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結尾的詩詞詩句,耳字結尾古詩詞,末尾字是耳字古詩詩集,結尾字最後1個字是耳字的詩句

古詩詞結尾字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結尾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彼岸聞山鐘, 仙舟過苕水。 松門入幽映, 石徑趨迤邐。 初月開草堂, 遠公方覯止。 忘言在閒夜, 凝念得微理。 泠泠功德池, 相與滌心
龍門蒼石壁, 浥澗碧潭水。 各在一山隅, 迢遙幾十里。 清鏡碧屏風, 惜哉信為美。 愛而不得見, 亦與無相似。 聞君每來去, 矻矻事行李。 脂轄復裹糧, 心力頗勞止。 未如吾舍下, 石與泉甚邇。 鑿鑿復濺濺, 晝夜流不已。 洛石千萬拳, 襯波鋪錦綺。 海珉一兩片, 激瀨含宮徵。 綠宜春濯足, 淨可朝漱齒。 繞砌紫鱗游, 拂簾白鳥起。 何言履道叟, 便是滄浪子。 君若趁歸程, 請君先到此。 願以潺湲聲, 洗君塵土
七條絲上寄深意, 澗水松風生十指。 自乃知音猶尚稀, 欲教更入何人
三度為郎便白頭, 一從出守五經秋。 莫言聖主長不用, 其那蒼生應未休。 人間歲月如流水, 客舍秋風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誰論, 江上蟬鳴空滿
旄丘之葛兮, 何誕之節兮。 叔兮伯兮, 何多日也? 何其處也? 必有與也! 何其久也? 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 匪車不東。 叔兮伯兮, 靡所與同。 瑣兮尾兮, 流離之子。 叔兮伯兮, 褎如充
違山十里。 蟪蛄之聲。 猶尚在
幾個相知可喜。 才廝見、說山說水。 顛倒爛熟只這是。 怎奈向, 一回說, 一回美。 有個尖新底。 說底話、非名即利。 說得口乾罪過你。 且不罪, 俺略起, 去洗
刖足豈一生, 良工隔千里。 故山彭澤上, 歸夢向汾水。 低催神氣盡, 僮僕心亦恥。 未達誰不知, 達者多忘此。 行年忽已壯, 去老年更幾。 功名如不彰, 身歿豈為鬼。 才看芳草歇, 即歎涼風起。 驄馬未來朝, 嘶聲尚在
漁父飲時花作蔭。 羹魚煮蟹無它品。 世代太平除酒禁。 酒父飲。 綠蓑藉地勝如錦。 漁父醉時收釣餌。 魚梁翅閒烏鬼。 白浪撼船眠不起。 漁父醉。 灘聲無盡清雙
佳人絕代歌, 獨立髮皓齒。 滿堂慘不樂, 響下清虛裡。 江城帶素月, 況乃清夜起。 老夫悲暮年, 壯士淚如水。 玉杯久寂寞, 金管迷宮徵。 勿雲聽者疲, 愚智心盡死。 古來傑出士, 豈待一知己。 吾聞昔秦青, 傾側天下
閒歸日無事, 雲臥晝不起。 有客款柴扉, 自雲巢居子。 居閒好芝朮, 採藥來城市。 家在鹿門山, 常游澗澤水。 手持白羽扇, 腳步青芒履。 聞道鶴書征, 臨流還洗
疏鍾何處來, 度竹兼拂水。 漸逐微風聲, 依依猶在
終日吟天風, 有時天籟止。 問渠何旨意, 恐落凡人
愛彼山中石泉水, 幽深夜夜落空裡。 至今憶得臥雲時, 猶自涓涓在人
妾命何太薄, 不及宮中水。 時時對天顏, 聲聲入君
高人必愛竹, 寄興良有以。 峻節可臨戎, 虛心宜待士。 眾芳信妍媚, 威鳳難棲止。 遂於鼙鼓間, 移植東南美。 封以梁國土, 澆之浚泉水。 得地色不移, 凌空勢方起。 新青排故葉, 餘紛籠疏理。 猶復隔牆藩, 何因出塵滓。 茲辰去前蔽, 永日勞瞪視。 槭槭林已成, 熒熒玉相似。 規摹起心匠, 洗滌在頤指。 曲直既瞭然, 孤高何卓爾。 垂梢覆內屏, 迸筍侵前戺。 妓席拂雲鬢, 賓階蔭珠履。 抱琴恣閒玩, 執卷堪斜倚。 露下懸明璫, 風來韻清徵。 堅貞貫四候, 標格殊百卉。 歲晚當自知, 繁華豈雲比。 古詩無贈竹, 高唱從此始。 一聽清瑤音, 崢然長在
嘮嘮長夜坐, 嘮嘮早起。 杉森森, 不見長, 人聲續續如流水。 摐金掙玉, 吐宮咽徵。 頭低草木, 手合神鬼。 日消三兩黃金爭得止, 而槁木朽枝, 一食而已。 傷嗟浮世之人, 善事不曾入
晚晴初, 斜照裡。 遠水連天, 天外帆千里。 百尺高樓誰獨倚。 滴落梧桐, 一片相思淚。 馬又嘶, 風又起。 斷續寒砧, 又送黃昏至。 明月照人人不睡。 愁雁聲聲, 更切愁人
秋風颯颯猿聲起, 客恨猿哀一相似。 漫向孤危驚客心, 何曾解入笙歌
刖足豈更長, 良工隔千里。 故山彭蠡上, 歸夢向汾水。 低摧神氣盡, 僮僕心亦恥。 未達誰不然, 達者心思此。 行年忽已壯, 去老年更幾。 功名生不彰, 身歿豈為鬼。 才看芳草歇, 即歎涼風起。 匹馬未來期, 嘶聲尚在
漢字耳字的意思

