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珂《庚子三月二十七日又易守當塗四月十一日發辭》詩詞原文及賞析
去載西陲夏正初,首驚禹閣下除書。
璇杓導旨方螭陛,珍圉迎釐又燕居。
三見綸音傳詔璽,六看{肇去聿加木}信到耕鋤。
只今又上人車奏,何日煙蓑返老漁。
程公許《工侍國史奉御香禱雪上竺前一夕雪瑞已應道間》詩詞原文及賞析
庚子歲維夏,亢陽一何驕。
侵尋徂暑迫,惻怛聖慮焦。
祈壽喧三農,雩禮奔百僚。
商飆忽以厲,老魃意愈囂。
萬井沸湯斧,四野烜赤熛。
俄聞罪已詔,還下中興朝。
賓香款太一,嘉薦羞廟祧。
移蹕給孤園,熏心梵音潮。
芝蓋屏不御,鸞扇亦罷遙
還宮慘玉色,轉燭翻天瓢。
小臣忝侍祠,囊封叩層霄。
帝念亦勞止,歎災珠未消。
良月始沾洽,封畿轉蕭條。
白瑞彌光渴望,沍陰那易料。
測景殿繡紋,飛霜因青要。
麥芒郁不吐,蔬甲半已凋。
足蹶叢祠趨,潔蠲沉水燒。
忱念交胖蠁,同雲散瓊瑤。
夜窗訝明皎,曉檻俄分飄。
天意竟作怪,瞬息倏已消。
冬瘟幸稍壓,蝗蟄故自饒。
東皇趣命駕,北斗將旋杓。
更須絮亂撥。間作珠碎跳。
儻幸尺許積,庶幾食可邀。
民脈搏幾何,邦儲況復枵。
但知骨髓瀝,遑恤膏火焦。
老我雜班綴,素颯飄蕭。
強令典綸綍,拙不工琢雕。
炯茲方雨丹,敢以後福徼。
世味本枯癙思劇蒸敲。灑血書綠章,
飛神羾清飂。玉食自不甘,
黃竹寧復謠。扶持倚梁棟,
諮詢及芻蕘。正途會四辟,
賢旌欲旁招。上帝如悔禍,
盜賊非人梟。斂盡戰鋒慘,
重使農畝劭。玉燭調氣機,
黼扆寬旰宵。量才愧擁種,
賦分甘漁樵。經給予有管樂,
議論付董{上日下黽}。故山歸去來,
歲晚樂逍遙。暴背茅簷日,
吉壤歌帝堯。
唐時升《和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規林二首北城新構》詩詞原文及賞析
北城鮮人事,頗稱幽人居。
四鄰各無營,出入相于于。
近有學佛子,築室於城隅。
我來人定後,寒月滿廣途。
白雲起闤闠,浩然若平湖。
林莽不復辨,高楊獨蕭疏。
垣壁半未具,講誦已有餘。
鐘磬發清響,晏坐良如如。
愁人空望國,驚鳥不歸林。莫話彈冠事,誰知結襪心。
霜凋樹吹斷,土蝕劍痕深。欲作懷沙賦,明時恥自沉。
何處吊靈均,江邊一老人。漢儀君已接,楚奏我空頻。
直道其如命,平生不負神。自傷庚子日,鵩鳥上承塵。
「郡守蘇軾、山人張天驥、詩僧道潛月中游」題名十六字
,在徐州百步洪岸石,石半入水,水落輒隱隱見沙沫間,
篙師漁人不能識,而崖石險絕,又非士大夫所暇尋閱者,
故於世無傳焉。
成化壬辰,予過徐,放舟洪下,畏險岸行,偶見此字,嘗
為詩紀之。
又八年庚子,予與洗馬羅君明仲校文南畿歸,工部主事尹
廷用實理洪事,邀坐蘇墨亭,則此石已為君所伐致,置之
亭壁矣。
因與明仲各賦一詩遺尹君,留之亭中。
九月望日。
我昔彭城初泊舟,岸行百步觀洪流。
手披荒蘚看古石,上有坡翁舊時刻。
沙沖水嚙四百年,字畫半滅風神全。
我行見此三歎息,此物乃在風塵間。
冬曹尹君真好事,自掃巉巖鑿蒼翠。
山靈助喜河伯愁,白日驪珠照平地。
孤亭素壁高巃嵷,登堂見字如見翁。
山人在前僧在後,尚憶扁舟游月中。
崖端刻頌唐宗業,水底沉碑杜預功。
直將談笑為故事,似與百戰爭豪雄。
高才直節古今少,片石價比千金同。
由來一代不幾見,況我異世懷高蹤。
憑君一拓數千本,遍使四海揚清風。
童冀《後和陶詩(二十首)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詩詞原文及賞析
仲冬度長淮,滉蕩迷所知。
同行得佳侶,乃諧夙所期。
憶昨辭京國,與子適同時。
參差各首路,不謂會在茲。
舉觴更相屬,滿飲不須辭。
人生如浮萍,聚散安足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