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居山人,不住那伽定。
拄杖禿卻枝,缽盂倒安柄。
人草覓冤讎,虛空懸業鏡。
喝下劍光寒,放行摩竭令。
汝在何鄉何姓名,路途凡百愛惺惺。
衣裳脫著勤收管,飲食烹炰貴潔馨。
每遇歇時尋竹所,須教宿處近旗亭。
吾家僮約無多事,辦取小心供使令。
青天白日常相應,眼明方曉獼猴鏡。
自從曠劫不揩磨,知音謾舉無生令。
百花潭上,但荒煙秋草。猶想君家屋烏好。記當年,遠道華發歸來,妻子冷,短褐天吳顛倒。卜居少塵事,留得囊錢,買酒尋花被春惱。造物亦何心,枉了賢才,長羈旅、浪生虛老。卻不解消磨盡詩名,百代下,令
九九明詞要正。修整亙初元性。須是返陽陰,決作清吟雅詠。賢聖。賢聖。容許陳如夢令。
村甿終歲不入城,入城怕逢縣令行。
行逢縣令猶自可,莫見當衙據案坐。
但聞坐處已驚魂,何事喧轟來向村。
鋃鐺杻械從青蓋,狼顧狐嗥怖殺人。
鞭笞榜掠慘不止,老幼家家血相視。
官私計盡生路無,不如卻就城中死。
一呼萬應齊揮拳,胥隸奔散如飛煙。
可憐縣令竄何處?眼望高城不敢前。
城中大官臨廣堂,頗知縣令出賑荒。
門外甿聲忽鼎沸,急傳溫語無張皇。
城中酒濃餺飥好,人人給錢買醉飽。
醉飽爭趨縣令衙,撤扉毀閣如風掃。
縣令深宵匍匐歸,奴顏囚首銷凶威。
詰朝甿去城中定,大官咨嗟顧縣令。
滿城挑濠五更起,城頭直挑到城尾。
一彎一轉春蛇長,圍人方圓三十里。
去年十月霜淒淒,挑濠人立霜中啼。
今年一春春雨多,泥滑將奈挑濠何。
只今清明霜不若,皇天何時收雨腳。
幾人帶雨濠上啼,半濕半饑春病瘧。
雨之久,可以晴。
濠之長,可以城。
只愁挑得濠始竟,公家又有守濠令。
鐵*神靈,我心有則。隨身應手開端的。種成大藥稱伊功,載生善果憑君力。*倒恩山,打摧愛獄。是非煩惱頻頻*。銳然敲碎**頑,便令
相別何悠悠,梅花十寒整。
音塵中斷絕,窅若墮深井。
忽枉尺素書,開讀喜不定。
庾嶺秋正高,揚旌下松徑。
君才足理郡,韶民日延頸。
古來水火喻,子產功在鄭。
歲計諒有餘,願聞下車令。
短棹輕帆,風恬浪靜。
溢目湖光鏡樣平,漁歌未起同誰聽。
萬壑千巖,高低普應。
狼藉斷霞殘照中,船頭撥轉都收荊
麼朅提國,親行此令。
前驅十里旌旗紅,後騎蹀躞如游龍。
綺窗阿閣最深處,歸來燕坐圍香風。
不如理掾吳夫子,岸幘高吟酒一中。
高少山頭渭水邊,耕雲釣月老林泉。
巢由不生沮溺死,魚蝦麋鹿俱忘年。
不如理掾吳夫子,安閒寄傲庭西偏。
富貴誠可樂,幽棲端足尚。
牽黃復出上蔡門,李斯悔殺為秦相。
介推有母需求祿,不應決意歸綿上。
吳夫子,聽我歌。
當朝劍佩冠峨峨,趨營未免傷天和。
古來隱者亦已多,潔身亂倫如彼何。
君今非仕亦非隱,京塵不染白玉珂。
青衫從事今十載,萬事忘懷真實在。
但令堂上笑平反,豈計庭前羅翠黛。
是中不減山中樂,底用青鞋游物外。
吳夫子,吾所敬。
兼隱名齋足相稱,誰其屍之勾漏令。
老樹才能半白,遠山已沒全青。
勝踐頗思朋盍,獨行定誰汝令。
峻極壓滄溟,清居聚百靈。
重門深閟邃,絕澗遠湛冥。
客問無生法,人游不死庭。
何當謝簪組,鳥道駕飛{左車右令}。
文殊彈指,罔明出定。
今日重新,打翻舊令。
汀袍猶擁綠,林幄尚遮青。
霖雨秋冬接,商飆早晚經。
枯荄明野燒,槁葉暗深坰。
榮謝何終極,衰遲孰所令。
舊徑開桃李,新池鑿鳳凰。
只添丞相閣,不改午橋莊。
遠處塵埃少,閒中日月長。
青山為外屏,綠野是前堂。
