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簡誰諧俗,幽居頗自便。
看雲常獨坐,聽雨或高眠。
字許鄰人問,詩從野老傳。
久知山木喻,細讀養生篇。
雨後看新水,天空望遠山。
入雲蒼隼健,坐浪白鷗閒。
慮淡時時遣,詩清字字刪。
才疏信樗散,非為惜朱顏。
所子長江天際來,中流有山何壯哉。
深恨盤礡千萬丈,寸土不受雙崔嵬。
金山屹據上流險,四面佛屋相環回。
來帆去槳別艫舳,住僧過客煩追陪。
排空傑閣揖滄海,海山亂點浮織埃。
龍潭別聳石峰巧,時立野鶴慵毰毸。
堂頭回首指遺像,坡公印老留青煤。
其人已去詩尚在,唱酬風月相徘徊。
再三瞻敬下山去,縹緲又入雲濤堆。
焦山一望祗十里,舟師駕櫓如奔雷。
行行晃蕩呼吸頃,擊纜牽確登山隈。
山中僧少竹木古,瘦根迸石穿莓苔。
幽姿野態隨步出,勝處往往多樓台。
洪巖路轉尋痊鶴,幾年浪打風雨摧。
遺銘破碎石剝落,摩挲細讀心眸開。
同行韻還興未盡,飛仙亭上傾樽罍。
酒酣我為發奇絕,底須方外求蓬萊。
細讀燕雲吟,靜聽流水琴。
神遊八極高而深,龍溪玉山猶谷響,
燕歌吳詠轟雷音。人中龍,
天外鶴。挾泰山,
擘華岳。醉吟不管天地窄,
堯桀誰能分善惡。雲閣麟台一笑間,
招得赤松歸碧落。
昔之督郵逐彭澤,今之督郵眷昌國。
不令自賦歸去來,更以新詩祖行色。
開緘墨濕雨濛濛,細讀字字含清風。
塵埃三載足昏塞,一聽妙語還醒忪。
持歸柴桑有茅舍,揭之其間作佳話。
非惟可詫陶淵明,亦愧當年督郵者。
日光玉潔元子辭,銀鉤鐵畫顏公書。
百金不憚買墨本,摩挲石刻今見之。
猗那清廟久不作,其末變為王黍離。
春秋一經事多貶,魯頌四篇文無譏。
漁陽鼙鼓入潼華,公卿徒步從六飛。
朔方天子扶九廟,京師父老迎千麾。
紫袍再拜謁道左,上皇萬里旋鑾輿。
牝雞鳴晨有悍婦,孽狐嗥夜有老奴。
扶桑杲杲未翳蝕,但歌大業吾何疵。
首章義正語未婉,前輩不辨來者疑。
正須細讀史克頌,未用苦說涪翁詩。
許張勁節震金石,李郭壯開如虎貔。
斷崖蒼石有時泐,諸公萬古聲烈垂。
天懷倦客有所恨,雨濕江寒催解維。
神州北望三歎息,翰墨是非何議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