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結尾的詩詞詩句,北字結尾古詩詞,末尾字是北字古詩詩集,結尾字最後1個字是北字的詩句

古詩詞結尾字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結尾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湓口放船歸, 薄暮散花洲宿。 兩岸白蘋紅蓼, 映一蓑新綠。 有沽酒處便為家, 菱芡四時足。 明日又乘風去, 任江南江
霰雨灂灂, 風吼如斸。 有叟有叟, 暮投我宿。 吁歎自語, 雲太守酷。 如何如何, 掠脂斡肉。 吳姬唱一曲, 等閒破紅束。 韓娥唱一曲, 錦段鮮照屋。 寧知一曲兩曲歌, 曾使千人萬人哭。 不惟哭, 亦白其頭, 饑其族。 所以祥風不來, 和氣不復。 蝗乎蠈乎, 東西南
竹翠陰森, 寒泉浸、幾峰奇石。 銷畏日、溪蒲呈秀, 水蕉供碧。 筠簟平鋪光欲動, 紗B23B高掛空無色。 似月明、萍葉起秋風, 瀟湘白。 不敢笑, 紅塵客。 爭肯羨, 神仙宅。 且披襟脫帽, 自適其適。 靖節窗風猶有待, 本初朔飲非長策。 怎似我、心閒便清涼, 無南
春路雨添花, 花動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處, 有黃鸝千百。 飛雲當面化龍蛇, 夭矯轉空碧。 醉臥古籐陰下, 了不知南
余霞飛綺, 望長天、頃刻雲容凝碧。 今夕江皋風力軟, 明日波心頭白。 客舸東流, 語離深夜, 遣我新愁積。 春融花麗, 定知天相行色。 別後一紙鄉書, 故人相問, 好趁秋鴻翼。 空有佳人千點淚, 錦字機中曾織。 利鎖名韁, 古今同是, 誰失知誰得。 來朝愁望, 舊樓何處西
蒲帆十幅。 飛破秋江綠。 天際彩虹千丈, 闌干外、瀉寒玉。 一雨收殘溽。 雲山開畫軸。 試問故人何處, 青樓在畫橋
裙兒六幅, 誰染秋波綠。 一搦柳腰兩過, 樽前粲粲玉。 暑氣消煩溽。 日月飛車軸。 線幕黃簾風露。 那堪人在天
重陽時節。 滿城風雨, 更催行色。 隴樹寒輕, 海山秋老, 清愁如織。 一杯莫惜留連, 我亦是、天涯倦客。 後夜相思, 水長山遠, 東西南
沈吟暗想狂蹤跡。 親曾作、燕堂客。 賞春風、共醉垂楊陌。 雲鬢嚲、金釵側。 對酒何曾辭大白。 十年後、音塵俱息。 今日走江西, 空悵望、荊湖
衰翁憨甚, 向尊前、手捻一枝寒玉。 想見梅台花更好, 一片瓊田棲綠。 短轡輕輿, 大家同去, 取酒償醲馥。 元來春晚, 萬包空間黃竹。 休恨雪小雲嬌, 出群風韻, 已覺桃花俗。 羯鼓聲高回笑臉, 怎得天公來促。 江上風平, 嶺南人遠, 誰度單于曲。 明朝酒醒, 但余詩興天
水鄉霜落, 望西山一寸, 修眉橫碧。 南浦潮生帆影去, 日落天青江白。 萬里浮雲, 被風吹散, 又被風吹積。 尊前歌罷, 滿空凝淡寒色。 人世會少離多, 都來名利, 似蠅頭蟬翼。 贏得長亭車馬路, 千古ˍ愁如織。 我輩情鐘, 匆匆相見, 一笑真難得。 明年誰健, 夢魂飄蕩南
馬上將余向絕域, 厭生求死死不得。 戎羯腥膻豈是人, 豺狼喜怒難姑息。 行盡天山足霜霰, 風土蕭條近胡國。 萬里重陰鳥不飛, 寒沙莽莽無南
猛向這邊來, 得個信音端的。 天與一輪釣線, 領煙波千億。 紅塵今古轉船頭, 鷗鷺已陳跡。 不受世間拘束, 任東西南
瑤姬妙格。 冰姿微帶霜痕拆。 一般惱殺多情客。 風弄橫枝, 殘月半窗白。 孤山仙種曾移得。 結根久傍王猷宅。 欲箋心事呼雲翮。 為報年芳, 萍梗正南
吳船窄。 吳江岸下長安客。 長安客。 驚塵心緒, 轉蓬蹤跡。 征鴻也是關河隔。 孤飛萬里誰相識。 誰相識。 三更月落, 斗橫西
少在兵馬間, 長還系戎職。 雞飛不得遠, 豈要生羽翼。 三年城中游, 與君最相識。 應知我中腸, 不苟念衣食。 主人樹勳名, 欲滅天下賊。 愚雖乏智謀, 願陳一夫力。 人生須氣健, 饑凍縛不得。 睡當一席寬, 覺乃千里窄。 古人不懼死, 所懼死無益。 至交不可合, 一合難離坼。 君嘗相勸勉, 苦語毒胸臆。 百年心知同, 誰限河南
少陵野老吞聲哭, 春日潛行曲江曲。 江頭宮殿鎖千門, 細柳新蒲為誰綠? 憶昔霓旌下南苑, 苑中萬物生顏色。 昭陽殿裡第一人, 同輦隨君侍君側。 輦前才人帶弓箭, 白馬嚼嚙黃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雲, 一笑正墜雙飛翼。 明眸皓齒今何在? 血污遊魂歸不得。 清渭東流劍閣深, 去住彼此無消息。 人生有情淚沾臆, 江水江花豈終極! 黃昏胡騎塵滿城, 欲往城南望城
天淡一簾秋, 明月幾時來得。 何事桂底香近, 把清光邀勒。 人間明晦總由天, 何必問通塞。 且為人如月好, 醉莫分南
桃蹊柳曲閒蹤跡。 俱曾是、大堤客。 解春衣、貰酒城南陌。 頻醉臥、胡姬側。 鬢點吳霜嗟早白。 更誰念、玉溪消息。 他日水雲身, 相望處、無南
江湖十載疏狂跡。 紅塵裡、倦遊客。 駐雕鞍、問柳東風陌。 花底帽、低欹側。 鬥酒百篇呼太白。 傲人世、醉中一息。 何日歸賦來, 水之南、雲之
漢字北字的意思

漢字北的含義解釋

方位名。與「南」相對 [north]

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為南北之北。--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萬物負陰而抱陽。--《老子》。王力按,山北為陰,山南為陽,老子的話等於說萬物負背而抱南。

然則北通巫峽。--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南聲函胡,北音清越。--宋·蘇軾《石鍾山記》

沛公北向坐。--《史記·項羽本紀》

又北向。--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又如:正北;西北;東北;北邙(即氓山。在河南洛陽市北。東漢及魏晉的王侯公卿多葬於此。泛指墓地);北闈(清代在順天(今北京)的鄉試稱「北闈」,在江寧(今南京)的鄉試稱「南闈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