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吳興稱冷僻,
菰城水浸粼粼。
回星難望使車塵。
如何三日飲,
並有五行人。
文似枚皋加敏速,
記書易若張巡。
幕中無用卻嘉賓。
他年浮棗會,
莫忘兩溪春。
林間艷色驕天馬,
苑裡穠華伴麗人。
願逐南風飛帝席,
年年含笑舞青春。
世界要扶助,
人物載耆英。
茫茫四海,
誰識今代有厖臣。
萬頃青湖佳氣,
一片紫巖心事,
天付與斯人。
聳聳鐵冠吏,
表表白雲卿。
海沮漳,
城漢郢,
宅峨岷。
規摹妙處,
胸次納納幾滄瀛。
未說令公二紀,
先看武公百歲,
年與學俱新。
星弁百僚准。
天宇四時春。
隴頭泉,
未到隴下輕分。
一聲聲、淒涼嗚咽,
豈堪側耳重聞。
細思量、那時攜手,
畫樓高、簾幕黃昏。
月不長圓,
雲多輕散,
天應偏妒有情人。
自別後、小窗幽院,
無處不消魂。
羅衣上,
殘妝未減,
猶帶啼痕。
自一從、瓶沉簪折,
杳知欲見無因。
也渾疑、事如春夢,
又只愁、人是朝雲。
破鏡分來,
朱弦斷後,
不堪獨自對芳樽。
試與問,
多才誰更,
匹配得文君。
須知道,
東陽瘦損,
不為傷春。
連簷對雙樹,
冬翠夏無塵。
未肯慚桃李,
成陰不待春。
燕子飛來花在否,
微雨退、掩重門。
正滿院梨花雪照人。
獨自個、怯黃昏。
輕風淡月總消魂。
羅衣暗惹啼痕。
謾覷著、鞦韆腰褪裙。
可是、不宜春。
墨客鍾張侶,
材高吳越珍。
千門來謁帝,
駟馬去榮親。
吏邑沿清洛,
鄉山指白蘋.歸期應不遠,
當及未央春。
正月晴和風氣新,
紛紛已有醉遊人。
帝城花笑長齋客,
三十年來負早春。
萬里楊柳色,
出關隨故人。
輕煙覆流水,
落日照行塵。
積夢江湖闊,
憶家兄弟貧。
裴回灞亭上,
不語共傷春。
侯門初擁節,
御苑柳絲新。
不是悲殊命,
唯愁別近親。
黃鶯遷古木,
朱履從清塵。
想到千山外,
滄江正暮春。
師今欲向天台去,
來說天台意最真。
溪過石橋為險處,
路逢毛褐是真人。
雲邊望字鐘聲遠,
雪裡尋僧腳跡新。
只可且論經夏別,
莫教琪樹兩回春。
鞍馬夜紛紛,
香街起暗塵。
回鞭招飲妓,
分火送歸人。
風月應堪惜,
杯觴莫厭頻。
明朝三月盡,
忍不送殘春。
二日立春人七日,
盤蔬餅餌逐時新。
年方吉鄭猶為少,
家比劉韓未是貧。
鄉園節歲應堪重,
親故歡游莫厭頻。
試作循潮封眼想,
何由得見洛陽春。
揮淚送回人,
將書報所親。
晚年多疾病,
中路有風塵。
王粲頻征楚,
君恩許入秦。
還同星火去,
馬上別江春。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
散作乾坤萬里春。
蜀柳絲絲冪畫樓,
窗塵滿鏡不梳頭。
幾時金雁傳歸信,
剪斷香魂一縷愁。
姊姊教人且抱兒,
逐他女伴卸頭遲。
明朝斗草多應喜,
翦得燈花自掃眉。
閏前小雪過經旬,
猶自依依向主人。
開盡菊花憐強舞,
與教弟子待新春。
香雲佳氣交盤結。
又慶生申節。
滿堂簪紱奉霞觴。
瑞應台躔南極、見光芒。
心田積累陰功足。
來受人天福。
從今幾度見河清。
知傲壺中日月、鎮長春。
ˍ山雲冷風蕭瑟。
野猿啼罷蟾光白。
聽徹太清弦。
斷腸雲水天。
金陵君此去。
秋入蒹葭浦。
興滿即回轅。
明年二月春。
越地繒紗紋樣新,
遠封來寄學曹人。
便令裁製為時服,
頓覺光榮上病身。
應念此官同棄置,
獨能相賀更慇勤。
三千里外無由見,
海上東風又一春。
同氣有三人,
分飛在此晨。
西馳巴嶺徼,
東去洛陽濱。
強飲離前酒,
終傷別後神。
誰憐散花萼,
獨赴日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