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才二十眾知名,
孤鶴儀容徹骨清。
口傳天語來人世,
卻逐祥雲上玉京。
子牟懷魏闕,
元凱滯襄城。
冠蓋仍為裡,
沙台尚識名。
山光晴後綠,
江色晚來清。
為問東流水,
何時到玉京。
一棹莫愁煙艇。
飛破玉壺清影。
水濺粉綃寒。
渺雲鬟。
不肯凌波微步。
卻載春愁歸去。
風澹楚魂驚。
隔瑤京。
今之太守古諸侯,
出入雙旌垂七旒。
朝覽干戈時聽訟,
暮延賓客復登樓。
西山漠漠崦嵫色,
北渚沉沉江漢流。
良宵清淨方高會,
繡服光輝聯皂蓋。
魚龍恍惚階墀下,
雲霧杳冥窗戶外。
水靈慷慨行泣珠,
游女飄颻思解佩。
蒼蒼低月半遙城,
落落疏星滿太清。
不分開襟悲楚奏,
願言吹笛退胡兵。
軒後青丘埋猰貐,
周王白羽掃欃槍。
期君武節朝龍闕,
余亦翱翔歸玉京。
槿墜蓬疏池館清,
日光風緒淡無情。
鱸魚斫鱠輸張翰,
橘樹呼奴羨李衡。
十口漂零猶寄食,
兩川消息未休兵。
黃花催促重陽近,
何處登高望二京。
寂寞到城闕,
惆悵返柴荊。
端居無所為,
念子遠徂征。
夏晝人已息,
我懷獨未寧。
忽從東齋起,
兀兀尋澗行。
罥掛叢榛密,
披玩孤花明。
曠然西南望,
一極山水情。
周覽同游處,
逾恨阻音形。
壯圖非旦夕,
君子勤令名。
勿復久留燕,
蹉跎在北京。
月自斜窗夢自驚,
衷腸中有萬愁生。
清猿處處三聲盡,
碧落悠悠一水橫。
平子定情詞麗絕,
詩人匪石誓分明。
會須攜手乘鸞去,
簫史樓台在玉京。
夜來子後披衣坐,
心定神清。
見個真人。
臉似胭脂體似銀。
壚中火焰炎炎起,
紫氣騰騰。
一粒丹成。
管取飛昇上帝京。
涼風動萬里,
群盜尚縱橫。
家遠傳書日,
秋來為客情。
愁窺高鳥過,
老逐眾人行。
始欲投三峽,
何由見兩京。
聚散竟無形,
迴腸百結成。
古今銷不得,
離別覺潛生。
降虜將軍思,
窮秋遠客情。
何人更憔悴,
落第泣秦京。
好鳥依佳樹,
飛雨灑高城。
況與二三子,
列坐分兩楹。
文雅一何盛,
林塘含餘清。
府君未歸朝,
遊子不待晴。
白雲帝城遠,
滄江楓葉鳴。
卻略欲一言,
零淚和酒傾。
寸心久摧折,
別離重骨驚。
安得凌風翰,
肅肅賓天京。
晨登瓦官閣,
極眺金陵城。
鍾山對北戶,
淮水入南榮。
漫漫雨花落,
嘈嘈天樂鳴。
兩廊振法鼓,
四角吹風箏。
杳無霄漢上,
仰攀日月行。
山空霸氣滅,
地古寒陰生。
寥廓雲海晚,
蒼茫宮觀平。
門餘閶闔字,
樓識鳳凰名。
雷作百川動,
神扶萬栱傾。
靈光一向貴,
長此鎮吳京。
玉宇無塵露氣清。
憑高極目萬山橫。
霜前白雁初傳信,
《筆談》云:北方白雁,
似雁而小,
秋深則來。
白雁至則霜降,
北人謂之霜信。
老杜《九日》詩云:「殊方日落玄猿哭,
舊國霜前白雁來。
」籬下黃花獨有情。
烏帽側,
紫萸馨。
尊前醉舞擁飛瓊。
明年此會知何處,
不是鄱江是帝城一作「便合摶扶上玉京」。
昔在禹餘天,
還依太上家。
忝以掌仙錄,
去來乘煙霞。
暫下宛利城,
渺然思金華。
自此非久住,
雲上登香車。
適向人間世,
時復濟蒼生。
度人初行滿,
輔國亦功成。
但念清微樂,
誰忻下界榮。
門人好住此,
翛然雲上征。
退仙時此地,
去俗久為榮。
今日登雲天,
歸真游上清。
泥丸空示世,
騰舉不為名。
為報學仙者,
知余朝玉京。
淡黃弓樣鞋兒小。
腰肢只怕風吹倒。
驀地管弦催。
一團紅雪飛。
曲終嬌欲訴。
定憶梨園譜。
指日按新聲。
主人朝玉京。
積水逶迤繞直城,
含虛皎鏡有餘清。
圖雲曲榭連緹幕,
映日中塘間彩旌。
賞洽猶聞簫管沸,
歡留更睹木蘭輕。
無勞海上尋仙客,
即此蓬萊在帝京。
雨過遠山出,
江澄暮霞生。
因浮濟川舟,
遂作適野行。
郊樹映緹騎,
水禽避紅旌。
田夫捐畚鍤,
織婦窺柴荊。
古岸夏花發,
遙林晚蟬清。
沿洄方玩境,
鼓角已登城。
部內有良牧,
望中寄深情。
臨觴念佳期,
泛瑟動離聲。
寂寞一病士,
夙昔接群英。
多謝謫仙侶,
幾時還玉京。
試陟江樓望,
悠悠去國情。
楚山霞外斷,
漢水月中平。
公子留遺邑,
夫人有舊城。
蒼蒼煙霧裡,
何處是鹹京。
堪怪兩外府,
使傳載朝纓。
雖雲身在江表,
都號漢公卿。
莫是才堪世用,
莫是有人吹送,
中外爾聯榮。
天運自消息,
龍蠖不關情。
更尋思,
誰得失,
孰虧成。
潛魚要向深渺,
猶恐太分明。
且願時清無事,
長把書生閣束,
歸踐對床盟。
強似抗塵俗,
歲歲上陪京。
舊相臨戎非稱意,
詞人作尹本多情。
從容自使邊塵靜,
談笑不聞桴鼓聲。
章句新添塞下曲,
風流舊占洛陽城。
昨來亦有吳趨詠,
惟寄東都與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