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移官皇恐灘,緘詩送公因阿連。
轉頭梅事兩飄忽,我亦解秩當返轅。
豈期邂逅客歸會,逢公政成朝日邊。
可無一語道離闊,顧待別後空闌干。
我聞袁人道路言,往者頗病吏道煩。
袁人徯公以為治,如赤子待父母安。
問公治袁竟何如,寬不至弛嚴不殘。
不惟民絕催科瘢,吏亦不急惠文冠。
太平官府見今日,珥筆舊俗略不存。
簿書期會足閒暇,江山風月忘游般。
作堂圃中視所尚,我所尊者房李韓。
東西日月雙跳丸,後人思公面孱顏。
人言循吏治無跡,有如春風被田園。
試看一一發生意,從千百數何繇論。
淳熙聖人歎才難,得人之路無不殫。
而於守令最注意,往往六察並郎官。
少公邇日與幾政,仲氏力請得皖灊。
公雖遲登玉筍班,持節其惠寡與鰥。
未知除書落何地,我家懷玉江東山。
勿言形跡暫雲遠,在處孰非千萬間。
參天萬木,千百里,飛上南天奇岳。故地重來何所見,多了樓台亭閣。五井碑前,黃洋界上,車子飛如躍。江山如畫,古代曾雲海綠。彈指三十八年,人間變了,似天淵翻覆。猶記當時烽火裡,九死一生如昨。獨有豪情,天際懸明月,風雷磅礡。一聲雞唱,萬怪煙消雲落。
嘉平既望余,玉冰發歸槳。
舟行苦灘澀,三日葛陂上。
天寒歲雲晏,道遠空悵惘。
行行且旬日,僅此舟泱漭。
順流風忽逆,進尺退或丈。
魚黿反出沒,濤浪相潏蕩。
茫茫水接天,四望極空敞。
雖令歸思滯,亦覺胸次廣。
是時群魚集,軋軋亂輕榜。
紛來以千百,並進或三兩。
懸金上絲綸,跳玉中層網。
中間數十輩,蓑笠牽畫舫。
沿流勤按視,似是此湖長。
彼行良甚捷,此進不可強。
倘無觀魚樂,孰慰岑寂想。
篙師不告瘁,奇觀亦可賞。
黃昏成野泊,風雨助淒愴。
勢如潮汐來,怒若鼙鼓響。
吾獨安所適,幸不愧俯仰。
緬懷金蘭友,氣義特慨慷。
念我歸苦遲,捨我願先往。
亟趨南浦城,擇館待稅鞅。
今宵此風雨,露宿必草莽。
繼茲更三日,會面一拊掌。
屠酥酒同傾,共挹西山爽。
楊君解墨綬,去作國子師。
邑人十萬戶,遮道嬰兒啼。
曩歲天旱苦,赤地無餘遺。
饑殍千百輩,上山爭采薇。
采薇有時盡,詎能救工饑。
慨然顧自任,捨我將告誰。
昧爽出廳事,日暮忘旋歸。
大家貯陳粟,出糶不敢遲。
偷兒紛狗鼠,鋤治如平時。
一意摩手撫,如子得母慈。
明年麰麥登,比屋無流移。
史牒載循吏,於今親見之。
我亦受一廛,惜哉輕語離。
橋山未迄役,酌餞疏酒卮。
聊述路人頌,持作送君詩。
過了元宵,見七葉蓂又飛。恰今朝、昴宿降瑞。初度果生賢,盡道丰姿絕異。翰林人物,雲霄富貴。自棲鸞展驥。迤邐黃堂,每登要路無留滯。暫歸來,訪松菊,趣裝行用濟。增崇福祿,壽延千百歲。
王寂《瑞鶴仙 上高節度壽 強村叢書校聚珍版拙軒集》詩詞原文及賞析
轅門初射戟。看氣壓群雄,虹飛千尺。青雲試長翮。擁牙旗金甲,掀髯橫策。威行蠻貊。令萬卒、縱橫坐畫。蕩淮夷獻凱,歌來斗印,命之方伯。赫赫功名天壤,歷事三朝,許身忠赤。寒陂湛碧。容卿輩、幾千百。看皇家圖舊,紫泥催去,莫忘尊前老客。願年年滿把黃花,壽君大白。
黃鐘九寸裁為律,六呂六律相配匹。
嶰谷參差十二筒,猗管城子從此出。
上古蒼頡初制字,後人蒙恬始造筆。
吳雲不律燕雲弗,韻書又以律為聿。
曰方曰冊刀削之,削之筆之作以述。
析竹蘸墨絲其端,龍圖龜書就篇帙。
秋兔拔毛號毛穎,愈奇愈巧愈精密。
修管執之以為柄,短管竅之以為室。
其實不過一毫端,良工於此有神術。
鋒但欲齊忌太尖,翠羽鼠鬚俱不必。
老夫平生學歐顏,晚脫場屋塗注乙。
