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一畝宮,居來七十年。
當其春盛時,庭花發幽妍。
轉矚長養天,青子垂簷前。
秋收備百禮,冬享意則虔。
年來風雨凌,垣倒壁四穿。
上漏下卑濕,敗隙遙瞻天。
三生結施仁,睹此殊興憐。
捨以呷條柱,俾之撐危顛。
工師得大木,裁製精且專。
尚欠櫨與楣,況復棟與椽。
再干大檀越,結此歡喜緣。
定夫江海士,瘦骨如臞仙。
翩然及吾門,不假左右先。
我方厭塵埃,一笑喜相延。
肩縣兩破囊,既見始解纏。
我欲具杯酒,割雞烹小鮮。
自言乃長齋,不受世葷膻。
少休入西山,幽尋遍崖顛。
山空四無人,白眼問青天。
洞口得老翁,守死易一編。
高談慰寂寞,其然豈其然。
去去不忍別,解衣示勤拳。
及歸已彌旬,為我少留連。
道逢一病媼,背僂兩足攣。
津頭見羈旅,數口依敗船。
料理窮晨昏,奔走環市廛。
足攣不良行,結廬倚牆垣。
船敗不可航,賣舟捐萬錢。
為慮極靡密,要使終安全。
詰旦擬東還,既夕重周旋。
嗟子塵外客,而結區中緣。
吾衰不能爾,愧汗與涕漣。
或疑破囊中,探用若流泉。
子豈費長房,一壺掛簷前。
或疑瞿暈老,濟世法無邊。
勤君為此來,昏頑警沈綿。
君師魯東家,二說當捨旃。
理一而分殊,先儒有遺言。
君歸更商略,書來慰殘年。
天下以中為大本,天地得中能自生。
古之聖賢一用中,政刑禮樂萬事平。
於戲後世中道喪,政分寬猛刑重輕。
禮非儉陋則奢僭,樂不專一須鏘鏗。
其間萬事亦頗僻,或過不及誰與繩。
今公奮然力追救,大署中字為齋名。
謂中之跡不可見,粲焉其道存六經。
尚書洪範有皇極,春秋王道為權衡。
在易之爻貴二五,於詩無邪義甚明。
子思著篇究根柢,王通命說垂儀刑。
夜探群書味中理,雞鳴而作還奉行。
出處語默皆時中,措諸萬事無側傾。
有時賓至相與樂,詠歌亦作中和聲。
簷前竹樹有中色,四序不改長青青。
公今一州貳守政,千里猶變中庸甿。
異時朝廷贊天子,擴之四海中道成,
至得攝齊升公齋,一聽中論退服膺。
買陂塘旋栽楊柳,池亭檢校公務。團茅時復羲皇上,驚夢每來窗雨。東望渚。卻不似西偏,略約連雙嶼。於時語語。待柳色環堤,荷香入座,方足倚闌趣。園丁戇,直把廉名自許。端如司馬家呂。十年護得簷前檜,莫詠蟄龍奇句。誰酌醑。試共看東皋,五斗先生譜。明當仿古。要渠列箕疇,牖縣羲畫,學取晦翁圃。
妾生南海涯,窈窕如秋花。
鄰娃不識面,千里隔窗紗。
一朝嫁夫婿,共在桐城住,門前有泊船,便欲為商去。
歡好百年身,今年涉兩春。
象床銀燭下,生此玉麒麟。
轉頭才四月,忍作生離別。
臨行豈不聞,懷裡兒聲咽。
相歡筵前酒,綠發濃如柳。
撾鼓起開帆,參差掛牛鬥。
猶閉香閣臥,相逢夢邊過。
倚戶夕陽時,不見南歸柁。
依稀四五年,顧影自知憐。
相傳夫婿死,真贗尚茫然。
脫卻繡襦襠,蓮腮淚萬行。
收得望夫淚,帟鯉獨生堂。
當上雙親老,都憐外孫好。
如何妾薄命,再哭妣與考。
只影坐空帷,依依膝下兒。
兒能學人語,口授《柏舟》詩。
經年機上織,掩戶秋苔碧。
俄聞叩戶聲,鵲語簷前日。
開扃見夫面,翻疑眼生眩。
喜極卻成哀,淚迸春空霰。
兒長至父腰,再拜可憐嬌。
褰衣怕父去,愁見港中潮。
歸家甫涉秋,販寶復東遊。
蠻巫作神語,滄海日安流。
有約明年返,別來期未遠。
怪夢不勝悲,桑田海清淺。
明年訃音至,命與青天墜。
剪紙獨招魂,江流寫雙淚。
妾與赴黃泉,兒生未十年。
提攜令長大,待與父齊肩。
唾視鄰家媼,不死何為老。
慇勤諷巧言,榕生根可倒。
妾自願為人,人誰亂鳥群。
他年泉下路,尚欲見夫君。
夫君前有婦,生兒在澉浦。
年是妾兒兄,何須口同乳。
念彼孤兒隔,辛苦謀衣食。
妾聞夫有田,質在他人宅。
賣妾金鳳釵,轉寄外家來。
說與孤兒道,持此贖田回。
妾身自有子,生理在十指。
紡績不曾閒,供渠買經史。
燈前雪滿窗,白髮幾年孀。
課兒終夜讀,不暇計更長。
兒今長似父,祀事真堪付。
春秋稱孝子,銜哀進觴俎。
妾老兒方壯,前期百年養。
不負妾初心,少答夫深望。
有婦配宜男,如兒奉旨甘。
一飲知姑恩,嘗羹再至三。
焚香禱夜初,細語在階除。
願婦同兒老,毋為妾與夫。
柳枝卻學腰肢裊。好似江東校春風吹綠上眉峰。秀色慾流不斷、眼波融。簷前月上燈花墮。風遞餘香過。小歡雲散已難收。到處冷煙寒雨、為君愁。
我家本在山中住,讀書慣識山中趣。
偶落名塗塵眼昏,見山便欲還山去。
南陽先生官態無,半醉示我雲山圖。
持向簷前再三看,青山突兀雲模糊。
百尺飛泉落松頂,顛崖倒晴煙影。
神仙樓閣牽翠霞,薇帳圍香晝長靜。
人家三兩溪南村,桃李成行門對門。
石徑斑斑過新雨,花落點破莓苔痕。
鷗鷺飛回映沙島,夕陽網曬漁舟校
不是苕川與輞川,仙都山下川原杳。
先生指我山之西,茅屋數間依竹低。
茶灶籐床舊棲隱,異人墨客多留題。
看圖才了眼初醒,人間有此真佳景。
由來泉石絕纖塵,當與先生分管領。
先生大笑清風生,岸幘佯狂雙鬢星。
題詩卷圖謝鴻鵠,浮雲散盡長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