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生知永棄,末路嗟長勤。
久安儋耳陋,日與雕題親。
海國此奇士,官居我東鄰。
卯酒無虛日,夜棋有達晨。
小甕多自釀,一瓢時見分。
仍將對床夢,伴我五更春。
暫聚水上萍,忽散風中雲。
恐無再見日,笑談來生因。
空吟清詩送,不救歸裝貧。
兄為吾祖之長孫,能將孝義持家門。
耕鑿不隨時俗改,衣冠頗有古風存。
我家東岡舊鄉土,谷有田場桑有圃。
諸兄喧嘩逐城市,兄也蕭條守環堵。
僕童馴雅妻更良,男女膝下皆成行。
女長適人止近裡,男大為農不出鄉。
只今汝年六十七,我翁為叔汝為侄。
歲時相看如父子,登堂過庭禮不失。
弟昔省兄盡君歡,夜秉燈燭羅杯盤。
兄前勸飲嫂勸餐,留我一月相盤桓。
自從離兄仕下都,都城誰是悠悠者。
萬戶清晨霜滿裘,九衢白晝塵隨馬。
朱門金鎖午未開,我曹不敢騎馬回。
此時吾兄正穩臥,日高戶外無人催。
愛兄好靜謝塵網,一卷道書常在掌。
托身未肯附年少,舉手何曾揖官長。
頃來生事日看微,種麻自織身上衣。
少兒從學長干蠱,我兄心中無是非。
君不見人間歲月坐相迫,胡為東城復南陌。
兄今已作白頭翁,弟亦長辭青瑣客。
山中桂樹況逢春,谷口桃花更照人。
花前樹下一壺酒,弟勸兄酬不畏貧。
蟬噪木葉下,遠客忽驚秋。
凝恨悲晚候,萬緒皆如抽。
芳時同夢幻,急景如奔流。
念我何為者,年來生百憂。
貧居負勝事,壯歲傷羈游。
臨民慚墨綬,垂釣思滄州。
達則濟天下,窮當守一丘。
胡能效時輩,靦冒隨沉福
我與宗侯相遇時,乃在長安客舍裡。
宗侯弱冠我尚幼,相留夜宿常同被。
是時來生對彈棋,屢愧負進訝技師。
兩三青衣善絲竹,日來勸酒向客屋。
手抱琵琶不敢彈,為有倫摯正當局。
宗侯手取抽撥續,徐把安膝笑轉軸。
長拂小撚兩三彈,涼風滿屋聲謖謖,為我一彈鷓鴣曲。
轉聲促軫音更悲,如百指按弦聲高低。
大弦如濤小弦雨,鶯雛鳳踠相喚飛。
曲聲婉轉復激楚,雲是古傳吳葉兒。
餘韻綯嘈凝不散,多少宮商弦上換。
忽聽千兵赴陣,甲馬行跚跚,轉似隔壁幾個好女傷春坐愁
歎。
侯家第宅東城偏,父子兄弟皆好賢。
邀我幾醉如澠酒,兄弟列坐鳴管弦。
坐中搊箏兼吹笛,聲聲倚和真的歷。
總道同經內府傳,才說琵琶皆不敵。
回首長安已幾年,三春老盡杏花天。
近時二三友人探春信,復與宗侯相周旋。
一聞此聲意俱醉,歸乃謂余之言然。
誰知枯木嬌如語,誰知雅弄將琴侶。
河間虛對三雍宮,定陶枉摘銅丸鼓。
銅丸摘鼓聲鼕鼕,樅金戛玉徒雍容。
只好新安查八十,近時京都李瞎翁。
天工一夜推送三人音弄入我手,使我一彈一飲自廢蓬蒿中
。
自從達解本心光,陳見解者希相許。
今蒙大士墜名香,妙明寂照揮倫楮。
清風匝地意何窮,自這賢儒誰伴侶。
自傷嗟,憑誰語,
若問吾男歸何處。普庵達本不曾生,
水月空花無實據。不離當處常湛然,
覓即知君不可齲此靈都是祖宗因,
因果歷然隨誰聚。如今依舊復來生,
何必自迷求解注。今古誰曾得久長,
唯有法身鎮常祝不消追拔與看經,
三界唯心須了義。
白髮知時節,暗與我有期。
今朝日陽裡,梳落數莖絲。
家人不慣見,憫默為我悲。
我雲何足怪,此意爾不知。
凡人年三十,外壯中已衰。
但思寢食味,已減二十時。
況我今四十,本來形貌羸。
書魔昏兩眼,酒病沉四肢。
親愛日零落,在者仍別離。
身心久如此,白髮生已遲。
由來生老死,三病長相隨。
除卻念無生,人間無藥治。
少陵野老老更癡,看花看開千萬枝。
安樂窩中打乖叟,看花只看半開時。
二賢看花各有意,我亦有意看離披。
紅飛換得綠陰出,瀟灑頗與老眼宜。
麥風揚塵野色秀,梅雨蒸葉香氣滋。
避人好鳥著巢穩,爭春蜂蝶今何之。
本來生意無間斷,靜看遊戲造物兒。
不觀聖人畫剝卦,剝窮於上復下隨。
嗟乎人事正如此,盛非終盛衰非衰。
衰盛相乘乃常理,盛不必喜衰奚悲。
誰知世情偏喜盛,我看花衰我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