海珠,
入懷本倚昆山玉。撥棄潭州百斛酒,蕪沒瀟岸千株菊。
使我晝立煩兒孫,令我夜坐費燈燭。憶子初尉永嘉去,
紅顏白面花映肉。軍符侯印取豈遲,紫燕騄耳行甚速。
聖朝尚飛戰鬥塵,濟世宜引英俊人。黎元愁痛會蘇息,
夷狄跋扈徒逡巡。授鉞築壇聞意旨,頹綱漏網期彌綸。
郭欽上書見大計,劉毅答詔驚群臣。他日更僕語不淺,
明公論兵氣益振。傾壺簫管黑白髮,舞劍霜雪吹青春。
宴筵曾語蘇季子,後來傑出雲孫比。茅齋定王城郭門,
藥物楚老漁商市。市北肩輿每聯袂,郭南抱甕亦隱幾。
無數將軍西第成,早作丞相東山起。鳥雀苦肥秋粟菽,
蛟龍欲蟄寒沙水。天下鼓角何時休,陣前部曲終日死。
附書與裴因示蘇,此生已愧須人扶。致君堯舜付公等,
早據要路思捐軀。
相倚秋風立,蘭言似有無。
未饒霜女俊,不愛月娥孤。
力弱煙被素,心危露泣珠。
剪裁隨楚思,幽怨寄吳歈。
半坼香囊解,微傾醉弁扶。
涉江如可采,百琲答輕軀。
水客凌洪波,長鯨湧溟海。百川隨龍舟,噓吸竟安在。
中有不死者,探得明月珠。高價傾宇宙,餘暉照江湖。
苞卷金縷褐,蕭然若空無。誰人識此寶,竊笑有狂夫。
了心何言說,各勉黃金軀。
泥滑滑,江南路,雨雨風風怕春暮。
郎行三月未還家,妾心還似郎心苦。
泥滑滑,妾難行,閒階獨步青苔生。
階前雨歇櫻桃發,白日須明照羅襪。
只今世路滑如泥,郎行善保千金軀。
別腸多鬱紆,豈能肥肌膚。始知相結密,不及相結疏。
疏別恨應少,密離恨難袪。門前南流水,中有北飛魚。
魚飛向北海,可以寄遠書。不惜寄遠書,故人今在無。
況此數尺身,阻彼萬里途。自非日月光,難以知子軀。
山雞照淥水,自愛一何愚。
文采為世用,適足累形軀。
逃暑吾無地,將家子在塗。
隨宜簡人事,莫久往行都。
最肯加餐否,剛能卻酒無。
功名殊未晚,愛惜萬金軀。
大風捲雲濤,蒸濕尚未除。
圓月不得出,閃閃西北驅。
固知積陰久,滌蕩非須臾。
少康必世後,光武百戰余。
先澤雖在人,制勝勤廟謨。
英賢共戮力,坐享乃庸愚。
念彼蟣虱甲,慚此魚鳥軀。
吾竊悲此生,四十幸未老。一朝逢世亂,終日不自保。
胡兵奪長安,宮殿生野草。傷心五陵樹,不見二京道。
我皇在行軍,兵馬日浩浩。胡雛尚未滅,諸將懇征討。
昨聞咸陽敗,殺戮淨如掃。積屍若丘山,流血漲豐鎬。
干戈礙鄉國,豺虎滿城堡。村落皆無人,蕭條空桑棗。
儒生有長策,無處豁懷抱。塊然傷時人,舉首哭蒼昊。
早知逢世亂,少小謾讀書。悔不學彎弓,向東射狂胡。
偶從諫官列,謬向丹墀趨。未能匡吾君,虛作一丈夫。
撫劍傷世路,哀歌泣良圖。功業今已遲,覽鏡悲白鬚。
平生抱忠義,不敢私微軀。
石壁高千尺,微蹤遠欲無。
飛簷如劍寺,出劍門東,望上寺宇彷彿可見。
古柏似仙都。
許子嘗高遁,行舟悔不迂。
斬蛟聞猛烈,提劍想崎嶇。
寂寞棺猶在,修崇世已愚。
隱居人不識,化去俗爭吁。
洞府煙霞遠,人間爪發枯。
飄飄乘倒景,誰復顧遺軀。
九月盡,十月初。
山下開田,山上開爐。
開田要博飯吃,開爐暖熱身軀。
鑒極玄想孤,動靜如為區。
大象詎形儀,大方誰廉隅。
正賞不隱括,妙踐無回迂。
心澄遍知海,粲粲黃金軀。
