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無長春,地道無常珍。
須稟中和氣,方生粹美人。
良田多黍稌,薄地足荊榛。
樗櫟蓬蒿類,止能充惡薪。
既為萬物靈,須有萬物粹。
既無萬物靈,徒分萬物類。
欲出至珍言,須有至珍意。
欲彰至美名,須作至美事。
濟事為美事,悟主為珍意。
奈何此二者,我猶無一與。
伏暑推不去,秋風來何暮。
深居謝巾幘,適意親杖屨。
緬懷江湖游,悵望南北路。
舊交已如隔,新知孰成故。
龐公非浪出,東野方廢務。
共餞獻觴人,我病不得與。
春入橫塘搖淺浪,花落小園空惆悵。此情誰信為狂夫,
恨翠愁紅流枕上。
小玉窗前嗔燕語,紅淚滴穿金線縷。雁歸不見報郎歸,
織成錦字封過與。
畫餅充餐必也虛。刻舟求劍決然無。癡心密數人遺契,妄念重尋兔守株。先聖跡,古人書。*糠難作夜光珠。萬緣拂盡方知道,妙處那能說與
位在萬乘師,孟軻猶不遇。
豈雲貧與賤,世道非吾趣。
意行天下福,事忤由然去。
命也固有在,臧倉汝何與。
安得不教青鬢老,飛雁年年太行道。
低吟一曲歎疆場,獨遣老子驚絕倒。
句法吾人莫細論,天教阿傑解玄文。
衡門飽脫兩屨,此事玄文初不與。
秉願物外游,結欣在何許?覓路辨青山,沿洄遵枉渚。
丹丘忽戾止,煙霞密如堵。
中有千年松,滴翠紛成雨。
叢篁茁新玉,樛木羅珍羽。
眺聽不勝奇,日夕憺容與。¤
前年邦人迎公來,人人喜公來何暮。
今年邦人送公去,人人恨公去何遽。
公在南漳甫三年,仁政率起百年慕。
在民條目皆可書,及人惠愛何勝數。
農歌田野士歌學,工歌市廛商歌路。
攀轅無願以公歸,斷鞅必欲留公祝
天子愛民南北均,豈暇私漳一隅故。
命公乘軺使荊湖,歷訪民瘼清民蠹。
況曰古來用武地,直瞰中原正門戶。
英才分佈豈偶然,籌畫端為恢拓具。
北視敵眾紛蠢蠢,義概寧無激衷素。
挽河洗兵特余功,不日入為聖明輔。
沃心迪德文太平,上窺周召參伊傳。
鯫生忝出陶鎔下,日望清光日以阻。
闔門惟知自好修,何敢越分求攀附。
竊幸斯道有主盟,用捨行藏無所與。
謁客因過寺,無車且借驢。
晴嵐四填擁,我意一凋疏。
僧勸茱萸飲,身能瘴癘祛。
寧堪久居此,曷日遂歸與。
夕風朝未回,來雲去為雨。
系舟直山口,天意遽如許。
濤風兩方鬥,丘原莫當怒。
兩山為俯仰,一鳥不得度。
臨深負高枕,偷生寧得所。
歷歷數過帆,當塗氣如虎。
快意亦適然,淹泊豈吾齲
泝洄更去留,未易相爾汝。
行登東山顛,壯觀前未睹。
九澤不滿眼,五丈才一縷。
茲山昔誰游,巨野傳自古。
菰魚無凶年,末利猶不御。
荷隩活萬人,梨埒視千戶。
東方富絲麻,小市藏百賈。
連檣自南北,行談雜秦楚。
向晚風力微,湖清魚可數。
空倉鳥烏樂,外捨窗扉語。
身非天下惜,家無十金聚。
欲留盜賊迫,欲去波濤怒。
兩者爾何從,一死吾未與。
辯士變初說,勇士衰再鼓。
向來東海濱,有士節獨苦。
歲晚兒女戀,頗亦類張禹。
堂堂裴晉公,綠野能容與。
幽檻暑。又是一年重午。獵獵風蒲吹翠羽。楚天梅熟雨。往事瀟湘南浦。魂斷畫船簫鼓。雙葉石榴紅半吐。倩君聊寄與。
園林晴晝春誰主。暖律潛催,幽谷暄和,黃鸝翩翩,乍遷
芳樹。觀露濕縷金衣,葉
映如簧語。曉來枝上綿蠻,似把芳心、深意低訴。
無據。乍出暖煙來,又趁遊蜂去。恣狂蹤跡,兩兩相呼,
終朝霧吟風舞。當上苑柳
農時,別館花深處,此際海燕偏饒,都把韶光與。
黃雲銜雪天模糊,有客飄然出上都。
青絲絡馬銀兜鍪,紅錦{革長}弓金僕姑。
劍光壓匝照路隅,帕首百騎前訶呼。
不知客本山澤臞,今胡為者意氣粗。
自言有將新孫吳,我欲與之同減明。
嗚呼亡胡豈難且,病兵怯將自逃逋。
胡不觀昔我藝祖造中區,以兵為國垂洪模。
