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杏酣酣出短牆。垂楊裊裊蘸池塘。文鴛藉草眠春晝,金鯽吹波弄夕陽。閒倚鏡,理明妝。自翻銀葉炷衙香。鳴鞭已過青樓曲,不是劉郎定阮郎。
論書自晉始,蓋因其風俗之清而流之於妍。
降而六代,又以其羽尚之篤而溺之於專。
維唐設科,身判書言。
作成自初,歐褚爭先,
薛靚張顛,顏真迎便。
中世而後,雖經生楷隸,
猶得以揚鑣而鳴鞭。五季日卑,
吾宋興焉。士以德進,
捨藝之偏。既窒其進取之塗,
故世之以書名家者,皆不雜以人而純乎天。
更八葉之豫豐,乃設學而詳延。
有芾者出,集其大全。
蓋繇羲獻而來,溯崇觀而前,
或營萃以拔棘,或宮牆而及肩,
或小醇而大疵,蔌捨正而取權。
六書之統,殆所謂芾之死不得其傳也。
巘巘喬岳,洋洋大川,
草木風雲,波濤蛟黿。
我系此評,其然豈然。
較三十里,後八百年。
遠遊旅食荒山裡,竹鼠山雞污刀幾。
鳴鞭走送來扣門,眼明忽見啣環子。
江南今秋禾黍熟,場間啄穗驚不起。
正緣一飽墮網羅,包裡頭顱行萬里。
登盤始欣不負腹,下箸未及先染指。
略須沃酒助甘腴,更覺披綿愈豐美。
使我轉憶江湖鄉,水珍海錯那可忘。
十年不風尚能說,楚人未數鯉與魴。
蛤蜊含漿自有味,蟹螯斫雪仍無腸。
紅螺為醬勝食肉,白蝛你炙如截肪。
江瑤石首最貴者,千金一枚誰得嘗。
但願浮家老吳越,此生不願尚書郎。
微雪弄新霽,寒月上初弦。長庚入夢,間生採石錦袍仙。分得天孫雲織,掣斷麒麟金鎖,來自玉皇前。丹井憑泥軾,風月興無邊。詔書來,催入覲,占春先。柳邊花底,細騶輦路驟鳴鞭。榮侍金鑾殿上,更向沉香亭北,半醉拂華箋。來歲今朝裡,人在八花磚。
陶望齡《生詩十首書王堇父慈無量集以凡百畏刀杖無不》詩詞原文及賞析
挾弩隱衣袂,入林群鳥號。
狗屠一鳴鞭,眾吠從之囂。
殺機翳胸中,粲然若懸杓。
吾聞螳螂蟬,能變琴者操。
至人秉慈尚,虎象焉足調。
因果苟無征,視斯亦已昭。
與其啖群生,寧我吞千刀。¤
妾本洛陽人,狂夫幽燕客。渴飲易水波,由來多感激。
胡馬西北馳,香騣搖綠絲。鳴鞭從此去,逐虜蕩邊陲。
昔去有好言,不言久離別。燕支多美女,走馬輕風雪。
見此不記人,恩情雲雨絕。啼流玉箸盡,坐恨金閨切。
織錦作短書,腸隨回文結。相思欲有寄,恐君不見察。
焚之揚其灰,手跡自此滅。
一卷陰符,二石硬弓,百斤寶刀。更玉花驄噴,鳴鞭電抹,烏絲闌展,醉墨龍跳。牛角書生,虯髯豪客,談笑皆堪折簡招。依稀記,曾請纓系粵,草檄征遼。當年目視雲霄。誰信道淒涼今折腰。悵燕然未勒,南歸草草,長安不見,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塊,歌罷猶須著酒澆。休休也,但帽邊鬢改,鏡裡顏凋。
白樸 《宴瑤池 宴瑤池本名八聲甘州,樂府八聲甘州》詩詞原文及賞析
東坡戚氏一篇,稍加隱括,使就新翻,仍改其名。玉龜山、阿母統群仙。幽閒志蕭然。有金城千里,瓊樓十二,紫翠霏煙。穆滿當時西狩,八駿戲芝田。駐蹕瑤池上,命賜華筵。天樂雲*鼎沸,看飛瓊舞態,醉飲留連。漸月斜河漢,霞綺布晴天。望神州、東回玉輦,杏花風、數里鄉鳴鞭。長安近、依稀柳色,翠點奏川。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天兵下北荒,胡馬欲南飲。
橫戈從百戰,直為銜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
何當破月氏,然後方高枕。
駿馬似風飆,鳴鞭出渭橋。
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
陣解星芒盡,營空海霧消。
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
白馬黃金塞,雲砂繞夢思。
那堪愁苦節,遠憶邊城兒。
螢飛秋窗滿,月度霜閨遲。
摧殘梧桐葉,蕭颯沙棠枝。
無時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
將軍分虎竹,戰士臥龍沙。
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
玉關殊未入,少婦莫長嗟。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雲。
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
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
橫行負勇氣,一戰淨妖氛。
白馬騂角弓。
鳴鞭乘北風。
要途問邊急。
雜虜入雲中。
閉壁自往夏。
清野徑還冬。
僑裝多闕絕。
旅服少裁縫。
埋身守漢境。
沈命對胡封。
薄暮塞雲起。
飛沙被遠松。
含悲望兩都。
楚歌登四墉。
丈夫設計誤。
懷恨逐邊戎。
棄別中國愛。
要冀胡馬功。
去來今何道。
卑賤生所鍾。
但令塞上兒。
知我獨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