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林凋晚葉,關河回,楚客慘將歸。
望一川暝靄,雁聲哀怨;半規涼月,人影參差。
酒醒後,淚花銷鳳蠟,風幕卷金泥。
砧杵韻高,喚回殘夢;綺羅香減,牽起余悲。
亭皋分襟地,難堪處,偏是掩面牽衣。
何況怨懷長結,重見無期?
想寄恨書中,銀鉤空滿;斷腸聲裡,玉箸還垂。
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
馬如飛。歸未歸。誰在河橋見別離。修楊委地垂。掩面啼。人怎知。桃李成陰鶯哺兒。閒行春盡時。
天台山,乃在錢塘之南,甌越之間。
上有撐雲掛日千丈高峰挺岌,下有奔雷噴雪萬仞深壑流
潺湲。
銀河倒瀉石樑滑,自非仙風道骨誰能攀。
紫芝吹香綠煙暖,碧桃影鎖青霞閒。
是為上清玉平洞天府,樓閣十二神仙寰。
中有綽約兩姝子,玉為肌膚花為顏。
壺裡乾坤貯甲子,鼎中龍虎燒靈丹。
彼美劉阮郎,採藥於此攜傾筐。
幽尋遠去不知極,遂使歸路迷羊腸。
載饑載渴日雲暮,欲進不進徒徬徨。
且攀桃實當饑糧,且掬澗泉為渴漿。
一瓢何處忽流出,知有人家居上方。
再涉一水盤一岡,可人正見雙姝行。
雙姝笑相迎,喜氣回春陽。
問郎來何晚,邀郎歸洞房。
先呼小玉排金門,推鎖窗,水晶鉤掛珊瑚帳,雲母屏開玳
瑁床。
與郎夙世有緣契,願郎結作雙鴛鴦。
四鄰仙客來相賀,手持七寶玻璃觴。
酌郎酒,勸郎嘗,願郎慎勿思故鄉。
燒鳳燭,坰龍香,五雲絢爛流祥光。
青鸞歌,白鶴舞,金童吹簫玉女鼓。
胡麻飯,山羊脯,勸郎飽餐心勿苦。
尤雲殢雨昏復晨,天家日月四時春。
翠禽何事苦饒隔,窗舌喚醒思歸人。
郎思歸心何切切,只為塵根難斷絕。
留郎不住送郎行,袖羅掩面難為情。
攜手行行出洞天,歸尋舊跡都茫然。
但見崩城敗郭慘淡照斜日,荒林故隴蕭瑟凝寒煙。
甫欲詢子孫,子孫已是七葉傳。
甫欲詢故人,故人枯骨消黃泉。
只道山中才半載,豈知世上成千年。
進無所依退無據,卻憶仙家遊樂處。
撫心惆悵欲往從,奈此萬壑千峰隔雲樹。
仙姝有約不負人,到頭畢竟還相遇。
何人貌此仙家蹤,縞素淅淅回靈風。
黃絹索我寫新句,惜無健筆為形容。
舉頭遙望天台路,赤城霞氣橫天東。
神仙之說未必無,但恨凡胎俗骨難輕逢。
胡雛上馬唱胡歌,錦車已駕折橐駝。
明妃揮淚辭漢主,漢主傷心知奈何。
宮門銅環雙獸面,回首何時復來見。
自嗟不若往巫山,布袖蒿簪嫁鄉縣。
萬里寒沙草木稀,居延塞外使人歸。
舊來相識更無物,只有雲邊秋雁飛。
愁坐泠泠調四弦,曲終掩面向胡天。
侍兒不解漢家語,指下哀聲猶可傳。
傳遍胡人到中土,萬一佗年流樂府。
妾身生死知不歸,妾意終期寤人主。
目前美醜良易知,咫尺掖庭猶可欺。
君不見白頭蕭太傅,被讒仰藥更無疑。
亡兄孟吉,與仲隔別,於今十載。
季秋之初,迭獲凶電,兄以肺疾客死關東,倉卒北渡,載骨南還。
悲懷鬱結,發為詠歌,情促辭拙,不暢所懷。
聊寫衷曲,敢告友生。
宣統元年秋九月,陳仲志於瀋陽寓宅。
死喪人之戚,況為骨肉親。
所喪在遠道,孤苦益酸辛。
秋風衰勁草,天地何不仁。
駕言陟陰嶺,川原低暮曛。
