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石為形,鏗金為音。
世方好圓,癡守方心。
陰陽絪縕,人一氣質。
善惡之微,證於聲色。
意所欲發,雖吾不知。
彼美子劉,洞其先幾。
骯髒難合,今世道玻
如子所言,生稟已定。
戇夫勇士,往往一偏。
以視妾婦,豈不猶賢。
洪範得三,二曰剛克。
會其歸其,好是正直。
學問工夫,氣質用微。
汝能觀形,安知其餘。
子術已定,吾情已成。
子執子術,吾安吾情。
甲子頭春雨。知老天、淨冼荊揚,十年煙霧。夜半墮中星一顆,飛下五雲深處。帝親敕、六丁呵護。須信斯人為世瑞,非人龍、定是文中虎。關世道,系天數。此兒殊怕人驚顧。況當家、廷評為祖,大中為父。料想廷評公一笑,笑對大中共語。應自把、小程誇齲會見九州熙白日,做狀元、宰相榮門戶。年正少,四親具。
先我二百年,世道猶小康。
鳴鑾下紫霄,群仙集柏梁。
仙仙青霞衣,濟濟白霓裳。
兢兢奉玄道,拳拳薦天漿。
雞犬亦可仙,豈徒壽天生。
茂陵無仙骨,上帝下巫陽。
群仙返玉京,萬事爭蒼黃。
陳著《先兄至能遠忌丙寅十一月十七日行都謝氏家寓》詩詞原文及賞析
人生有兄弟,手足相扶持。
兄死我獨生,我生獨何為。
父母生我晚,我憶我兒癡。
兄出我挽袖,兄入我迎衣。
低頭嗅我頭,垂手牽手隨。
指望我長成,口授書與詩。
嘉定癸未春,授筆題春詞。
詞雲青春過,二十七年期。
讖讖語殊可怪,河魚忽乘之。
纏綿日以革,醫藥窮所施。
我父解衣典,我母躬爨炊。
猶謂病有瘳,誰料終莫醫。
家徒四壁立,正賴兄撐支。
進有功名望,退有菽水資。
胡然遽止此,門戶將依誰。
風雨屋棟傾,江海亡楫維。
父母相持哭,二姊哭撫屍。
時我甫十歲,痛哭已深知。
我今五十三,夢見猶涕洟。
今日是何日,有感兄死時。
老淚滴復滴,往事那可思。
回首天地閒,鬩牆何人斯。
我抱無兄恨,且為世道悲。
耿耿不成句,聊以示諸兒。
恭惟吾外祖,盛德表一鄉。
身都雲南瑞,一母十郎娘。
吾母實居長,鍾愛非尋常。
擇婿流俗外,眼高意見長。
豈無富豪子,熟視不得當。
吾父本儒家,詩禮夙自將。
乃以吾母妻,相期早騰驤。
誰知古罍洗,不入盆盎常
回溯外祖心,終老弗能忘。
膝閒出苦語,此心汝其償。
飲泣何敢受,負山類蚊虻。
二十一年閒,母沒父亦亡。
我發既種種,杏園僅沾芳。
著鞭幸有路,蓋與忽僕僵。
前言空在耳,欲報天茫茫。
吾婿在吾前,吾子羅吾旁。
努力各努力,世道須明昌。
聽之勿藐藐,方來那可量。
庶幾未了事,發為前人光。
吳芾《裡有蔣生者頗志於學迫於貧困吾叔德先見而憐》詩詞原文及賞析
君不見昔日泰山孫先生,蹭蹬窮途道未行。
讀書有志破萬卷,置錐無地可躬耕。
高堂親老仰甘旨,未免道路長營營。
睢陽客舍一再過,牢落誰人如姓名。
文正范公真好士,一見賓階喜氣形。
