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寺,過法崇禪師故居》詩詞原文及賞析
山僧候谷口,石路拂莓苔。深入泉源去,遙從樹杪回。
香隨青靄散,鍾過白雲來。野雪空齋掩,山風古殿開。
桂寒知自發,松老問誰栽。惆悵湘江水,何人更渡杯。
勸農使者古丈夫,不惜春衫踐泥塗。
王事靡鹽君甚劬,奉常客卿虯兩須。
東武縣令天馬駒,泮宮先生非俗儒。
相與野飲四子俱,樂哉此樂城中無。
溪邊策杖自攜壺,腰笏不煩何易於。
膠西病守老且迂,空齋愁坐紛墨朱。
四十豈不知頭顱,畏人不出何其愚。
王定國訪余於彭城,一日棹小舟,與顏長道攜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聖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飲酒,乘月而歸。
余時以事不得往,夜著羽衣,佇立於黃樓上,相視而笑,以為李太白死,世間無此樂三百餘年矣。
定國既去逾月,復與參寥師放舟洪下,追懷曩游,以為陳跡,喟然而歎。
故作二詩,一以遺參寥,一以寄定國,且示顏長道、舒堯文邀同賦雲。
長洪斗落生跳波,輕舟南下如投梭。
水師絕叫鳧雁起,亂石一線爭磋磨。
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
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
四山眩轉風掠耳,但見流沫生千渦。
險中得樂雖一快,何異水伯誇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覺一念逾新羅。
紛紛爭奪醉夢裡,豈信荊棘埋銅駝。
覺來俯仰失千劫,回視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邊蒼石上,古來篙眼如蜂窠。
但應此心無所住,造物雖駛如余何。
回船上馬各歸去,多言嘵嘵師所呵。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輿欲語防飛梭。
輕舟弄水買一笑,醉中蕩槳肩相磨。
不似長安閭裡俠,貂裘夜走胭脂坡。
獨將詩句擬鮑謝,涉江共采秋江荷。
不知詩中道何語,但覺兩頰生微渦。
我時羽服黃樓上,坐見織女初斜河。
歸來笛聲滿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羅。
奈何捨我入塵土,擾擾毛群欺臥駝。
不念空齋老病叟,退食誰與同委蛇。
時來洪上看遺跡,忍見屐齒青苔窠。
詩成不覺雙淚下,悲吟相對惟羊何。
欲遣佳人寄錦字,夜寒手冷無人呵。
開正占晴符古語,便謂春風偏花塢。
那知天意不可謀,才告休期便風雨。
急追令節已難尋,臥向空齋思勝侶。
可憐十步五步寬,似隔千山萬山陰。
今朝馮夷巧作便,翦刻開花散飛舞。
峭寒燠沐兩不同,況是南箕正三鼓。
若求此花生彼花,少霽威嚴無用武。
桑錢未出土水興,繪給豐膏亦無苦。
半分僧室依環堵,滿目愁來不堪數。
需公排日作好詩,細破春愁看幾許。
句曲一山縣,東西俱百里。
三茅地有靈,出宰多才美。
前有趙與謝,今有程與李。
李為山東望,聲價高莫比。
清明一古鏡,冷浸玉泉裹。
敏哉制錦手,洗谷鳴琴耳。
仁心非訴譽,直道不容毀。
慈姁牧細民,謙撝揖多士。
學館盛文風,講席究經旨。
有客東北來,空齋兀書幾。
彈鋏笑馮歡,下榻慚孺子。
樂雖足一瓢,飽不望四簋。
既為邑之氓,是亦吾所恥。
飢餓欲賙之,餽{左食右盡}斯受已。
將歸重回首,決去負知已。
冉冉楚山雲,悠悠斷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