臨空奮遠響,寒飆逐雁群。
一月照兩地,兩地不相聞。
秉燭入房中,孔懷托幽夢。
相見不暫留,苦慮晨雞弄。
寄裙頻致辭,毋使薄寒中。
言笑若生平,奚以懷憂慟。
起坐弄朱弦,弦亂難為理。
涼風叩庭扉,開扉疾審視。
月落霜天冥,路遠空延企。
掩戶就衾枕,猶憶夢見之。
輾轉不能寐,淚落如垂絲。
扁舟浮滄海,去住隨風波。
浩淼不可測,起伏驚蛟鼉。
仙人御離合,聒耳如哀歌。
海立天俯仰,安危在剎那。
一朝落玄渚,堯桀無殊科。
救死恐不及,豈復悲坎坷。
坎坷復踽踽,慷慨懷汩羅。
孤篷豈足惜,狂瀾滿江河。
區區百年內,力命相劖磨。
蓬萊徂弱水,南屏落葉多。
所違不在遠,隔目成關河。
生別已惻惻,死別當如何。
感此百念結,巨浪如嵯峨。
噰噰鶺鴒鳥,雙飛掠舷過。
與君為兄弟,匆匆三十年。
十年餘少小,罔知憂苦煎。
十年各南北,一百無良緣。
其間十年內,孤苦各相憐。
青燈課我讀,文彩勵先鞭。
慈母慮孤弱,一夕魂九遷。
弱冠弄文史,寸草心拳拳。
關東遭凶亂,飛鴻驚寒弦。
南奔歷艱險,意圖骨肉全。
辛苦歸閭裡,母已長棄捐。
無言執兄手,淚淚雍門弦。
相攜出門去,顧影各涓涓。
弟就遼東道,兄航燕海邊。
海上各為別,一別已終天。
回思十載上,泣語如眼前。
見兄不見母,今兄亦亡焉。
兄亡歸母側,孑身苦迍邅。
地下語老母,兒命青絲懸。
老母喜兄至,淚落如流泉。
同根復相愛,怎不雙來還?朔風吹急雪,蕭蕭徹骨寒。
冰礫裹蹄足,蹇騾行蹣跚。
寸進復回卻,蜷曲以盤桓。
盤桓不能進,人心似彈丸。
汽車就中道,人畜各喜歡。
一日騁千里,無異策虯鸞。
余心復急切,長夜路曼曼。
路長亦不惡,心怯且自寬。
吉凶非目睹,疑信持兩端。
驅車入城郭,行近心內酸。
入門覓兄語,尚懷握手歡。
孤棺委塵土,一瞥摧心肝。
千呼無一應,掩面不忍觀。
僕夫語疾語,一一無遺殘。
依依僮僕輩,今作骨肉看。
故舊默無語,相視各汍瀾。
中夜不成寐,披衣扶孤棺。
孤棺萬古閉,悲夢無疑團。
側身覽天地,撫胸一永歎。
盧溪郡南夜泊舟,夜聞兩岸羌戎謳。
其時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
有一遷客登高樓,不言不寐彈箜篌。
彈作薊門桑葉秋,風沙颯颯青塚頭,
將軍鐵嗯汗血流,深入匈奴戰未休。
黃旗一點兵馬收,亂殺胡人積如丘。
瘡病驅來配邊州,仍披漠北羔羊裘。
顏色饑枯掩面羞,眼眶淚滴深兩眸。
思還本鄉食犛牛,欲語不得指咽喉。
或有強壯能噫呦,意說被他邊將仇。
五世屬藩漢主留,碧毛氈帳河曲游。
橐駝五萬部落稠,敕賜飛鳳金兜鍪。
為君百戰如過籌,靜掃陰山無鳥投。
家藏鐵券特承優,黃金千斤不稱求。
九族分離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
草木悲感聲颼飀,僕本東山為國憂。
明光殿前論九疇,簏讀兵書盡冥搜。
為君掌上施權謀,洞曉山川無與儔。
紫宸詔發遠懷柔,搖筆飛霜如奪鉤。
鬼神不得知其由,憐愛蒼生比蚍蜉。
朔河屯兵須漸抽,盡遣降來拜御溝。
便令海內休戈矛,何用班超定遠侯。
使臣書之得已不?