漢字耳的含義解釋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耳朵形。漢字部首之一。本義:耳朵)

同本義 [ear]

耳,主聽也。--《說文》

耳者,腎之候。--《白虎通·情性》

耳者,心之候。--《春秋·元命苞》

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權篇》

坎為耳。--《易·說卦》

忠言逆耳利於行。--明·劉基《苦齋記》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宋·蘇軾《石鍾山記》

又如:耳目官(指耳、目兩種器官);耳斡兒(亦作「耳挖子」。掏耳垢的小勺,另一頭有尖頭);耳朵垂子(借指耳窩);耳根廂(耳邊);耳順(六十歲)

聽覺,聽力 [sense of hearing]。如:耳識,耳性(

耳 ěr

1〈古〉語氣詞。表示肯定或的意思:且吾所為者極難~。(《史記·刺客列傳》)、如反覆手~。(《史記·陸賈傳》)

2耳朵:~聾。

3形狀像耳朵的東西:木~。

4位置在兩旁的:~門(大門兩旁的小門)。

【耳鬢廝磨】形容親密相處的情景(多指青年男女之間十分親近)。鬢:面頰兩旁近耳的頭髮。廝:相互。

【耳聰目明】形容視聽靈敏。

【耳目】

1見聞:~不廣。

2替人刺探消息的人。

【耳目一新】聽到的看到的都換了樣子,給人以新鮮的感覺。

【耳濡目染】形容見得多聽得多之後,無形中受影響。濡:沾濕;潤澤。

【耳食之談】見【耳食之言】。

【耳食之言】傳聞的沒有根據的話。又作耳食之談。

【耳熟能詳】聽得多了,也就能詳盡地說出來。

【耳提面命】不但當面告訴,而且湊近耳朵講。形容嚴厲而又懇切地教導。耳提:附耳。面:當面。

【耳蝸】〈生〉內耳的組成部分。形似蝸牛殼,故名。內有淋巴液和聽神經,是聽覺感受器官。

【耳咽管】見【咽鼓管】。

【耳語】湊近別人耳朵小聲說話。

────────────────—

耳reng 1.見"耳孫"。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