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昏細雨如撒沙,城中官府已散衙。
空林古寺葉滿地,牆角僅見山茶花。
系舟未穩促沽酒,布簾尚曳河西家。
老僧開門振高木,宿鳥續續翻鴟鴉。
松寮竹榻古且靜,人影凌亂燈含葩。
慇勤小行頗展敬,釃酒莫及先烹茶。
更添香炷侑清啜,坐久不覺蒲牢撾。
三杯破凍聊爾耳,俗慮脫臆如人爬。
浮生歲月聚散過,撫事感老徒興嗟。
淨方頻來亦夙契,敢惜片語償煙霞。
甫裡先生窮到老,剩有詩文記林草。
杞苗菊葉果何佳,自喜春風顏色好。
現庵主人同吾張,故家文獻出大梁。
相過肯對桂隱榻,握手書社傾肝腸。
頃年客處東瀕海,灌畦不仰園官菜。
小窗寒綠獨專名,實與天隨同所家。
所愛既同人亦同,豈較早晏時遭逢。
極知趣尚寓小物,過眼斥鷃高飛鴻。
閒關館舍人稀到。簷前席地聊從好。
維杞與菊復移栽,擷可烹茶羹可芼。
曉煙夕露清無邊,盡掃萬古紅紫緣。
對之飲水骨亦仙,屠沽兒家休擊鮮。
天上飛瓊,畢竟向、人間情保還又跨、玉龍歸去,萬花搖落。雲破林梢添遠岫,月臨屋角分層閣。記少年、駿馬走韓廬,掀東郭。吟凍雁,嘲饑鵲。人已老,歡猶昨。對瓊瑤滿地,與君酬酰最愛霏霏迷遠近,卻收擾擾還寥廓。待羔兒、酒罷又烹茶,揚州鶴。
先生行樂在清溪,滿世功名對畫脂。
一道寒波隨眼淨,百年高柳到天垂。
昔人無處問誰氏,遺礎有情猶舊基。
猿鶴至今煙慘淡,賢愚俱盡水漣漪。
四時相及漏催滴,萬事不疑冰泮澌。
聊欲烹茶羹杞菊,身如桑苧與天隨。
西風揚子江頭路。扁舟雨晴呼渡。岸隔瓜洲,津橫蒜石,搖盡波聲千古。詩仙一去。但對峙金焦,斷磯青樹。欲下斜陽,長淮渺渺正愁予。中流笑與客語。把貂裘為浣,半生塵土。品水烹茶,看碑憶鶴,恍似舊曾游處。聊憑陸諝。問八極神遊,肯重來否。如此江山,更蒼煙白露。
閻生作三副,規摹宣城葛。
外貌雖銑澤,毫心或麤糲。
功將希栗尾,拙乃成棗核。
李慶縛散卓,含墨能不洩。
病在惜白毫,往往半巧拙。
小字亦周旋,大字難曲折。
時時一毛亂,乃似逆梳發。
張鼎徒有表,徐偃元無骨。
模畫記姓名,亦可應倉卒。
為之街南居,時通鈴下謁。
晴軒坐風涼,怪我把枯筆。
開囊撲蠹魚,遣奴送一束。
洗硯磨松煤,揮灑至日沒。
蚤年學屠龍,適用固疏闊。
廣文困齏鹽,烹茶對秋月。
略無人問字,況有客投轄。
文章寄呻吟,講授費頰舌。
閒無用心處,雌黃到筆墨。
時不與人游,孔子尚愛日。
作詩當鳴鼓,聊自攻短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