少年慣作看花客,陌上桃花總相識。
春風似向此中偏,一種花開百般色。
只愛深紅更殘紅,君家此本更不同。
枝上白雲吹不散,階前明月照疑空。
一從一衡根各別,香上斜封愁欲折。
畫筵紅燭人半醉,忽見此花驚是雪。
武陵秦人那得知,河陽滿縣徒爾為。
當時東風千樹錦,未比君家瓊樹枝。
翠禽飛來嗟易見,粉蝶棲時難可辨。
紅妝美女嬌如花,著向花間應掩面。
花今正開鶯亂啼,酒醒拈筆為君題。
羨君兄弟如虹霓,豪飲不愁花下迷。
玉壺清酒金偏提,{秦}箏琵琶羌管齊。
走覓橋西舊酒伴,莫待風雨花成泥。
長江浩浩送千古,江流不斷魚龍舞。
蘆花荻花愁暮雲,天風吹我客湓浦。
移舟回首思故人,淒然一登琵琶亭。
琵琶亭上秦天遠,琵琶亭下楚江橫。
嗚呼我祖唐少傳,兜率天中已歸去。
客來倚棹問漁翁,香山居士今何處。
冰魂雪魄挽不回,濤山浪屋空崔嵬。
檣烏驚起水鷗睡,繞船明月夜徘徊。
謫官江左秋風慘,江上黃昏月黯黯。
那堪送客聞琵琶,況對怨女不傷感。
洛陽城外蝦牽陵,下有甲妓何娉婷。
花落色衰婚舶客,獨守孤舟伴月明。
手撫琵琶意嗚唈,挑攏撚抹緩復急。
大弦哀哀小弦悲,孤舟嫠婦豈不泣。
霓裳才歇六麼鳴,四弦盡作裂帛聲。
碧落黃泉兩淒苦,幽愁暗恨不堪聽。
凜如猿咽梧桐晚,款若鶯啼春晝暖。
鶤弦轉處如胡笳,宮調彈時若羌管。
江州司馬一斷腸,燈前老淚如雨滂。
老婦低眉嬌滴滴,琵琶掩面羅衣香。
初彈如珠後如縷,一聲兩聲落花雨。
訴盡平生雲雨生,儘是春花秋月語。
羅衣搵淚向人啼,妾是秦樓浪子妻。
流落煙塵歸未得,青樓昔在洛陽西。
今嫁商人豈妾意,一曲蕭騷夜無寐。
秋風吹破居士心。琵琶聲聲墮珠淚。
居士左遷郁小邦,鼎鼐志願猶未降。
聞其曲聲見其語,萬斛愁腸如秋江。
江花江草廬山下,春江花朝秋月夜。
江風颼颼江水寒,不見長安十年話。
當時風月亦有情,為伊翻作琵琶行。
居士悲樂似此婦,此婦激發居士情。
居士還朝此婦死,琵琶古聲今已矣。
邦人江上建此亭,古往今來亭下水。
柿葉翻紅楓葉黃,荒煙壓蓬月墮檣。
星霜磨老香山句,香山骨冷今如霜。
亭空江闊情何極,一思古人一歎息。
兩岸橫蘆今畫樓,山水窟中安樂國。
江國淒涼人自悉,香山一去三百秋。
長江不管愁人恨,淚與江波不寬余流。
九江風月嗟無主,孤月依然幾今古。
江頭愁絕到三更,琵琶不作亦淒苦。
我來適是九世孫,思賢懷古獨銷魂。
悲風如舞琵琶調,哀鳥如歌琵琶弦。
古人去去不復返,孤亭寂寂寒江遠。
琵琶無聲萬艇橫,留得廬山遮醉眼。
倚空台榭,愛朱闌飛瞰,百花洲渚。雲嶺迴廊香徑悄,爭似舊時庭戶。檻外游絲,水邊垂柳,猶學宮腰舞。繁華如夢,登臨無限情古。果見荒台落日,麋鹿來游,漫爾繁榛莽。忠臣抉目東門上,可退越來兵伍。空鑄千將,終為池沼,掩面歸何所。遺風千載,尚聽儂歌白*。
湖水深且碧,波靜斂微白。
東注落為瀧,高懸一千尺。
矯若天龍垂,倒掛玲瓏石。
飛沫驚四筵,無語萬山碧。
仰瞻接奔雷,俯視迷霾霧。
