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修持,休輕侮。認取雲中,細細清清雨。淨淨冷冷靈芽吐。心外尋求,謾了虛辛苦。坐與行,臥與祝閒裡閒搜,閒暇逍遙做。結就金花開玉戶。一道光明,直射無為路。
槐陰似尼父,軼軌追前蹤。
絕塵非學步,所產夐無雙。
今此於越東,鍾孕亦鴻龐。
朅來於越西,掌教開群迷。
群迷於今正有賴,肯使玉珮從他之。
昔人種槐根細細,坐閱日月蟬已棲。
歷聘轍環嗟不遇,豈若今日廊廟歸。
要俾六經日益明,俗還唐虞熙又熙。
槐陰雖異道則一,彼不見用吾登躋。
宇宙雖雲宏且邈,理焉所在成均齊。
槐陰槐陰異今昔,一則不用一明陟。
道在六經道固存,道出六經道還得。
洪哉尼父懷此道,今日誰知歸探討。
探討既力道不殊,三都遂隳陳常討。
天驕立可傾,神州立可清。
一祖八宗地,教化登昇平。
先生為黃發,自可七六經。
正月斗杓初轉勢。金刀剪綵功夫異。稱慶高堂歡幼稚。看柳意。偏從東面春風至。十四新蟾圓尚未。樓前乍看紅燈試。冰散綠池泉細細。魚欲戲。園林已是花天氣。
百囀嬌鶯出畫籠。一雙蝴蝶芳叢。蔥蘢花透纖纖月,暗澹香搖細細風。情不盡,夢還空。歡緣心事淚痕中。長安西望腸堪斷,霧閣雲窗又幾
蒼潤隱石脈,幽源迸山椒。
連筒入雲竇,勢接河漢遙。
引茲一線秋,高下穿林梢。
聯絡裊相拄,旋折不辭勞。
挽之歸我廬,晴雨注屋茅。
乍窒或細細,久續俄嘈嘈。
空階落琴築,虛甕鳴鈞韶。
盥浥足自潔,心跡良已超。
固無鼎釜珍,頗煮溪澗毛。
未能學許由,厭喧解風瓢。
風轉鳴空穴,泉幽瀉石門。
虛心聞地籟,妄意覓桃源。
過客詩難好,居僧語不繁。
歸瓶得冰雪,清冷慰文園。
山前雨水隔塵凡,山上仙風舞檜杉。
細細龍鱗生亂石,團團羊角轉空巖。
馮夷窟宅非梁棟,禦寇車輿謝轡銜。
世事漸艱吾欲去,永隨二子脫譏讒。
匡山雲霧窟沉沉,聞有六朝僧未死。
窟中產作雲霧茶,灝氣清英復無比。
托根高接南斗傍,坐令澗壑流芬芳。
三直六梯不可到,天風細細吹旗槍。
幽香似酒忘年歲,仙蝶飛來心已醉。
清宜教虎豹守,窈冥若見龍蛇避。
鴻荒辟後留根,都是匡君手自栽。
高空日月增精髓,邃古冰霜成異胎。
斡旋元氣仙人掌,斟酌靈冰眾帝台。
蒙頂上清足相埒,宜供磊祀陳天階。
辛苦山僧摘盈甕,手皸足繭人間送。
葉葉都含瀑水濕,枝枝盡帶嵐霞重。
種少應知造成物慳,摘多莫使山靈痛。
螺春龍井徒芳腴,尚書道此清涼殊。
中泠精鑒贊皇李,雙井佳題材玉局蘇。
袖裡攜將雲霧去,欲傾江漢試跳珠。
粉香尤嫩,衾寒可慣。怎奈向、春心已轉。玉容別是,一般閒婉。悄不管、桃紅香淺。月影簾櫳,金瓊波面。漸細細、香風滿院。一枝折寄,故人雖遠,輒莫使、江南信斷。
青山淥水,獨我為生計。百病總消除,一性圓明不諱。丹成果滿,都會玉虛壇,觀自在,樂逍遙,別有神仙位。公還猛悟,萬事俱拋棄。細細數前程,速速超離濁世。結成仙眷,積累大功深,通妙理,脫凡籠,永永
花柳隔重扃。送過鞦韆笑語聲。簷鵲也嗔人起晚,天晴。孤負東風趁踏青。細細砑紅綾。小字相思寫不成。心上可人云樣遠,寒盟。只恐恩情薄似雲。
心地頻頻掃,塵情細細除。莫教坑塹陷毗盧。常靜常清,方可論元初。性燭頻挑剔,曹溪任吸呼。勿令喘息氣聲粗。晝夜綿綿,端的好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