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已酉閏八月二十一日出南城游峴山壁間讀東坡》詩詞原文及賞析
水晶宮名凡幾區,此州絕景天下無。
寒溪十里出明鏡,峭壁千仞涵清虛。
平一邱壑胸次間,長情自恨無時閒。
干戈逐我出鄉曲,散浪卻不拘塵寰。
往時足健輕追逐,吳會山川看未足。
行來伺值積雨餘,萬疊峰巒發新綠。
溪山長好人長閒,不信此州翻地軸。
流落須論塞上翁,高唱慚無郢中曲。
千年陵谷我遷變,高名長在唯稱賢。
峴山上下碑在否,見說父老猶潸然。
襄陽但記羊叔子,霅上風流亦如此。
壁間誰記萬瓦詩,歡息前賢淚如洗。
植桂不在多,種德如種樹。
前人能種後人傳,自有清陰滿庭戶。
高枝凌雲低覆闌,晴光翠色生晝寒。
人家多愛種桃李,幾日春風紅滿地。
何如此花開獨遲,蟾宮窟裡秋香細。
課兒讀書書滿床,更將幽興引壺觴。
半酣獨臥高齋下,啼鳥數聲清晝長。
撐空疊石何嵯峨,世傳其名曰堆婆。
乃在淛嶺之巔,吳山之阿。
我來於此少憩息,借問父老元如何。
父老為言五代時,有婆姓方氏結茅嶺巔兩鬢皤。
為念往來渴,均施湯水無偏頗。
行人以此盡感激,婆言吾亦期無他。
早晚吾骨只堆此,願將一石堆吾坡。
爾來迄今四百載,行人堆石不少差。
我亦拾石堆其塚,既行且歡復逶迤。
今塚之高過百尺,堆石亦已豈虛過。
乃知一飲一滴水,恩至久遠不可磨。
古人一飲在必報,如此傳說夫豈訛。
吁嗟俗世人,乃道無恩波。
反恩以為仇,此語愚已多。
我適來此秋向晚,滿屨霜葉仍吟哦。
因筆記此堆婆石,慷慨為賦堆婆歌。
先王有經制,頒布上所行。
後世不復古,貧窮主兼併。
非民獨如此,為國賴以成。
築台尊寡婦,入粟至公卿。
我嘗不忍此,願見井地平。
大意苦未就,小官苟營營。
三年佐荒州,市有棄餓嬰。
駕言發富藏,雲以救鰥惸。
崎嶇山谷間,百室無一盈。
鄉豪已云然,罷弱安可生。
茲地昔豐實,土沃人良耕。
他州或呰窳,貧富不難評。
幽詩出周公,根本詎宜輕。
願書七月篇,一寤上聰明。
棲遲下國傷蹉跎,更生父子交琢磨。
雀羅門外賓客省,三膻堂中經史多。
菑川起奉太常策,風雅先入光祿科。
人間盛事有如此,東平江夏今如何。
一廛聊寄吳山曲,白柄長鑱斸黃獨。
飲從野老自有餘,飯在先生長不足。
人言功名難力取,我意功名要勤苦,
分明經訓是菑畬,誰道今人不如古。
山陽隱士家傳饑,長身季子今流離。
聞君酬唱得此客,牧兒販婦哦新詩。
我將六十筋骨羸,形骸行赴溝壑期。
如君名遂尚可見,幅巾他日期追隨。
敖陶孫《送安豐尉丁夢符歸霅川因簡之晦兄弟時寓崇》詩詞原文及賞析
世紛何豫人,直作走千里。
寒壓破虎韉,霜風殺淮葦。
能來得吾願,連夜燈花喜。
矯矯將軍力,一日破萬紙。
填胸龍豹韜,政坐毛錐子。
區區寄人幕,誰訪習鑒齒。
相見各挽須,士窮乃如此。
吾謀適不用,步到狼山趾。
荒村圍海氣,尖城如臥已。
幸當小盤旋,長袖為君起。
回首叫周郎,湟水面欲死。
往者城南杜,鈿車湊流水。
胡然落此地,伴客歌快耳。
吾徒離闊好,見即裂其眥。
中年迫婚宦,官事漫不理。
關心且詩酒,甕面撥寒蟻。
如聞董召南,犬雞封石髓。
感君好兄弟,行當訪虛址。
雍丘且忽念,將星落寒紫。
送歸無好語,涼月掛鯨尾。
君行定過潘,茶鼎面曲幾。
因這啟三請,問酒所以止。
閒園多芳草,春夏香靡靡。
深樹足佳禽,旦暮鳴不已。
院門閉松竹,庭徑穿蘭芷。
愛彼池上橋,獨來聊徙倚。
魚依藻長樂,鷗見人暫起。
有時舟隨風,盡日蓮照水。
誰知郡府內,景物閒如此。
始悟誼靜緣,何嘗系遠邇。
歲將暮兮歡不再,時已晚兮憂來多。東郊絕此麒麟筆,
西山秘此鳳凰柯。死去死去今如此,生兮生兮奈汝何。
歲去憂來兮東流水,地久天長兮人共死。
明鏡羞窺兮向十年,駿馬停驅兮幾千里。
麟兮鳳兮,自古吞恨無已。
茨山有薇兮穎水有漪,夷為柏兮秋有實。
叔為柳兮春向飛。倏爾而笑,泛滄浪兮不歸。
第四十二卷
奇怪諸禪德,文殊普賢,
化作寒山拾得。頭戴炙脂帽子,
腳踏無底麻鞋。身著鶻臭布衫,
腰南擊斷鞓腰帶。手持拍板,
口唱高歌。吾心似秋月,
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
教我如何說。華藏當時若見,
每人痛與一頓何為如此,且教伊不敢制風掣顛,
免使後人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