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詞牌名,《太和正音譜》注“仙呂宮”,又名《太清引》。又因韓淲詞有“小春時候臘前梅”句,故又名《臘前梅》。
荒山連水水連天。憶曾上、桂江船。風雨過吳川。又卻在、瀟湘岸邊。不堪追念,浪萍蹤跡,虛度夜如年。風外曉鍾傳。尚獨對、殘燈未眠。
門前楊柳密藏鴉。春事到桐花。敲火試新茶。想月*、雲衣故家。苔生雨館,塵凝錦瑟,寂寞聽鳴蛙。芳草際天涯。蝶栩栩、春暉夢華。
隨風和雨帶煙開。更清冷、照崔危片片亦佳哉。細看得、花如翦裁。茅簷出沒,水浮橋外,人自兩峰來。吟到澗泉梅。問何似、山陰道回。
雲消春氣恰和柔。先到柳梢頭。數日不登樓。笑青眼、窺人尚羞。清明近也,老夫耄矣,其忍負吹游。飛絮便生愁。盡都變、浮萍去休。
池亭荷淨納涼時。四面柳依希棹得酒船回。看風裡、沙巾半欹。殘霞照水,夕陽明樹,天付畫中詩。應不負歸期。更誰看、桃花面皮。
雲舒霞卷妝濃。倒影水天紅。池轉小台東。又一種、娟娟玉容。仙肌綽約,奇芳清遠,浮動不晶宮。一笑對衰翁。好同赴、廬山社中。
二松如蓋偃中庭。向朱夏、作秋聲。搖影動疏欞。掩映得、苔痕轉青。西清博士,西台御史,相對又雙清。咫尺到蓬瀛。休認作、藍田縣丞。
量蟠英偉氣和愉。道滄海,得遺珠。忠義與心俱。見漕府、歸來轉輸。山呈霽色,杯添野水,春滿野人廬。鄭重萬金軀。要羽翼、當年漢儲。
東湖亭下簇金鞍。四座浹青歡。人物畫中看。只枉了、劉郎鬢斑。花枝裊娜,酒杯瀲灩,全不放春閒。絲竹舊東山。暢好個、風流謝安。
斷塘流水洗凝脂。早起索吟詩。何處覓西施。垂楊柳、蕭蕭鬢絲。銀匙藻井,粉香梅譜,萬瓦玉參差。一曲樂天詞。富貴似、吳王在時。
詩成春草夢池塘。相憶托玄香。常記飲仙房。笑一舉、曾蒙十觴。百年行止,幾番離合,吾老且吾鄉。聊與領群芳。漸開到、江頭野棠。
淡妝素服更纖濃。清致不須紅。佇目畫橋東。一掃勁人間冶容。麻姑何在,嫦娥昨夜,飛出廣寒宮。天亦為詩翁。把好景、都移此中。
行雲蹤跡杳無期。梅梢上、又春歸。不道久別離。這一度、清香為誰。多情囑付,庾樓羌管,憑仗且休吹。留取兩三枝。待和淚、封將寄伊。
金丹只在自身中。真水火、煉成功。因遇呂仙公。識返本、還元祖宗。陽全陰盡,神光現處,認得自真容。名姓列仙宮。已跳出、乾坤世籠。
人生弱喪自迷方。來往恰如狂。泥裡弄泥團。竟不識、神珠夜光。幾多風雨,幾回磨滅,爭肯暫回惶。何處是家鄉。便指與、疑心怎忘。
柳陰濯足水侵磯。香度野薔薇。芳草綠萋萋。問何事、王孫未歸。一壺濁酒,一聲清唱,簾幕燕雙飛。風暖試輕衣。介眉壽、遙瞻翠微。
遲紅酣日照修筠。光景一時新。萬物卻游塵。看出寓溫泉太真。榜上龍虎,班頭*鷺,無復困冠巾。花亦只天民。問身到、黃扉幾人。
霖鈴秋雨打空階。人坐益清齊。門掩小蓬萊。怕有客、尋真到來。樓頭碧遠,山眉青小,口樹掛蒼苔。且莫寫離懷。看隔水、芙蓉正開。
靚妝仙子謝纖濃。獨立水雲紅。綽約畫闌東。似姑射、冰肌雪容。翠盤承月,玉杯擎露,粲粲蕊珠宮。真賞有鄰翁。畫添入、霓裳曲中。
故人別我出陽關,
無計鎖雕鞍。
今古別離難,
蹙損了蛾眉遠山。
一尊別酒,一聲杜宇,
寂寞又春殘。
明月小樓間,
第一夜相思淚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