回首覓歸途,夕陽紅滿樹。
少女曳朱裙,掩面色淒惻。
自惜傾城姿,不及君顏色。
列峰顰修眉,湖水漾橫波。
時垂百丈淚,敢問意如何。
列者浴中流,吊者來九洲。
可憐千萬輩,零落臥荒丘。
日擁千人觀,不解與君語。
空谷秘幽泉,知音復幾許。
我欲圖君歸,虛室生顏色。
畫形難為聲,置筆淚沾臆。
盧谿郡南夜泊舟,夜聞兩岸羌戎謳,其時月黑猿啾啾。
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遷客登高樓,不言不寐彈箜篌。
彈作薊門桑葉秋,風沙颯颯青塚頭,將軍鐵驄汗血流。
深入匈奴戰未休,黃旗一點兵馬收,亂殺胡人積如丘。
瘡病驅來配邊州,仍披漠北羔羊裘,顏色饑枯掩面羞。
眼眶淚滴深兩眸,思還本鄉食犛牛,欲語不得指咽喉。
或有強壯能咿嚘,意說被他邊將讎,五世屬藩漢主留。
碧毛氈帳河曲游,橐駝五萬部落稠,敕賜飛鳳金兜鍪。
為君百戰如過籌,靜掃陰山無鳥投,家藏鐵券特承優。
黃金千斤不稱求,九族分離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
草木悲感聲颼飀,僕本東山為國憂,明光殿前論九疇。
簏讀兵書盡冥搜,為君掌上施權謀,洞曉山川無與儔。
紫宸詔發遠懷柔,搖筆飛霜如奪鉤,鬼神不得知其由。
憐愛蒼生比蚍蜉,朔河屯兵須漸抽,盡遣降來拜御溝。
便令海內休戈矛,何用班超定遠侯,史臣書之得已不。
鶯柳煙堤。記未吟青子,曾比紅兒。嫻嬌弄春微透,鬟翠雙垂。不道留仙不住,便無夢、吹到南枝。相看兩流落,掩面凝羞,怕說當時。淒涼歌楚調,裊餘音不放,一朵雲飛。丁香枝上,幾度款語深期。拜了花梢淡月,最難忘、弄影牽衣。無端動人處,過了黃昏,猶道休歸。
抱璧置泥塗,皎然質不泯。
菖蒲九節花,雖死常流芬。
十三學裁衣,十六誦詩書。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君妻。
君家本富貴,家累千金資。
大建高檣,商販名四馳。
高門安亭裡,公姥相共居。
升堂見公姥,稱婦好容儀。
置酒大設樂,四座爭喧豗。
黃衫少年子,綠幘侯家奴。
謔浪間調笑,踞坐氣何粗。
阿姑召新婦:「出見勿遲遲。
耳箸瑟瑟環,頭簪辟寒犀。
步搖九威鳳,跳脫兩文螭。
濃妝勿草草,傅粉更施朱。
貴客握瓊玖,待汝系羅襦。
」新婦口不言,中心自思惟:「少長父母側,不令見男兒
。
今在舅姑傍,內外豈有殊。
赳赳諸少年,何用見妾為?」妝成更卻坐,抑首故徘徊。
諸客不自得,恨恨各自歸。
入門不數月,數數見所私。
人語何嘈嘈,朋至何施施。
出入閨闥間,戚施與籧篨。
目成更耳語,無復避尊卑。
新婦心內傷,掩面淚雙垂。
往昔辭家日,母命一從姑。
姑今既若此,稟命將何如。
入室問客子:「彼人知阿誰?何大無禮節,來共阿姑嬉。
」客子答新婦:「通家卿勿疑。
出入有何嫌,卿勿煩言詞。
