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崔文學甲攜文見過蕭然有出塵之姿問之則孫介》詩詞原文及賞析
象服盛簪珥,豈是邢夫人。
敝衣破冠履,可憐范叔貧。
君看崔員外,晚就觀國賓。
當年頗赫赫,翁媼爭為姻。
事見退之《贈崔員外詩》。
蹭蹬阻風水,橫斜掛邊垠。
青衫映白髮,今似梅子真。
道存百無害,甘守吳市闉。
自言總角歲,慈母為擇鄰。
邦人驚似舅,矯矯惡不仁。
詩文非他師,家法乃富春。
豈非空同秀,為國產雋民。
挺然齊魯生,近出姬姜親。
為文不在多,一頌了伯倫。
清詩要鍛煉。
乃得鉛中銀。
自我遷嶺外,七見槐火新。
著書已絕筆,一默含千諄。
蕢桴和葦籥,天節非人均。
時時自娛嬉,豈為俗子陳。
予於是帖,有感者四。
館職在外,於學士不系細銜,
於帶職者皆曰同院,意親情洽,
所以見前輩之篤風誼也。內賜金魚,
蓋出新寵,帶職者乃從學士轉致,
又雜以他寄焉,所以見上恩交情俱無內外也。
謝學士以啟,而用楷法,
寄同院同年以詩,而用行書,
又以見待人處己,雖小節皆有體也。
承平幕府,得一佳帖,
相聚以觀,又以見時清事得,
雖邊圉亦得惟從容於文藝也。於虖,
詩文之傳,幾人於茲,
獨於此書,有感有思。
流風之存,妙墨之遺。
什襲是宜,維以詩之。
筆走龍蛇,詞傾河漢,妙年德藝雙成。帝庭敷奏,親擢冠群英。龍首其誰不取,便直饒、勳業崢嶸。偏他甚,潑天來大,一個好聲名。憶曾。瞻拜處,當年汝水,今日溢城。歎白首青衫,又造賓閎。謹贄詩文一卷,仗仙風、吹到蓬瀛。依歸地,熏香摘艷,作個老門生。
樓鑰《林德久秘寄楚辭故訓傳及葉音草木疏求序於余》詩詞原文及賞析
平時感歎屈靈均,離騷三誦涕欲零。
向來傳注賴王逸,尚以舛陋遭譏評。
河東天對最傑作,釋問多本山海經。
練塘後出號詳備,晦翁集註尤精明。
比逢善本窮日誦,章分句析無遁情。
林侯忽又示此帙,正欲參考搴華英。
屬余近歲方苦疾,筆硯廢墮幾塵生。
嘗鼎一臠已知味,始知用工久已成。
況復身到荊楚地,詳究蘭芷聞芳馨。
前此同朝幸相與,錦囊詩文為我傾。
惜哉不早見此書,病中欲續神不寧。
年老耄及屢求去,倘得掛冠早歸耕。
尚當一一為尋繹,期以爝火裨明星。
謾揮斐語塞厚意,深媿所報非瓊瑩。
排門雪三尺,閉戶飢腸鳴。
擁騎遠方來,骨法秀以清。
袖出一卷書,中有怖俗情。
上言井有德,為費四字銘。
下言酒傷道,顛倒虞心兵。
中流障百川,絕口無蹤橫。
君子皆是術,殄病人自驚。
子其欲修我,匪以校我榮。
再拜采雜佩,斯雲得香蘅。
老我甘投閒,晏然十三秋。
茲來何所似,反衣狐白裘。
京塵素為緇,夢寐思首丘。
低徊未成去,黽勉終自羞。
久聞歌楚騷,欲見知無由。
詩文惠盈軸,一誦消百憂。
便當細論文,夜雨同春芻。
平生萬事了,此去復何求。
尚貪未見書,痛洗千斛愁。
得此不翅足,攜歸老先疇。
退之以文鳴,餘事尤長詩。
名家賈孟流,未必逾於斯。
淵明工五言,亦有歸來辭。
乃知意到處,百發無一虧。
孫侯絕人才,詩文俱中規。
究其所源流,蓋匪一日基。
有如審言門,遂至杜拾遺。
餘波被芝蘭,同功有塤篪。
嗟予晚聞道,未易等級推。
劇談每從容,瞠若莫可追。
閒窗念從公,兩腳如縶維。
探囊獲新句,亦足慰所思。
戴復古《留守參政大資范公餘同年進士往歲帥桂林題刻》詩詞原文及賞析
宣政喜邊功,隆兌築州縣。
程公自名巖,刻石記所建。
得既不償費,中興棄不繕。
誕謾磨崖辭,當日妄誇衒。
英英石湖仙,改作壺天觀。
壁間三大字,莊重如峨弁。
詩文鸞鶴音,筆勢龍蛇變。
登高瞰洞戶,漓水澄如練。
勝概聳靈台,遐觀起三歎。
玲瓏二十四,妙墨鐫題遍。
我來為拂塵,端若侍顏面。
邦人頌遺愛,壽骨且劍
今坐玉麟堂,安得使之見。
我懷元祐初,圭璋滿清班。
維時南隆老,奉使獨未還。
迂叟向我言,青齊歲方艱。
斯人乃德星,遣出虛危間。
(司馬溫公謂軾曰:子駿福星也,京東人困甚,且令往彼。
)召用既晚矣,天命良復慳。
一朝失老驥,寂寞空帝閒。
至今清夜夢,枕衾有餘潸。
