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曾手種,賴以制頹年。
白髮經秋別,黃花入夢圓。
一場蜂蝶後,老圃雪霜前。
不是耽幽隱,淵明地自偏。
書劍沖寒到日邊,煙霞曾結幾生緣。
醉邀明月逢梅醒,嘯入青山對竹眠。
老晤莊周為蝶後,誰思腐草化螢前。
新詩自有經綸志,乘興莫將紅葉偏。
脫葉金霜罷,滄洲滿目前。
林風寒結籟,溪日晚留煙。
獨木橫官彴,方苞入稻田。
持麾更吏隱,殊覺主恩偏。
甲子雖推小雪天,刺桐猶綠槿花然。
陽和長養無時歇,卻是炎州雨露偏。
老僧分袂倏三年,猶訪芳池躍翠泉。
新疊兩山都未識,北堂引看更東偏。
梅兄隨遇處,在水涯山巔。
或有近行路,不惹人愛憐。
儼如敬而遠,惟恐迫我前。
或有近人居,不傍門戶邊。
仍多向貧家,不為華屋牽。
香不祈人聞,芳不取世妍。
似此性孤潔,秋毫絕縈纏。
彼有不知者,乃謂花莫先。
折之貯玉瓶,已是傷其天。
更大開苑囿,和根以之遷。
反指榮得地,帶露淚自漣。
浸違山林意,豈其本性然。
和羹尚不原,其餘安足言。
但原復反本,同盟松竹堅。
西湖之孤山,猶嫌朝市喧。
上對玉輝山,下臨珠媚淵。
外此唯雪月,往來許周旋。
三友共一笑,歲寒同百年。
雖與落落,自分安其偏。
百丈深澗裡,過時花欲妍。應緣地勢下,遂使春風偏。
萬事模稜持兩端,脂韋自飾巧求全。
如何身處周唐際,黨武翻成徇一偏。
青陽振蟄初頒歷,白首銜冤欲問天。絳老更能經幾歲,
賈生何事又三年。愁占蓍草終難決,病對椒花倍自憐。
若道平分四時氣,南枝為底發春偏。
停車曉燭前,一語幾潸然。路去幹戈日,鄉遙饑饉年。
湖波晴見雁,槐驛晚無蟬。莫縱經時住,東南書信偏。
青山罅外見青天,翡翠屏間一鏡懸。
表裡集虛生至白,初終持滿得長圓。
光明照處人心足,混沌開時物理全。
它義多慳茲獨否,天無偏意有時偏。
瑞蓂才半折,金蕊已爭妍。
幸得重陽近,貪為一日先。
登高謀宿約,泛酒試芳筵。
詰旦尋餘馥,明知賞愛偏。
綺櫳深閉桃園曲。劉郎老向花間宿。笑臉抹流霞。心知是小琶。纖纖垂素玉。掠鬢春雲綠。彈了醉思仙。小窗紅日偏。
說到義時須割截,如何氣象得渾全。
合非真合皆人者,生與俱生有性焉。
友是弟兄常底事,仁於父子本然天。
大書忍字果何意,便覺流於矯揉偏
雲居九月半,月向掌中圓。
覓之亡影像,用之亡正偏。
夏至老秧含寸荑,平田回回不敢犁。
群農無計相聚泣,欲將淚點和乾泥。
祠山今古同一敬,簽封分明指休證。
傳言杯珓三日期,注綆翻車連曉暝。
龍神波後何慘愴,昔睡今醒喜蕭爽。
人云天上行水曹,取此化權如反掌。
浙河以東盡淮壖,哀哉震澤幾為原。
願王頓首玉帝前,請賜此雨周無偏。
明日當北征,竟夕起復眠。
悲蟲號我傍,青燈照我前。
婦憂衣裳薄,紉線重敷綿。
兒為檢藥籠,桂姜手炮煎。
墩堠默可數,一念已酸然。
使憂能傷人,我得復長年?同生天壤間,人誰無一廛?傷哉狎何辜,皇皇長可憐。
破屋不得住,風雨走道邊。
呼天得聞否?賦與何其偏!
四時俱橐簽,一氣自迴旋。
誰謂春風力,能專萬物權。
榮枯忘晦朔,霜雪抱貞堅。
賦分有深淺,殊非天道偏。
明月蘆華四望連。轉身人上合同船。
借功自有旁參事,歷歷機頭看正偏。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猶綠槿花然。
融和長養無時歇,卻是炎洲雨露偏。
漢字偏的含義
偏〈形〉
(形聲。從人,扁聲。本義:不正,傾斜)
同本義 [leaning;slanting;inclined;tilted]
偏,頗也。--《說文》
無偏無頗。--《書·洪範》
勢有偏側。--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
又如:偏岸(斜岸);偏偏倒倒(東倒西歪。形容站不穩);偏側(猶傾側;偏斜);偏倒(傾斜)
邊遠 [remote]
心遠地自偏。--晉·陶淵明《飲酒》
又如:偏邦(遠離中原地區的邊遠小國);偏伯(邊遠地方的長官);偏海(邊遠的濱海地區);偏澤(邊遠之地);偏州(僻遠之州);偏陬(僻遠之地)
片面,側重於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 [one-sided;unilateral]
又如:偏為(偏向;偏袒);偏
偏piān
⒈歪,跟"正"相對:坐~了。
⒉不全面,不正確,不公正:~於。~向。~袒。~愛。
⒊最,特別:此處的河水~淺。
⒋片面,部分:~聽~信。
⒌邊遠而冷靜:~僻。
⒍〈表〉出乎意料:不讓他去,他~去。~ ~不湊巧。
⒎[偏差]物體在運動時脫離確定的方向、角度:略有~差。〈喻〉工作中產生的差錯:他開車出了~差。
────────────────—
偏bian 1.普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