」中冓不可道,雄狐來綏綏。
阿姑昨入浴,邀客解裙裾。
提湯見並裸,新婦大驚啼。
徒跣走歸家,見母一何悲:「父母擇婚時,胡不惜門楣。
奔奔鶉有偶,疆疆鵲有妃。
關關雎翼並,翩翩鳦羽齊。
豈無清白門,棄之道路隅。
少小聽姆訓,貞節自操持。
十三學裁衣,十六誦詩書。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人妻。
舉動循禮法,許身秦羅敷。
阿姑既失行,賤妾蒙其污。
願歸供養母,苦辛長不辭。
令勿蕭艾叢,一變蘭與芝。
勿令瓦礫場,得混瑾與瑜。
」阿母見女言,捶胸大悲摧:「嫁女為永畢,不意有崎嶇
。
且住勿遽去,姑應有改圖。
」姑阿見婦去,含怒來致詞:「待汝意不薄,早歸勿趑趄
。
」一聽汝言語,謝客掩重闈。
勿使他人言,婦姑有參差。
阿女白阿母:「我姑意已回。
子婦無令人,阿姑誠善慈。
」穿我嫁時服,乘我去時車。
入門謝阿姑:「數月太區區。
願姑永謝客,恩義兩不虧。
」低頭語客子:「君當謹內治。
閉門畜獰犬,慎勿納狂徒。
告翁少飲酒,飲酒恐非宜。
」阿翁聞婦言,沈醉口嗚嗚。
客子聞婦言,對母言囁嚅。
阿姑聞婦言,懊惱與榜笞。
狂子聞婦言,咄咄怒且嗤:「吾豈為嫗少,吾豈為嫗姝。
枯楊反生華,艾猳定婁豬。
所為酒食謀,金珠資贈遺。
彼雄既昏昏,彼雛亦蚩蚩。
婦也獨不順,爪爪生怨咨。
況婦誠大佳,玉雪為肌膚。
修眉淡楊柳,纖手瑩柔荑。
皓齒瓠犀粲,笑臉芙容披。
頭上玉燕釵,倭鬌綰青絲。
腰間金鳳裙,雲霞生履綦。
誠復與之狎,豈不少且姝。
濁水一同流,姑婦兩不訾。
金多得好婦,此生足歡娛。
彼自謂獨清,何不汩以泥。
彼自謂獨醒,何不汩以泥。
」作計告阿姑:「爾婦太癡愚。
須令入我計,庶不爾瑕疵。
」阿姑即聽許:「卿其善為謀。
」謂婦速織帨:「吾將遺可兒。
」新婦白阿姑:「可兒實人奴。
妾豈為奴織,慎勿相輕詒。
」阿姑慚且怒,誓言同其污。
令子遠書獄,留婦守空幔
登樓飲狂子,接坐共歌呼。
酒酣錯履舄,命婦前捧卮。
婦怒不肯應,從步去不回。
佻達定相侮,起攫頭上梳。
新婦泣且詈,還之意脂韋。
梳既污奴手,豈復可親膚。
寸折擲之地,不復顧踟躕。
狂子頗自失,阿姑心無涯。
召客與共浴,縱客入中閨。
羅帷忽自開,直犯千金軀。
新婦呼且罵,抗拒力不遺。
舉杵奮擊撞,脫走去莫追。
自傷潔白身,動使行露濡。
十三學裁衣,十六誦詩書。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人妻。
舉動循禮法,許身秦羅敷。
阿姑竟相負,豈復用生為!早得歸黃泉,我身幸無虧。
慟哭自投地,力竭四體墮。
綿綿氣欲絕,冥冥神巳離。
阿姑因作念,此可使人知?不如滅其口,快意勝決疽。
為食召諸少,縶縛加羈縻。
前行操雙斧,後行袖金椎。
翕霍斧交下,縱擊椎並揮。
婦痛願即死,不願更須臾:「奴何不剚刃,使我頸不殊!