喜聞二三子,結髮師閔顏。
高論傾河漢,清詩鳴珮環。
遙知三日雪,積玉埋崧山。
誰念此幽桂,坐蒙榛與菅。
故人在穎尾,投詩清泠灣。
余嬰沉痼疾。竄身清漳濱。自夏涉玄冬。彌曠十餘旬。常恐游岱宗。不復見故人。所親一何篤。步址慰我身。清談同日夕。情盻敘憂勤。便復為別辭。游車歸西鄰。素葉隨風起。廣路揚埃塵。逝者如流水。哀此遂離分。追問何時會。要我以陽春。望慕結不解。貽爾新詩文。勉哉修令德。北面自寵珍。
杜范《步虎辱與予游最久其所為詩文僅窺一二未獲搴》詩詞原文及賞析
昔君游我裡,諸老皆競爽。
今逾三十年,百事一非往。
君今來京都,相對各槁項。
清燈話疇昔,未語意先惘。
橐中剩緗帙,挈來耀書榥。
栒虡列群編,金石振逸響。
又如春水闊,縠瀾敷浩瀁。
繡鞶飫耳聞,錦囊愜心賞。
今夕亦何夕,塵塞為披敞。
吾衰亦久矣,欲勉不可強。
尚主諸老言,種收購鹵莽。
雇我困朝饑,羨君富秋穰。
何日遂賦歸,相從問隴{田亢}。
滯穗儻可拾,我亦歌擊壤。
十朝風雨若昏迷,八口妻孥並告饑。
信是老天真戲我,無人來買扇頭詩。
青山白髮老癡頑,筆硯生涯苦食艱。
湖上水田人不要,誰來買我畫中山。
荒村風雨雜雞鳴,轑釜朝廚愧老妻。
謀寫一枝新竹賣,市中筍價賤如泥。
書畫詩文總不工,偶然生計寓其中。
肯嫌斗栗囊錢少,也濟先生一日窮。
白板門扉紅槿籬,比鄰鵝鴨對妻兒。
天然興趣難摹寫,三日無煙不覺饑。
嗚呼吏部公,其道誠巍昂。生為大賢姿,天使光我唐。
德義動鬼神,鑒用不可詳。獨得雄直氣,發為古文章。
學無不該貫,吏治得其方。三次論諍退,其志亦剛強。
再使平山東,不言所謀臧。薦待皆寒羸,但取其才良。
親朋有孤稚,婚姻有辦營。如彼天有鬥,人可為信常。
如彼歲有春,物宜得華昌。哀哉未申施,中年遽殂喪。
朝野良共哀,矧於知舊腸。籍在江湖間,獨以道自將。
學詩為眾體,久乃溢笈囊。略無相知人,黯如霧中行。
北遊偶逢公,盛語相稱明。名因天下聞,傳者入歌聲。
公領試士司,首薦到上京。一來遂登科,不見苦貢常
觀我性樸直,乃言及平生。由茲類朋黨,骨肉無以當。
坐令其子拜,常呼幼時名。追招不隔日,繼踐公之堂。
出則連轡馳,寢則對榻床。搜窮古今書,事事相酌量。
有花必同尋,有月必同望。為文先見草,釀熟偕共觴。
新果及異鮭,無不相待嘗。到今三十年,曾不少異更。
公文為時師,我亦有微聲。而後之學者,或號為韓張。
我官麟台中,公為大司成。念此委末秩,不能力自揚。
特狀為博士,始獲升朝行。未幾享其資,遂忝南宮郎。
是事賴拯扶,如屋有棟樑。去夏公請告,養疾城南莊。
籍時官休罷,兩月同游翔。黃子陂岸曲,地曠氣色清。
新池四平漲,中有蒲荇香。北台臨稻疇,茂柳多陰涼。
板亭坐垂釣,煩苦稍已平。共愛池上佳,聯句舒遐情。
偶有賈秀才,來茲亦同並。移船入南溪,東西縱篙撐。
劃波激船舷,前後飛鷗鶬。回入潭瀨下,網截鯉與魴。
踏沙掇水蔬,樹下烝新粳。日來相與嬉,不知暑日長。
柴翁攜童兒,聚觀於岸傍。月中登高灘,星漢交垂芒。
釣車擲長線,有獲齊歡驚。夜闌乘馬歸,衣上草露光。
公為游谿詩,唱詠多慨慷。自期此可老,結社於其鄉。
籍受新官詔,拜恩當入城。公因同歸還,居處隔一坊。
中秋十六夜,魄圓天差晴。公既相邀留,坐語於階楹。
乃出二侍女,合彈琵琶箏。臨風聽繁絲,忽遽聞再更。
顧我數來過,是夜涼難忘。公疾浸日加,孺人視藥湯。
來候不得宿,出門每回遑。自是將重危,車馬候縱橫。
門僕皆逆遣,獨我到寢房。公有曠達識,生死為一綱。
及當臨終晨,意色亦不荒。贈我珍重言,傲然委衾裳。
公比欲為書,遺約有修章。令我署其末,以為後事程。
家人號於前,其書不果成。子符奉其言,甚於親使令。
魯論未訖注,手跡今微茫。新亭成未登,閉在莊西廂。
書札與詩文,重疊我笥盈。頃息萬事盡,腸情多摧傷。
舊塋盟津北,野窆動鼓鉦。柳車一出門,終天無回箱。
籍貧無贈貲,曷用申哀誠。衣器陳下帳,醪餌奠堂皇。
明靈庶鑒知,彷彿斯來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