著書棄筆如丘山,使年將及三萬日。
眼花尚能寫蠅頭,筆不如意輒怒叱。
江淮筆工千百家,孰甲孰乙我所悉。
雞距散卓楊日新,不落第二亦第一。
畏日在征途,心涼不知苦。
青山千百態,相契無相忤。
芒鞋有至貴,道眼開方睹。
行行遂吾性,萬物與同祖。
殺雞固不忍,從眾那得阻。
嫩菜送香粳,頗覺清肺腑。
同游自疏懶,共飯何嗔怒。
吾聞海之大,物類無窮極。
蟲蝦淺水間,蠃蜆如山積。
毛魚與鹿角,一龠數千百。
收藏各有時,嗜好無南北。
其微既若斯,其大有莫測。
波濤浩渺中,島嶼生頃刻。
俄而沒不見,始悟出背脊。
有時隨潮來,暴死疑遭謫。
海人相呼集,刀鋸爭剖析。
骨節駭專車,須芒侔◇戟。
腥聞數十里,余臭久乃息。
始知百川歸,固有含容德。
潛奇與秘寶,萬狀不一識。
嗟彼達頭微,誰傳到京國。
乾枯少滋味,治洗費炮炙。
聊茲知異物,豈足薦佳客。
一旦辱君詩,虛名從此得。
自涉希壽來,疑道無多歲月。昨夜風吹好夢,報前途康吉。石橋堅壯跨黃河,不用資舟楫。管取身心安泰,閱椿齡千百。
維汝明父起宗父,古潤嘗僚佐農扈。
釃酒金山焦山寺,□馬升州揚州府。
歌詩千百南北傳,一別十年散還聚。
駸致五帙知天命,雙鬢更無絲一縷。
昔賢相思即命駕,車而不笠莫敢侮。
汝明家在軍都山,田十五頃清穎灣。
母及子孫六百指,仰事俯育身久閒。
大江這南雁北向,故人聞綴行台班。
合眼有時得相見,不過夢中空往還。
起宗籍籍□□史,□□易退仕如止。
桐川大邑當孔道,絃歌聲□□□□。
斷橋流水來者誰,兩轡相逢各驚喜。
丹青慘澹繪為圖,邃□幽穿知幾里。
右軍蘭亭未足誇,摩詰輞川焉可擬。
紫陽洞天虛谷春,亦荷老筆為寫真。
逾七望八盍早往,滄浪日濯冠纓塵。
二公妙齡挾才藝,往往見知今宰臣。
術□□夕有命,再使堯舜風俗醇。
海上有三山,瀛洲居其一。
何年飛來神州赤縣東,其上至今猶有神仙宅。
龐眉皓前方瞳翁,喬松羨門乃其匹。
深衣大帶儒中仙,不讀黃庭讀周易。
乾元用九獨探數之原,九九妙契乾策八十一。
萬事萬物從此始,衍之又衍至於千百億。
壽翁以金書玉錄長生符,不若壽翁以邵子先天周子一太極。
梅邊生意浩無窮,坐閱人間蟠桃幾回實。
河汾之會,韓晉之津。
在昔王馬今何人,青衫木笏排風塵。
面如桃花髭如銀,長篇大字妙入神。
關輔後輩誰等倫,四方仕宦足邅迍。
歸老閿鄉玉澗濱,雲為友兮山為鄰。
森森綠槊萬霜筠,汩汩清漣飛兩輪。
亭上何所見,荊山早暮來相親。
齋中何所有,新舊歌詩千百首。
細大搜羅萬象勞,放開日月東西走。
世上兒女徒紛紛,作者須教歸老手。
君不見古往今來富貴人,燦燦金章懸紫綬。
金珠初入寵方深,骨肉未消名已朽。
又不見李杜死來三百年,至今仰望如星斗。
一聯一句掛齒牙,便同金石垂長久。
乃知皇天造萬物,獨於吾輩偏加厚。
還翁詩卷翁細思,豈是生平都不偶。
皮日休《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過有褒美內揣庸陋彌增愧》詩詞原文及賞析
三辰至精氣,生自蒼頡前。粵從有文字,精氣銖於綿。
所以楊墨後,文詞縱橫顛。元狩富材術,建安儼英賢。
厥祀四百餘,作者如排穿。五馬渡江日,群魚食蒲年。
大風蕩天地,萬陣黃須膻。縱有命世才,不如一空弮。
後至陳隋世,得之拘且緛。太浮如瀲灩,太細如蚳蝝。
太亂如靡靡,太輕如芊芊。流之為酉句□,變之為游畋。
百足雖雲眾,不救殺馬蚿。君臣作降虜,北走如聯猭。
所以文字妖,致其國朝遷。吾唐革其弊,取士將科縣。
文星下為人,洪秀密於緶。大開紫宸扉,來者皆詳延。