深知先生非乞客,金在泥沙玉在荊。
底事窮年事奔走,厄貧廢學誠可矜。
因留鄉校周所急,奉親為學使有成。
先生果不負公望,行益修兮經益明。
十年聲名動廊廟,天下望之如日星。
一代儒宗君試數,誰不首以先生稱。
向使不遇文正公,亦將因循埋沒如腐螢。
吁嗟此風寂寞久,豈是畝畝無如先生之才能。
世人俗眼棄貧賤,胸中壯氣空崢嶸。
吾家叔父特達士,汪汪偉量如滄溟。
比鄰有蔣生,所志在窮經。
迫於饑寒故,無以贍親庭。
不問師道己未足,聚訓青衿已十齡。
銳志日已喪,塵事日已嬰。
顧雖僅能供子職,而此術業何由精。
吾叔念之為慨然,一見自待如父兄。
恐子坐窮竟廢棄,亟使就學趨準繩。
況有括蒼胡夫子,傳道吾裡作世程。
執經座下子無忽,子之所須吾其應。
傾囷倒廩略無靳,闊視世俗親疏情。
我聞此事猶歎息,俗士聞之應駭驚。
近來世道太澆薄,骨肉猶作錙銖爭。
故雖有子尚不教,但欲黃金自滿籯。
安能推其餘,以及異姓忘愛憎。
偉哉吾叔賢,遠繼文正公之英聲。
蔣生其勉之,無使後人獨羨孫先生。
憶昔鳳翔城,齠年是事榮。理家煩伯舅,相宅盡吾兄。
詩律蒙親授,朋游忝自迎。題頭筠管縵,教射角弓騂。
矮馬駝鬢,犛牛獸面纓。G對談依赳赳,送客步盈盈。
米碗諸賢讓,蠡杯大戶傾。一船席外語,三榼拍心精。
傳盞加分數,橫波擲目成。華奴歌淅淅,媚子舞卿卿。
斗設狂為好,誰憂飲敗名。屠過隱朱亥,樓夢古秦嬴。
環坐唯便草,投盤暫廢觶春郊才爛熳,夕鼓已砰轟。
荏苒移灰琯,喧闐倦塞兵。糟漿聞漸足,書劍訝無成。
抵璧慚虛棄,彈珠覺用輕。遂籠雲際鶴,來狎谷中鶯。
學問攻方苦,篇章興太清。囊疏螢易透,錐鈍股多坑。
筆陣戈矛合,文房棟桷撐。豆萁才敏俊,羽獵正崢嶸。
岐下尋時別,京師觸處行。醉眠街北廟,閒繞宅南營。
柳愛凌寒軟,梅憐上番驚。觀松青黛笠,欄藥紫霞英。
盡日聽僧講,通宵詠月明。正耽幽趣樂,旋被宦途縈。
吏晉資材枉,留秦歲序更。我髯黳數寸,君發白千莖。
芸閣懷鉛暇,姑峰帶雪晴。何由身倚玉,空睹翰飛瓊。
世道難於劍,讒言巧似笙。但憎心可轉,不解跽如擎。
始效神羊觸,俄隨旅雁征。孤芳安可駐,五鼎幾時烹。
潦倒沉泥滓,欹危踐矯衡。登樓王粲望,落帽孟嘉情。
巫峽連天水,章台塞路荊。雨摧漁火焰,風引竹枝聲。
分作屯之蹇,那知困亦亨。官曹三語掾,國器萬尋楨。
逸傑雄姿迥,皇王雅論評。蕙依潛可習,雲合定誰令。
原燎逢冰井,鴻流值木罌。智囊推有在,勇爵敢徒爭。
迅拔看鵬舉,高音侍鶴鳴。所期人拭目,焉肯自佯盲。
鉛鈍丁寧淬,蕪荒展轉耕。窮通須豹變,攖搏笑狼獰。
愧捧芝蘭贈,還披肺腑呈。此生如未死,未擬變平生。
雨潤莘野犁,水給漢陰甕。
一為大烹鼎,玉食此焉供。
一如朽木偶,肯受關索弄。
顯晦勢則然,達觀等一夢。
可憐蓬甕生,萬卷皆成誦。
靜退一何勇。靜退一何勇,
本不借慫恿。使孔孟復起,
必能與折衷。世道日以隘,
