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休鐵畫天上奇,芳庭心法今似之。
偃波垂露久不作,雲煙灑灑光陸離。
北山塔穎健筆卓,西湖倒瀉為研池。
長空萬里紙一幅,等閒揮翰搖坤維。
大書姓氏牋金闕,書仙驚問子為誰。
安定後人希聖父,曾披骨鯁干龍墀。
公權筆諫粗有志,未知所遇何如時。
書仙聞言發一笑,風雲際會須有期。
何當濃墨寫竹帛,千古萬古長昭垂。
君之竹隱是章泉。只要世家傳。莫道閒詩浪句,風花雪月雲煙。一杯我醉,百年人事,乾轉坤旋。直與喚回興替,羲皇留下遺編。
清溪之水通秋浦,石白水清魚可數。
鰷鱨鯩頠魴與暐,小魚如針大如杵。
侵晨漁艇浮空來,千夫撒網雲煙回。
鳴皛擊楫聲如雷,水怪慎啄珠宮開。
課魚使者矢魚急,馮夷噓唏龍母泣。
琴高赤鯉縱有神,何暇超騰作人立。
吾觀大江之中有壯魚,名曰海豨頭如豬。
群行九十其朋徒,噴沫成雨倏欻盲風俱。
旌陽仙人上天去已久,平池波濤隨處有。
春淵潛鱗陟負冰,時哉罔俾虞人後。
小魚瑣碎獺所捐,大魚多膏只自煎。
君不見振振鷺,白玉沙頭見魚饑不啄。
一朝飛上瑤華池,紫鵷黃鵠相追隨。
俯視禿鶴垂六羽,還共野鳥爭腐鼠。
一章
穆穆君子。明德允迪。
拊翼負海。翻飛上國。
天子命之。曾是在服。
西踰崤岡。北臨河曲。
二章
爾政既均。爾化既淳。
舊污孔修。德以振人。
雍雍鳴鶴。亦聞於天。
釋厥緇衣。爰集崇賢。
三章
羽丁既奮。令問不已。
慶雲煙熅。鴻漸載起。
峨峨紫闥。侯戾侯止。
彤管有煒。納言崇祉。
四章
既考爾工。將胙爾庸。
大君有命。俾守於東。
允文允武。威靈以攏
之子於邁。介夫在戎。
五章
悠悠武昌。在江之隈。
吳未喪師。為蕃為畿。
惟此惠君。人胥攸希。
弈弈重光。照爾繡衣。
六章
人道靡常。高會難期。
之子於遠。曷雲歸哉。
心乎愛矣。永言懷之。
瞻彼江介。惟用作詩。
人生天壤中,孰不有所求。
小大雖不齊,逐物常同憂。
士子文字間,亦各從所愛。
取捨未必同,於道均無害。
我生才甚下,志與俗子殊。
思賢惄如饑,覓句聊自娛。
惟公盛德人,君今乃行古。
富貴等雲煙,詞翰敏風雨。
荊湖十五州,玉節何煌煌。
門庭無雜賓,讀書清晝長。
摳衣願從游,自視亦何有。
未知函丈地,能著野人否。
公誠一顧之,足以為我榮。
淮南有石田,歸趁春雨耕。
先人有敝廬,涪水之東邊。
我罷漢中守,歸此聊息焉。
是時五六月,赤日烘遙天。
山川盡糝燥,草木皆焦燃。
塵襟既暫解,勝境乃獨專。
高林抱深麓,清蔭密石綿。
層巖敞戶外,淺瀨流窗前。
邀客上素琴,留僧酌寒泉。
竹簟白石枕,穩處只屢遷。
忽時乘高風,遠望立雲煙。
野興極浩蕩,俗慮無一緣。
氣爽神自樂,世故便可捐。
卻憶為吏時,荷重常滿肩。
几案堆簿書,區處忘食眠。
冠帶坐大暑,顙汗常涓涓。
每懼落深責,取適敢自便。
安閒獲在茲,怳若夢遊仙。
行將佩守符,復爾趨洋川。
山中豈不戀,事有勢外牽。
尚子願未畢,安能賦歸田。
甲寅良月初,為拜帥垣檄。
遍走三蕩所,村落怪荒寂。
人謂白升裡,杭邑才咫尺。
杭有洞霄宮,神仙其窟宅。
慣是名勝游,不許俗眼識。
余雖一俗吏,心實慕名德。
癡兒官事了,此行烏可惜。
天氣暖如春,得意馬蹄疾。
僕夫嗟況瘁,告我請休息。
止宿蕭市中,明朝辨行色。
未曉垂玉繩,向風嘶金勒。
行行十數里,漸漸仙境出。
始見九鎖峰,窮眸望不極。
一似天為門,四山作扃鐍。
雲煙一齊起,松檜萬古碧。
巖洞是處有,名了難盡憶。
入拜大有庭,奇特更奇特。
洞天與福地,它山得其一。
惟此為兩全,四字揭奎畫。
主人貝道士,高志頗嗜客。
引謁帝宸殿,金釘朱戶飾。
出示御書經,鳳篆龍章筆。
拜手拈瓣香,舉頭看近日。
既見撫掌泉,又觀松花石。
小愒漱玉軒,恍驚風雨夕。
再登虛白樓,頓覺天地窄。
迤邐游二洞,其東名大滌。
仰視洞中山,群崖翠欲滴。
蛟龍現鱗距,天產非人力。
石鼓清可聽,石魚亦堪擊。
中有一小洞,謂能隔凡跡。
稚子曾入去,海聲親聽得。
出洞見一井,石欄四圍赤。
雲是葛翁泉,大旱無竭澤。
西洞號棲真,卻在山絕壁。
華蓋垂於上,獅子橫其側。
非煙亦非雲,蟠結斬如刻。
上有倒掛仙,疑是帝所謫。
棋台別東西,棋子散黑白。
又見方尺地,三人可容膝。
下如空谷聲,必是仙隱室。
道士雖攜持,余亦倦登陟。
歸息翠蛟亭,寒玉走鳴瀑。
心目盡開豁,塵累渙然釋。
坡仙紀舊遊,壁間著遺墨。
吾得繼清賞,奚必問姑射。
試觀殊勝地,何年是開闢。
雖慕子長游,未學子真逸。
可惜系微官,匆匆整還役。
小子不不詩,數章□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