」可憐金石貞,竟死椎斧餘。
飄風東南來,縱火將焚屍。
皇天為反風,屍重不可移。
鄰里覺相報,官府為窮治。
阿姑始自悔,回罵諸屠沽:「我家何負若,陷我於罪羅。
」相攜入囹圄,不得辭刑誅。
縣門大道邊,赫赫烈婦祠。
先是三日前,祠中出靈威。
鼓聲夜闐闐,烈火炎炎飛。
婦死三日後,彷彿廟中趨。
高行合祀典,有司表門閭。
俎豆禮常嚴,青史名不渝。
垂誡後世人,完名當若茲。
車轔轔,馬特特,路上行人行不息。
丈夫一去音信稀,門前凝望是耶非。
羅巾掩面羞回顧,翻令小姑笑妾誤。
憶妾家中嬌小姿,愛弄玉環阿母隨。
只知嬌養無愁苦,常笑他人怨別離。
如今小姑年十五,能不憂愁有幾時。
燕南垂,趙北際,其間不合大如礪。
至今父老哀公孫,烝土為城鐵作門。
城中積穀三百萬,猛士如雲驕不戰。
一朝鼓角鳴地中,帳下美人空掩面。
豈如千騎平時來,笑談謦欬生風雷。
葛巾羽扇紅塵靜,投壺雅歌清燕開。
東方健兒虓虎樣,泣涕懷思廉恥將。
彭城老守亦淒然,不見君家雪兒唱。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雲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澱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雲芳。
年甫十一歲,許聘唐家郎。
庭前植嘉樹,庭後植垂楊。
辛夷為屋柱,玳瑁為屋樑。
木蘭為橫桷,文桂為直闌。
堂上珊瑚枝,室中五木香。
朝日照清池,遊戲雙鴛鴦。
鶴鳴南北牖,花發東西廂。
頭上何所飾,郁金為鳳凰。
腰間何所佩,鳴玉雙琅?/p>
上體紫羅襦,下體緗綺裳。
手中著約指,耳後垂明璫。
輕盈展素足,秀色修娥揚。
言辭若蘭蕙,動靜隨安詳。
年年藏閨中,鄰里不一見。
少小遵姆訓,十三能織絹。
十五理中廚,十七通經傳。
十九議婚約,婉孌人所羨。
天道信倚伏,人事不可限。
吉日在須臾,女婿忽染患。
厭厭幾何時,一夕朝露變。
所聞朝露變,慟絕不復甦。
舉家盡惶怖,事至奈如何。
冷水灑其面,心臆生微溫。
久久魂歸來,氣結聊復言:「實乃妾不幸,慶門罹禍端。
願畢所從志,爾輩毋煩喧。
」脫我紫羅襦,緗綺不復顧。
鳳凰郁金釵,琅衽濉?/p>
紛紛非所有,寂寂委諸地。
明璫與約指,此類永相棄。
矢志同皦日,終天有如此。
膏沐不再施,被服但縞素。
青絲紅綠絲,兼箱付女弟。
父母心則善,內戚生異議。
塊焉居歲余,媒氏來相聞:「村南有貴宅,美好令郎君。
雲從多僕御,具足稱田園。
郎君年二十,讀書飽經文。
門戶實相當,便可結婚姻。
」雲芳聽此語,掩面生號泣:「無端貝萋錦,無故蠅止棘
。
我心磨不磷,我心卷匪席。
但得從容死,何乃相逼迫。
」從此絕勺水,六日不一入。
阿母見憐女,哽咽慰相及:「彼徒嘵嘵耳,幸毋傷弱質。
吾已峻拒之,還可就飲食。
願畢爾所志,勿為久邑邑。
」於中事不成,腴言誤彼宅:「此女如花好,此女如玉立
。
知書服大義,意向多卓識。
為服盡三年,庶可成家室。
」煢煢三年來,兀兀如一日。
媒氏復登門,良吉當及時。