古心誰與共。君家太史公,
以文瑞吾宋。崛奇莊騷語,
雅淡產周頌。學力窅深,
天巧少機綜。風流被諸孫,
璆琳富包貢。若若綬滿朝,
從從清燕奉。那短一畝宮,
有士苦吟諷。寐語甘自怡,
經綸付時棟。伊余曩在列,
竊自恥陰拱。斥去職蕃宣,
習愒糜廩俸。何階醪推激,
為我破愚蠢。由唐及國朝,
作者亦已眾。元氣所融會,
諒亦勞藝程。苦心欲其工,
何者適於用。當知正始音,
若睹治世鳳。覽輝千仞岡,
一洗群目瞢。諛聞我自知,
可能相引重。乞間會得請,
敢覬百錢送。假道願款門,
單車屏徒從。不妨蒿藋逕,
容我於二仲。
靈辰不留兮,挽者邁邁。
羌前修之典刑兮,何後生之昧昧。
平鄉常人之號兮,豈直欲以之而自悔。
靜觀世道這日詭兮,蓋亦惡夫奇奇而怪怪。
靈辰不留兮,路曼曼乎長夜。
歌薤露之三章兮,識者為之永慨。
去年為君來,朋廷峙鸞鵠。
今年為親歸,蠶市苦思蜀。
扶輿出修門,萬里宛在目。
大江六月寒,風飽帆數幅。
金山如幽人,杜蘅繚荷屋。
採石如壯士,鐵騎明鋈續。
五老煙光開,九華雲氣矗。
如王公大人,冠冕而佩玉。
大孤狷介甚,赤壁清曠足。
黃鶴俠者流,雋放不容束。
英雄古荊州,霜月耿喬木。
寂寞三閭亭,風露落秋菊。
陽台峰十二,森拱峽江曲。
高標聳赤松,絕概凜孤竹。
或如漢汲黯,搞直敢掁觸。
又如唐真卿,峻絜不受辱。
瞿唐灩澦堆,一柱軋坤軸。
潰城睢陽孤,鉤黨林宗獨。
水石明邊酌,蘋蓼佳處宿。
寬作幾月程,迎面峨眉綠。
世道淡有味,人生平為福。
江山無愧容,草木有餘馥。
試劍信雄拔,易簡更清沃。
虎蛇方橫道,有此廉平牧。
相如駟馬貴,長孺一翁禿。
明河隔黃姑,碧落杳飛鶩。
獨復即無妄,多識乃大畜。
歲晏以為期,仁亦在乎熟。
木末老芙蓉,闌干深苜蓿。
郵簽莫厭婁,瑟僩尉淇奧。
蘇軾《和李太白(並敘〔四庫原收有太白全詩,今刪》詩詞原文及賞析
李太白有《潯陽紫極宮感秋》詩,紫極宮,今天慶觀也。
道士胡洞微以石本示余,蓋其師卓玘之所刻。
玘有道術,節義過人,今亡矣。
太白詩云:「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復。
」今予亦四十九,感之,次其韻。
玉芝一名瓊田草,洞微種之七八年矣,雲更數年可食,許以遺余。
故並記之。
寄臥虛寂堂,月明浸疏竹。
泠然洗我心,欲飲不可掬。
流光發永歎,自昔非予獨。
行年四十九,還此北窗宿。
緬懷卓道人,白首寓醫卜。
謫仙固遠矣,此士亦難復。
世道如弈棋,變化不容覆。
惟應玉芝老,待得蟠桃熟。
次韻道潛留別為聞廬岳多真隱,故就高人斷宿攀。
已喜禪心無別語,尚嫌剃髮有詩斑。
異同更莫疑三語,物我終當付八還。
到後與君開北戶,舉頭三十六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