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血與葷蔬,停來一月餘。
肌膚雖瘦損,方寸任清虛。
體適通宵坐,頭慵隔日梳。
眼前無俗物,身外即僧居。
水榭風來遠,松廊雨過初。
褰簾放巢燕,投食施池魚。
久別閒遊伴,頻勞問疾書。
不知湖與越,吏隱興何如?
有客騎白駒,揚鞭入青草。
悠悠無遠近,但擇林亭好。
蕭條北城下,園號李家媼。
繫馬古車門,隨意無灑掃。
鳴禽驚上屋,飛蝶紛入抱。
竹林淨如灌,流水清可澡。
閒花不著行,香梨獨依島。
松枝貫今昔,林影變昏早。
草木皆蒼顏,亭宇已新造。
臨風置酒樽,庭下取栗棗。
今人強歡笑,古人已枯槁。
欲求百年事,不見白鬚老。
秦中古雲樂,文武在豐鎬。
置囿通樵蘇,養獸讓麀{上鹿下夭}。
池魚躍金碧,白鳥飛紵縞。
牛羊感仁恕,行葦亦自保。
當年歌靈台,後世詠魚藻。
古詩宛猶在,遺處不可考。
悲哉李氏末,王霸出奴皂。
城中開芳園,城外羅戰堡。
擊鼓鳴巨鐘,百姓皆懊惱。
及夫聖人出,戰國卷秋潦。
園田賦貧民,耕破園前道。
高原種菽粟,陂澤滿粳稻。
春耕雜壺漿,秋賦輸秸稿。
當年王家孫,自庇無尺橑。
空餘百歲木,妄為夭巫禱。
遊人足譏罵,百世遭舌討。
老翁不願見,垂涕祝襁褓。
持用戒滿盈,飲酒無醉倒。
橫雲初抹漆,爛漫南紀黑。
不見九華峰,如與親友隔。
憶當秋景明,九老對幾席。
何曾閉篷窗,臥聽寒雨滴。
不食貴池魚,喜尋昭明宅。
筆硯鼠行塵,芝菌生銅鬲。
思成佳句夢,貽我錦數尺。
屬者浪吞舟,風雹更附益。
老翁哭婦兒,相將難再得。
存亡如日月,薄蝕行道失。
流俗暗本源,謂神吐其食。
神理儻有私,丘禱久以默。
歸去來兮至覺今是而昨非宦海漂流久見幾,故園荒廢正思
歸。
往迷來悟心方樂,投老尋閒願不違。
新別廟堂無悵恨,舊栽松菊有光輝。
池魚羈鳥還淵藪,童子何勞講是非。
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欲知歸去好前程,每對征夫問
一聲。
茅屋幾家門尚掩,茫茫天地未分明。
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梨栗詩書責子孫,菊松瓜菜樂
乾坤。
養高不受重來詔,誰敢閒敲處士門。
策扶老以流憩至撫孤松而盤桓扶老手攜杖,觀幽眼見山。
歸林飛鳥倦,出岫斷雲閒。
松下尋詩去,溪邊載酒還。
昔年車馬路,今日沒相關。
農人告余以春及至曷不委心任去留聞得農夫說,春回畎畝
間。
舟車無枉跡,草木有榮顏。
尋壑穿雲去,逕丘踏月還。
百年寧幾日,能不放心閒。
梅堯臣《永叔內翰見索謝公游嵩書感歎希深師魯子聰幾》詩詞原文及賞析
昔在洛陽時,共游銅馳陌。
尋花不見人,前代公侯宅。
深堂鎖塵埃,空壁斗蜥蜴。
楸陰布苔綠,野蔓纏石碧。
池魚有偷釣,林鳥有巧射。
園隸見我來,朱門暫開闢。
園婦見我還,便掃車馬跡。
何以掃馬跡,實亦畏他客。
我輩唯適情,一葉未嘗摘。
他人或所至,生斗不得惜。
又憶游嵩山,勝趣無不索。
各具一壺酒,各蠟一雙屐。
登危相扶牽,遇平相笑噱。
石搗雲衣輕,巖裂天窗窄。
上飲醒心泉,高巔溜寒液。
下看峰半雨,廣甸飛甘澤。
夜宿岳頂寺,明月入戶白。
分吟露氣冷,猛酌面易赤。
明朝循歸途,兩脛痛苦刺。
日旱就馬乘,香草路迫厄。
卻望峻極居,已與天外隔。
薄暮投少林,漱濯整冠幘。
碑觀巡幸僧,指古定空壁。
誓將新詠章,燈前互詆擿。
楊生謢己短,不字不肯易。
明年移河陽,簿書日堆積。
忽得謝公書,大誇遊覽劇。
自嵩歷石堂,蘚花題洞額。
其文曰神清,固非人筆畫。
乃知二公貴,逆告意可賾。
遂由龍門歸,裡堠環數驛。
我時詩以答,或歌或辨責。
責我不喜僧,性實未所獲。
凡今三十年,累塚拱松柏。
唯與公非才,同在不同昔。
昔日同少壯,今且異肥瘠。
昔日同微祿,今且異烜赫。
昔同騎破韉,今控銀轡革。
昔同自謳歌,今執樂指百。
死者誠可悲,存者獨窮厄。
但比死者優,貧存何所益。
憲府日多事,秋光照碧林。干雲巖翠合,布石地苔深。
憂悔耿遐抱,塵埃緇素襟。物情牽侷促,友道曠招尋。
頹節風霜變,流年芳景侵。池荷足幽氣,煙竹又繁陰。
簪組赤墀戀,池魚滄海心。滌煩滯幽賞,永度瑤華音。
先生亭非伯夷築,亭柱亦用秋山竹。
但令家有滿架書,何慮妻兒少饘粥。
朝來相對亭上賓,洙泗尺度羲皇人。
先生已死名不泯,常與此亭作標準。
後來鄰觸閼伯怒,僕夫預起池魚慮。
拆亭拆亭生拆柱,有孫抱柱出煙去。
三十年餘復改觀,有孫如此不待贊。
似魯靈光偶不全,令人見此空三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