日晏朝不罷,龍姿歡車身車身。於焉周道反,由是秦法悛。
射洪陳子昂,其聲亦喧闐。惜哉不得時,將奮猶拘攣。
玉壘李太白,銅堤孟浩然。李寬包堪輿,孟澹擬漪漣。
埋骨採石壙,留神鹿門埏。俾其羈旅死,實覺天地孱。
猗與子美思,不盡如轉輇。縱為三十車,一字不可捐。
既作風雅主,遂司歌詠權。誰知耒陽土,埋卻真神仙。
當於李杜際,名輩或溯沿。良御非異馬,由弓非他弦。
其物無同異,其人有媸妍。自開元至今,宗社紛如煙。
爽若沆瀣英,高如崑崙巔。百家囂浮說,諸子率寓篇。
築之為京觀,解之為牲牷。各持天地維,率意東西牽。
競抵元化首,爭扼真宰咽。或作制誥藪,或為宮體淵。
或堪被金石,或可投花鈿。或為輿隸唱,或被兒童憐。
烏壘虜亦寫,雞林夷爭傳。披揭覆載樞,捭闔神異鍵。
力掀尾閭立,思軋大塊旋。降氣或若虹,耀影或如殘。
萬象瘡復痏,百靈瘠且□。謂乎數十公,筆若明堂椽。
其中有擬者,不絕當如綖。齊驅不讓策,並駕或爭駢。
所以吾唐風,直將三代甄。被此文物盛,由乎聲詩宣。
采彼風人謠,輶軒輕似鸇。麗者固不捨,鄙者亦為銓。
其中有鑒戒,一一堪雕鐫。乙夜以觀之,吾君無釋焉。
遂命大司樂,度之如星躔。播於樂府中,俾為萬代蠲。
吹彼圓丘竹,誦茲清廟弦。不惟娛列祖,兼可格上玄。
粵予何為者,生自江海壖。騃騃自總角,不甘耕一廛。
諸昆指倉庫,謂我死道邊。何為不力農,稽古真可嘕。
遂與襏襫著,兼之笞笠全。風吹蔓草花,颯颯盈荒田。
老牛瞪不行,力弱誰能鞭?乃將耒與耜,並換槧與鉛。
閱彼圖籍肆,致之千百編。攜將入蘇嶺,不就無出緣。
堆書塞低屋,添硯涸小泉。對燈任髻爇,憑案從肘研。
苟無切玉刀,難除指上胼。爾來五寒暑,試藝稱精專。
昌黎道未著,文教如欲騫。其中有聲病,於我如舌延舌單。
是敢驅頹波,歸之於大川。其文如可用,不敢佞與便。
明水在稿秸,太羹臨豆籩。將來示時人,猰貐垂饞涎。
亦或尚華縟,亦曾為便嬛。亦能制灝灝,亦解攻翩翩。
唯思逢陣敵,與彼爭後先。避兵入句吳,窮悴只自跧。
平原陸夫子,投刺來翩躚。開卷讀數行,為之加敬虔。
忽窮一兩首,反顧唯曲拳。始來遺巾幗,乃敢排戈鋋。
或為拔幟走,或遭劘壘還。不能收亂轍,豈暇重為篿。
雖然未三北,亦可輸千鐉。向來說文字,爾汝名可聯。
聖人病歿世,不患窮而蹎。我未九品位,君無一囊錢。
相逢得何事,兩籠酬戲箋。無顏解媮合,底事居冗員。
方知萬鍾祿,不博五湖船。夷險但明月,死生應白蓮。
吟余憑幾飲,釣罷偎蓑眠。終拋峴山業,相共此留連。
衡湘有寇未誅剪,殺氣凜凜圍江潯。
北兵居南匪便習,若以大舶乘高岑。
傖人操兵快如鶻,千百其旅巢深林。
超突溪崖出又伏,勢變不易施戈鐔。
能者張弓入城郭,連邑累鎮遭驅侵。
群黨爭誇殺吏士,白骨棄野誰棺衾。
貔貅數萬直何用,月費空已逾千金。
楚為貧鄉乃其素,應此調發寧能禁。
捷如馬援不得志,強曳兩足登嶔崟烏蟻睢盱倚巖險,
此虜難勝端非今。較然大體著方冊,
唯用守長懷其心。祝良張僑乃真選,
李瑑道古徒為擒。嗚呼廟堂不慎擇,
彼士齪齪何能任。大中鹹通乃商鑒,
養以歲月其憂深。願書此語致太史,
獻之以補丹扆箴。
煙姿玉骨塵埃外,看自有神仙格。花中越樣風流,曾是名標清客。月夜香魂,雪天孤艷,可堪憐惜。向枝間且作,東風第一,和羹事、期他日。聞道春歸未識。問伊家、卻知消息。當時惱殺林逋,空繞團欒千百。橫管輕吹處,餘香散、阿誰偏得。壽陽宮、應有佳人,待與點、新妝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