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國過冬至,風光春已生。
梅如相見喜,雁有欲歸聲。
老去書全懶,閒中酒愈傾。
窮通付吾道,不復問君平。
喜詠高秋此日生,門閭佳氣想充盈。
堂堂體貌千鈞重,凜凜精神一座傾。
暫使遠民瞻玉帳,要知聖主有金城。
兜牟卻作貂蟬去,五筦難淹宋廣平。
山瓢動瀑冰,一枕曲肱清。
未遇勤求日,非沽隱逸名。
梅邊月在水,寒夜酒如兵。
悟得乘除數,貧中心自平。
密雨集春庭,花含曉氣清。
喜傾燒酒釅,更御暑衣輕。
老惜春無日,窮欣歲有成。
杖藜園徑曉,坐見小池平。
半塢幽深近物情,一筇老健愜山行。
月於水底見逾好,風打松邊過便清。
鶴睡不驚舂藥臼,鳥啼時作讀書聲。
山翁兩手渾無用,只把犁鋤做太平。
楚東五月天無雲,日光流金百草焚。
南風吹山彭蠡涸,稻畦灼灼占龜文。
木郎無神龍不起,牲牢熏燎徒紛紓
梧桐一葉炎官老,雷車轆轆天瓢倒。
陂池泛溢失高低,萬穟青黃發枯槁。
白髮田翁半憂喜,卻憐久雨禾生耳。
磨鐮欲獲泥濺胸,累日陰霾黑千里。
何時木德守三星,五風十雨歌昇平。
歌舞錢塘厭說兵,悠悠往事竟何成。
錢鏐鐵箭千年在,伍子鴟夷一死輕。
湖上園亭春代謝,江頭潮汐月虧盈。
相逢白首休相問,見說宮門草樹平。
把酒臨風聽棹聲,河邊官柳綠相迎。
幾潮路到瓜州渡,隔岸山連鐵甕城。
月色夜留江叟笛,花枝春覆寺樓箏。
贈行不用歌《楊柳》,此日還家足太平。
秋山骨瘦,秋水神清。
巖松寒更翠,澗月夜還明。
靈然曲木坐不語,四海九州俱太平。
莫謗瞿曇今日生,插天山嶽勢崢嶸。
一番雨洗添狼藉,萬古風煙恨不平。
獨思賢王府,遂作豫章行。雄鎮廬霍秀,高秋江漢清。
見聞驚苦節,艱故傷遠情。西邸延嘉士,遺才得正平。
紅袖紛紛轉翠屏,元戎小隊出郊坰。
憑誰為集康衢詠,翻作金陵賀太平。
太徽靈德,若首五精。
本仁興益,降氣施生。
純牲有碩,旨酒斯清。
錫茲幫嘏,既壽洽平。
時風正薰彈廣陵,亂世掩抑咿嚘聲。
孰謂嵇康敢不臣,此心炯炯難自明。
荒楸古墓鬼神嘯,大澤深山龍鳳驚。
我來聽此可無語,天乎孰謂得其平。
蘋小蒲葉短,南湖春水生。子近湖邊住,靜境稱高情。
我為郡司馬,散拙無所營。使君知性野,衙退任閒行。
行攜小榼出,逢花輒獨傾。半酣到子捨,下馬扣柴荊。
何以引我步,繞籬竹萬莖。何以醒我酒,吳音吟一聲。
須臾進野飯,飯稻茹芹英。白甌青竹箸,儉潔無膻腥。
欲去復裴回,夕鴉已飛鳴。何當重遊此,待君湖水平。
冬至子時陽已生,道隨陽長物將萌。
星辰賜告銘心骨,願以寬章輔至平。
聲教無為日,山呼萬歲聲。隆隆如谷響,合合似雷鳴。
翠拔為天柱,根盤倚鳳城。恭唯千萬歲,歲歲致昇平。
岷峨策足問修程,入對明光近太清。
五十年間多士賦,三千筆下一魁榮。
斯文焜燿由奎畫,是處流傳仰蜀纓。
我已夤緣觀盛事,更看公等致隆平。
河曲回千里,關門限二京。所嗟非恃德,設險到天平。
醉入機緘喜不勝,幾多風雨一番晴。
掃除氛祲乾坤大,拂度光輝日月明。
萬計官逋紓吏責,十分燈夕看人情。
熙熙不但夫台樂,從此東南說建平。
漢字平的含義
平〈形〉
(指事。小篆字形, 從於, 從八。「於」是氣受阻礙而能越過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氣越過而能分散, 語氣自然平和舒順。本義: 語氣平和舒順)
同本義 [gentle;mild;quiet]
平,語平舒也。--《說文》
終和且平。--《詩·小雅·伐木》
神氣乃平。--《素問·調經論》
又如:平典(和平典雅);平度(平和的法度);平氣(平和之氣);平遠(謂性情平和,胸襟遠大);平愉(平和愉悅);平睦(猶平和)
平坦,沒有高低凹凸 [flat;level]
土治曰平,水治曰清。--《詩·小雅·黍苗》傳
平,正也。--《廣韻》
地愛其平。--《淮南子·本經》。注
平ping
⒈不傾斜,無凹凸,無高低起伏:~坦。~原。~面。水~如鏡。
⒉均等,公正:~均。公~。~等。~分秋色。
⒊普通,經常:~淡。~凡。
⒋安定,寧靜:~安。~靜。太~。心~氣和。
⒌使平:削~。鏟~。~亂。~整土地。
⒍〈古〉通"評"。評議。
⒎[平聲]漢語四聲之一。普通話的~聲分陰~和陽~兩類:陰~聲調高而平;陽~聲調向高揚起。
⒏[平白]無緣無故。
⒐[平民]老百姓。
⒑[平明]天亮的時候。
⒒[平行]
1不相隸屬,地位相等:~行單位。
2數學名詞。兩個~面、或一個~面上的兩條直線、或一條直線與一個~面,永不相交:~行四邊形。
────────────────—
平pian 1.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