河北河東義勇徒,二十四萬鼓應枹。
中興益振尺五符,世忠淮左聚熊貙,
劉錡淮西貔虎俱。上流岳飛彎天弧,
金陵張浚羆捕狐。單于台下雖寬誅,
採石山前已斷顱。邇來殘虜尚窺窬,
門內群寇更睢盱。胡乃朘剝及其膚,
豈止牛羊不求芻。我欲別幕飛於菟,
十萬一屯淮之區。技閒器利整平居,
幟明鼓震蒐彼廬。精神所折虜如無,
而況山東群盜乎。五符儻缺聽其虛,
十年且盡一賦租。斬然圻畫勿牽渠,
他時混一更新圖。偉哉玉帳得通儒,
君復碧油吐良謨,凌煙豈一貂蟬與。
雕鞍成謾駐。望斷也不歸,院深天暮。倚遍舊日,曾共憑肩門戶。踏青何處所,想醉拍、春衫歌舞。征旆舉。一步紅塵,一步回顧。行行愁獨語。想媚容、今宵怨郎不祝來為相思苦。又空將愁去。人生無定據。歎後會、不知何處。愁萬縷。仗東風、和淚吹與。
煙嶠收痕,雲沙擁沫,孤槎萬里春聚。蠟杵冰塵,水研花片,帶得海山風露。纖痕透曉,銀鏤孝初浮一縷。重剪紗窗暗燭,深垂繡簾微雨。餘馨惱人最苦。染羅衣、少年情緒。謾省佩珠曾解,蕙羞蘭妒。好是芳鈿翠嫵。恨素被濃薰夢無據。待剪秋雲,慇勤寄與。
造次欲安嗟孰是,參前無物若為書。
蕭條此意人誰問,興廢由來命也與。
攬九州兮余憂,民將魚兮誰瘳。
水受令兮安流,菱芃芃兮方秋。
老帝力兮茫茫,射神魚兮飛舟。
朝帝君兮不下,莽故疆兮生埃。
踏蒼龍兮倏東,棲樓游兮故宮。
擢桂棟兮蘭房,惠幬兮荃床。
翳殘書兮罅{左缶右齒},杳空山兮神揚。
神揚兮何極,有人來兮為之太息。
濕勇餼坪塵饃蒜?/p>
蓀橈兮桂楫,海若兮獻月。
采水碧兮紫淵,弄蠙珠兮冰穴。
無一芳兮可酬,心難吐兮猶咽。
砥柱兮湯湯,龍門兮阻長。
事難古兮悲傷,跡蒼奔兮蹇余以何往。
朝欲逝兮河津,夕濯衣兮西漵。
花漲兮波惡,魚斗兮雲舞。
沐冠兮嵯嵯,濯予璫兮楚楚。
靈心怪兮來下,乃遺余兮芳杜。
玩芳杜兮三嗅,時不來兮孰與。
神在秋方。
帝居西皓。
允茲金德。
裁成萬寶。
鴻來雀化。
參見火斜。
幕無玄鳥。
菊有黃華。
載列笙磬。
式陳彝俎。
靈罔常懷。
惟德是與。
維舟南浦。臨流不渡。踏破城南蔬圃。故人直是不相忘,把酒看、沙頭鷗鷺。青雲得路。蘭台烏府。早晚新承恩露。輕車切莫便乘風,先報與
漢字與的含義
與
(會意。小篆字形,「一、勺」合起來,表示賜予別人東西。「與」,從與,從舁(鉹??),共同抬起,與,給予。合起來表偕同、朋友。本義:賜予,施予,給予)
同本義 [give grant;offer]
與,賜也,通作「與」。--《正字通》
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史記·項羽本紀》
又
則與斗卮酒。
取與者,義之表也。--漢·司馬遷《報任安書》
與衣裳,吏護還之鄉。--唐·柳宗元《童區寄傳》
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又如:贈與(贈給);交與(交給);與人方便;與受同科(行賄和受賄的人
與(與)yǔ
⒈跟,同,和:~眾不同。~虎謀皮。我~你們一道走。
⒉給,授予:交~。送~。贈~。
⒊交往,友好:彼此相~。不欺其~(其與:指結交好的國家)。
⒋讚許,幫助:朝過夕改,君子~之。君不~勝者,而~不勝者。
⒌[與其]比較連詞。常跟"不如"、"不若"、"寧可"等連用:~其乘車,不如乘飛機。
────────────────—
與(與)yu同"歟"。
────────────────—
與(與)yu參加,參預:~會。參~。~聞(親自聽到。參與其事且得知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