引水多隨勢,栽松不趁行。
年華玩風景,春事看農桑。
花妒謝家妓,蘭偷荀令香。
游絲飄酒席,瀑布濺琴床。
巢許終身穩,蕭曹到老忙。
千年落公便,進退處中央。
[時裴加中書令,]
庭前紫薇初作花,容華婉婉明朝霞。
何人得閒不耐事,聽取蜂蝶來喧嘩。
絲綸閣下文書靜,能與微郎破孤悶。
一般草木有窮通,冷笑黃花伴陶令。
藍谿中,荊山峰,
結靈凝粹生群玉,飛英蕩彩如長虹。
野人初向深崖得,蹋著雲根風雨黑。
滿把晶熒雪霜色,特達天姿幾人識。
治玉之工初琢成,熒熒輝彩鏘鏘聲。
方瑚圓璉薦宗廟,蒼佩玄圭頒帝庭。
堯兵曾用丹浦戰,漢斗已碎鴻門營。
我願琢為北斗柄,指麾五星齊七政。
庶使陰陽造化機,四時六氣隨吾令。
門掩新陰孤館靜。楊花卻解來相趁。幾日方知因酒玻無憀甚。脫巾掛壁將書枕。見說紅堆滿徑。不知何處遊人盛。自笑扁舟猶未定。清和近。尋詩已約蘭陵令。
李花初發君始病,我往看君花轉盛。走馬城西惆悵歸,
不忍千株雪相映。邇來又見桃與梨,交開紅白如爭競。
可憐物色阻攜手,空展霜縑吟九詠。紛紛落盡泥與塵,
不共新妝比端正。桐華最晚今已繁,君不強起時難更。
關山遠別固其理,寸步難見始知命。憶昔與君同貶官,
夜渡洞庭看斗柄。豈料生還得一處,引袖拭淚悲且慶。
各言生死兩追隨,直置心親無貌敬。念君又署南荒吏,
路指鬼門幽且夐。三公儘是知音人,曷不薦賢陛下聖。
囊空甑倒誰救之,我今一食日還並。自然憂氣損天和,
安得康強保天性。斷鶴兩翅鳴何哀,縶驥四足氣空橫。
今朝寒食行野外,綠楊匝岸蒲生迸。宋玉庭邊不見人,
輕浪參差魚動鏡。自嗟孤賤足瑕疵,特見放縱荷寬政。
飲酒寧嫌盞底深,題詩尚倚筆鋒勁。明宵故欲相就醉,
有月莫愁當火令。
漢字令的含義
令〈動〉
聽從。後作「聆」 [obey]
故古之聖王,審順其天而以行欲,則民無不令矣。--《呂氏春秋》
名詞。通「鴒」 [wagtail]
脊令在源,兄弟急難。--《詩·小雅·常棣》。按:脊令即鶺鴒
假設語氣詞 [if]
令,設辭也。--《助字辨略》
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史記·張釋之馮唐傳》
令五人保其首領。--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令狐
[Linghu]︰古地名,在今山西臨猗縣一帶
複姓
令 〈動〉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像跪在那裡聽命。從集從人,表示集聚眾人,發佈命令。本義:發佈命令)
同本義(上對下
令ling
⒈上級的指示:命~。軍~。~行禁止。
⒉使:~人滿意。~人發指。
⒊善,美好:~名。~聞。~望。
⒋敬稱,尊稱對方的人及有關係的人:~兄。~尊(稱人的父親)。
⒌時節:夏~。時~。
⒍〈古〉官名:縣~。中書~。
⒎短的詞:如夢~。十六字~。
────────────────—
令lǐng量詞。原張的紙五百張為一令。
────────────────—
令ling 1.見"令利"。 2.見"令俜"。 3.見"令狐"。 4.見"令星"。 5.見"脊令"。 6.通"瓴"。參見"令辟"﹑"令甓祴"。
────────────────—
令lian 1.見"令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