為合二姓好,慇勤求結褵。
諸姑與伯姊,宛轉勸言辭:「門戶有如此,胡乃大迷離。
先許得書生,後許得富兒。
榮悴若霄壤,安用多狐疑。
可惜桃李年,春風徒自持。
可惜合歡帳,寂寞守空閨。
前路一何邁,為事當三思。
今當就歡慶,往事休煩悲。
」飲泣答諸姑:「禮義全不知。
古道日已遠,末俗日已隳。
婦人從一終,金石亮不渝。
乞親五畝田,佐以流黃機。
布帛聊御寒,粗糲聊支饑。
長齋事空王,永得相皈依。
眾人徒囂囂,安知心所私。
穢污及吾耳,即與世間辭。
九原如有會,拚此一賤軀。
」握拳爪透肉,嚼齒血流頤。
珠隕澤不滅,蘭死香不衰。
本為奇一世,反為世所哀。
是時十九日,月令在孟冬。
婚家執前約,再遣媒相通。
血色紅錦箋,一一共銀封。
彩盒多喜氣,玉茗生春風。
旋行納采禮,乃在季月中。
雲芳忽心動,耳目如有營。
案上見彼物,問自來何從。
眾中無以對,亮得知此衷。
名箋裂萬縷,擗地捶心胸:「天地非不廣,一身胡不容!
孤魂去杳杳,我命旦夕終。
」悲風起西北,白日何冥蒙。
林鳥聲啞啞,山鬼啼牆東。
條忽過七日,已是良辰期。
上堂拜父母:「女魂有所歸。
女魂有所歸,父母願勿思。
夜來有所夢,吾祖髧髦俱。
在世知不久,將欲游冥冥。
生小養嬌癡,不知父母恩。
旦夕領清誨,何以報寸心。
傷念垂暮景,永別誰相存。
」回言囑幼弟:「甚勿墮家聲。
高堂逼西日,定省慎晨昏。
出外就師訓,詩書須討論。
」「阿妹已長大,女紅當自勤。
向人作威儀,和顏來六親。
」生別豈不苦,死別不復生。
父母與弟妹,慰言各殷殷:「志意但由汝,安用懷此心。
婿墓亦不遠,相去廿里程。
奈爾纖纖步,不堪道上行。
」「此實區區懷,第恐不容情。
願得死一處,猶勝存一身。
」左右聞此語,慼慼皆涕零。
明旦啟房櫳,綺窗自梳洗。
飲則還舉杯,食則還舉箸。
楚楚美容儀,盈盈好舉止。
哭泣不復為,向人作言語。
一家內外人,無不生歡喜。
今日心已回,固知近好事。
晻晻日西下,沉沉結昏霧。
承顏暮餐畢,華燈閣中啟。
獨自鏡台前,晚妝還為理。
急使侍兒寢,並不由汝意。
縞衣穿上身,素裳備下體。
頭上著荊釵,足下具麻履。
可憐金跳脫,可惜金約指。
一一留篋中,物物不隨己。
素琴徒自張,明鏡亦為翳。
四顧無人聲,空隙來陰吹。
肌栗凜生寒,不知此何際。
仰瞻帷之外,復在床之裡。
我死甘如飴,今宵得其所。
白帨絞作繩,正梁堪作系。
引頸入繩中,夜半悠悠逝。
忽然聞呼聲,闔家盡驚起。
顛仆奔老母,倉卒呼侍婢。
秉燭上閣中,慌忽不得視。
競力向後床,魂魄已飛揚。
一時扶掖下,五體如冰僵。
顏面即如是,不黑不萎黃。
安然得所歸,貞志諒已償。
唐家因卜地,乃是澱湖涯。
靈翽向曉發,前路行遲遲。
道傍千萬人,擁看生嗟咨。
流水為嗚咽,去馬為酸悲。
兩棺合一塚,所葬亦所宜。
風聞下旌詔,光彩生鄉閭。
煌煌樹綽楔,巍巍建靈祠。
青山為環抱,綠樹為連枝。
上有芙容花,並蒂開奇姿。
下有鴛鴦鳥,交頸聲和諧。
寄語後來者,愛惜當自知。
湖水有時竭,茲塚毋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