皎皎雲間月,灼灼我室閭。
酣歌美長夜,清輝麗高隅。
征夫許報國,將使萬里途。
是時吹寒風,晨起驅行車。
仰視天文乖,俯視長江殊。
良友惜遠別,執手相踟躕。
清時不屢好,嘉會難再娛。
萬里一失所,中道將何如。
願子著明誓,善保千金軀。
常州賢刺史,從諫議大夫除。天地好生物,
刺史性與天地俱。見山客,狎魚鳥。坐山客,北亭湖。
命舟人,駕舫子,漾漾菰蒲。酒興引行處,正見漁人魚。
刺史密會山客意,復念網羅嬰無辜。忽脫身上殷緋袍,
盡買罟擭盡有無。鰻鱣鱧鰍,涎惡最頑愚。鱒魴見豳風,
質干稍高流。時白噴雪鯽鯉,此輩肥脆為絕尤。z
老鯉變化頗神異,三十六鱗如抹朱。水苞弘窟有蛟鼉,
餌非龍餌唯無鱸。叢雜百千頭,性命懸須臾。天心應刺史,
刺史盡活諸。一一投深泉,跳脫不復拘。得水競騰突,
動作詭怪殊。或透藻而出,或破浪而趨。或掉尾孑孓,
或奮鬣愉愉。或如鶯擲梭,或如蛇銜珠。四散漸不見,
島嶼徒縈紆。鸂鶒鴒鷗鳧,喜觀爭叫呼。小蝦亦相慶,
繞岸搖其須。乃知貪生不獨頑癡夫。可憐百千命,
幾為中腸菹。若養聖賢真,大烹龍髓敢惜乎。苦痛如今人,
儘是魚食魚。族類恣飲啖,強力無親疏。明明刺史心,
不欲與物相欺誣。岸蟲兩與命,無意殺此活彼用賊徒。
亦憶清江使,橫遭乎余且。聖神七十鑽,不及泥中鰍。
哀哉托非賢,五臟生冤仇。若當刺史時,聖物保不囚。
不疑且不卜,二子安能諛。二子倘故諛,吾知心受誅。
禮重一草木,易封稱中孚。又曰釣不綱,又曰遠庖廚。
故仁人用心,刺史盡合符。昔魯公觀棠距箴,
遂被孔子貶而書。今刺史好生,德洽民心,
誰為刺史一褒譽。刺史自上來,德風如草鋪。衣冠興廢禮,
百姓減暴租。豪猾不豪猾,鰥孤不鰥孤。開古孟瀆三十里,
四千頃泥坑為膏腴,刺史視之總若無。訟庭雀噪坐不得,
湖上拔茭植芙蓿勝業莊中二桑門,時時對坐談真如。
因說十千天子事,福力當與刺史俱。天雨曼陀羅花深沒膝,
四十千真珠瓔珞堆高樓。此中怪特不可會,
但慕刺史仁有餘。刺史敕左右兼小家奴,慎勿背我沉毒鉤。
念魚承奉刺史仁,深僻處,遠遠遊。刺史官職小,
教化未能敷。第一莫近人,惡人唯口腴。第一莫出境,
四境多網罟。重傷刺史心,喪爾微賤軀。
漢字軀的含義
軀
(形聲。從身,區聲。本義:身體)
同本義 [the human body]
軀,體也。--《說文》
籍柔覆溫之軀。--明·劉基《賣柑者言》
賴是以食吾軀。--明·劉基《賣柑者言》
又如:軀老(軀勞。身體,身段);血肉之軀;軀量(身材);軀躬(身體。引申指生命);軀材(身材);軀身(身軀)
身孕 [pregnancy]
其母懷軀,陽氣內養。--《三國誌》
「軀口」的省稱。宋元時代女真族和蒙古族稱被俘獲並強迫服勞役的漢族人為「軀口」 [captive laborer]
你道要女兒著錢贖個婢,要廝兒著鈔買一個軀。--佚名《劉弘嫁婢》
指生命 [life]。如:軀命(生命)
軀 <
軀(軀)qū身體:身~。捐~赴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