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居逢歲晏,
遇物使情多。
蘅茞不時與,
芬榮奈汝何。
更憐籬下菊,
無如松上蘿。
因依自有命,
非是隔陽和。
邊陲萬里注恩波,
宇宙群芳洽凱歌。
右地名王爭解辮,
遠方戎壘盡投戈。
煙塵永息三秋戍,
瑞氣遙清九折河。
共遇聖明千載運,
更觀俗阜與時和。
殘紅引動詩魔,
懷古牽情奈何。
半落銅台月曉,
亂飄金谷風多。
悠悠旋逐流水,
片片輕粘短莎。
誰見長門深鎖,
黃昏細雨相和。
雨霽巫山上,
雲輕映碧天。
遠風吹散又相連,
十二晚峰前¤暗濕啼猿樹,
高籠過客船。
朝朝暮暮楚江邊,
幾度降神仙。
貌掩巫山色,
才過濯錦波。
阿誰提筆上銀河,
月裡寫嫦娥¤薄薄施鉛粉,
盈盈掛綺羅。
菖蒲花役夢魂多,
年代屬元和。
黃道天清擁珮珂,
東南王氣秣陵多。
江吞彭蠡來三蜀,
地接崑崙帶九河。
鳳闕曉霞紅散綺,
龍池春水綠生波。
華夷混一歸真主,
端拱無為樂太和。
霧隱平郊樹,
風含廣岸波。
沉沉春色靜,
慘慘暮寒多。
戍鼓猶長擊,
林鶯遂不歌。
忽思高宴會,
朱袖拂雲和。
雙旌漢飛將,
萬里授橫戈。
春色臨邊盡,
黃雲出塞多。
鼓鼙悲絕漠,
烽戍隔長河。
莫斷陰山路,
天驕已請和。
舊宅人何在,
空門客自過。
泉聲到池盡,
山色上樓多。
小洞生斜竹,
重階夾細莎。
慇勤望城市,
雲水暮鍾和。
同人家鄠杜,
相見罷官時。
野坐苔生石,
荒居菊入籬。
聽蟬臨水久,
送鶴背山遲。
未擬還城闕,
溪僧別有期。
休官不到闕,
求靜匪營他。
種藥唯愁晚,
看雲肯厭多。
渚邊逢鷺下,
林表伴僧過。
閒檢仙方試,
松花酒自和。
風收淅瀝,
霧隱森羅。
群山萬玉嵯峨。
禁街車馬,
銀杯縞帶相過。
胥濤晚來息怒,
練光浮、都不揚波。
最好處,
是漁翁歸去,
鼓棹披蓑。
況是東堂錫宴,
龍墀驟,
貂璫宣勸金荷。
慶此嘉瑞,
明歲黍CB4D應多。
天家預知混一,
把瓊瑤、鋪遍山河。
這宴飲,
罄華戎、同醉泰和。
碧池萍嫩柳垂波,
綺席絲鏞舞翠娥。
為報會稽亭上客,
永和應不勝元和。
淡紅花帔淺檀蛾,
睡臉初開似剪波。
坐對珠籠閒理曲,
琵琶鸚鵡語相和。
薰風微動,
方櫻桃弄色,
萱草成窠。
翠幃敞輕羅。
試冰簟初展,
幾尺湘波。
疏簾廣廈,
寄瀟灑、一枕南柯。
引多少、夢中歸緒,
洞庭雨棹煙蓑。
驚回處,
閒晝永,
但時時,
燕雛鶯友相過。
正綠影婆娑。
況庭有幽花,
池有新荷。
青梅煮酒,
幸隨分、贏得高歌。
功名事、到頭終在,
歲華忍負清和。
白日新年好,
青春上國多。
街平雙闕近,
塵起五雲和。
賜歡仍許醉,
此會興如何。
翰苑主恩重,
曲江春意多。
花低羞艷妓,
鶯散讓清歌。
共道昇平樂,
元和勝永和。
見來便覺情於我。
廝守著、新來好過。
人道他家有婆婆。
與一口、管教{屍豕}磨。
副靖傳語木大。
鼓兒裡、且打一和。
更有些兒得處囉。
燒沙糖、香藥添和。
秋盡角聲苦,
逢人唯荷戈。
城池向隴少,
岐路出關多。
雁遠行垂地,
烽高影入河。
仍聞黑山寇,
又覓漢家和。
朔野煙塵起,
天軍又舉戈。
陰風向晚急,
殺氣入秋多。
樹盡禽棲草,
冰堅路在河。
汾陽無繼者,
羌虜肯先和。
照耀天山外,
飛鴉幾共過。
微紅拂秋漢,
片白透長波。
影促寒汀薄,
光殘古木多。
金霞與雲氣,
散漫復相和。
江南無處不聞歌,
晦日中軍樂更多。
不是風光催柳色,
卻緣威令動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