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歌入谷口,
路盡無人躋。
攀崖度絕壑,
弄水尋回溪。
雲從石上起,
客到花間迷。
淹留未盡興,
日落群峰西。
秦郊平舊險,
周德眷遺黎。
始聞清夜柝,
俄見落封泥。
物色來無限,
津途去不迷。
空亭誰問馬,
閒戍但鳴雞。
山月寒彌淨,
河風曉更淒。
贈言楊伯起,
非復是關西。
金管多情恨解攜,
一聲歌罷客如泥。
江亭繫馬綠楊短,
野岸維舟春草齊。
帝子夢魂煙水闊,
謝公詩思碧雲低,
風前不用頻揮手,
我有家山白日西。
深坊別館蘭閨小,
障掩金泥。
燈映玻璃。
一枕濃香醉夢迷。
醒來擬作清晨散,
草草分攜。
柳巷鴉啼。
又是明朝日向西。
京城在處閒人少,
唯共君行並馬蹄。
更和詩篇名最出,
時傾杯酒戶常齊。
同趨闕下聽鐘漏,
獨向軍前聞鼓鼙。
今日春明門外別,
更無因得到街西。
嬌馬頻嘶。
曉霜濃、寒色侵衣。
鳳帷私語處,
翻成離怨不勝悲。
更與叮嚀祝後期。
素約諧心事,
重來了、比看相思。
如何見得,
明年春事濃時。
穩每次金腰ˍ,
來爛醉、玉東西。
一烏墮水百烏啼,
相吊相號繞故堤。
眼見行人車輾過,
不妨同伴各東西。
落日荒郊外,
風景正淒淒。
離人席上起,
征馬路傍嘶。
別酒傾壺贈,
行書掩淚題。
慇勤御溝水,
從此各東西。
暖戲煙蕪錦翼齊,
品流應得近山雞。
雨昏青草湖邊過,
花落黃陵廟裡啼。
遊子乍聞征袖濕,
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應湘江闊,
苦竹叢深日向西。
海潮晚上江風急,
津吏篙師語默齊。
傾手奉觴看故老,
擁流爭拜見孩提。
慚非杜母臨襄峴,
自鄙朱翁別會稽。
漸舉雲帆煙水闊,
杳然鳧雁各東西。
禪客聞猶苦,
是聲應是啼。
自然無穩夢,
何必到巴溪。
疏雨灑不歇,
回風吹暫低。
此宵秋欲半,
山在二林西。
去去邊城騎,
愁眠掩夜閨。
披衣窺落月,
拭淚待鳴雞。
不憤連年別,
那堪長夜啼。
功成應自恨,
早晚發遼西。
風緊日淒淒,
鄉心向此迷。
水分平楚闊,
山接故關低。
客路緣烽火,
人家厭鼓鼙。
那堪獨馳馬,
江樹穆陵西。
開元寺裡七重塔,
遙對方山影擬齊。
雜俗人看離世界,
孤高僧上覺天低。
唯堪片片紫霞映,
不與濛濛白霧迷。
心若無私羅漢在,
參差免向日虹西。
江花岸草晚萋萋,
公子王孫思合迷。
無主園林饒採伐,
忘情鷗鳥恣高低。
長江月上魚翻鬣,
荒圃人稀獺印蹄。
何事斜陽再回首,
休愁離別峴山西。
斜煙縷縷鷺鷥棲,
藕葉枯香折野泥。
有個高僧入圖畫,
把經吟立水塘西。
九清何日降仙霓,
掩映荒祠路欲迷。
愁黛不開山淺淺,
離心長在草萋萋。
簷橫淥派王餘擲,
窗裊紅枝杜宇啼。
若得洗頭盆置此,
靚妝無復碧蓮西。
玉塞去金人,
二萬四千里。
風吹沙作雲,
一時渡遼水。
天白水如練,
甲絲雙串斷。
行行莫苦辛,
城月猶殘半。
曉氣朔煙上,
趢趗胡馬蹄。
行人聽水別,
隔隴長東西。
而今才道當時錯,
心緒淒迷。
紅淚偷垂,
滿眼春風百事非。
情知此後來無計,
強說歡期。
一別如斯,
落盡梨花月又西。
桐江春水綠如油,
兩岸青山送客舟。
明秀漸多奇險少,
分明山色近杭州。
久別天台路已迷,
眼前尚覺白雲低。
詩人用筆求逋峭,
何不看山到浙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