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三湘萬里程,淚篁幽石助芳貞。
孤雲目斷蒼梧野,不得攀龍到玉京。
碧杜紅蘅縹緲香,冰絲彈月弄清涼。
峰巒一一俱相似,九處堪疑九斷腸。
玉輦金根去不回,湘川秋晚楚弦哀。
自從泣盡江蘺血,夜夜愁風怨雨來。
少將風月怨平湖,見盡扶桑水到枯。
相約杏花壇上去,畫闌紅子斗摴蒱。
古初無毫楮,羲畫何繇傳?孰知文字理,已具《河圖》前
。
神農洎蒼頡,俯仰極人天。
穗書與鳥書,創製分後先。
龜麟錫禹時,盤銘著湯年。
岐陽紀石鼓,史籀稱獨賢。
矯若蛟龍蟠,郁若鎖鈕聯。
科斗聿行漆,形體因自然。
一從孔壁廢,重為經籍憐。
秦相約籀古,撰次《蒼頡篇》。
小篆遂名家,勁健含姿妍。
登封及詛神,金石紛雕鐫。
下逮隸八分,變化如雲煙。
漢經煨燼餘,文教仍敷宣。
保氏存六書,學僮讒九千。
揚雄纂奇字,杜林解探研。
繼跡非無人,意象莫不全。
偉哉許祭酒,蒐羅歸簡編。
墜緒賴復舉,後學知相沿。
陽冰克遠紹,鉉鍇造其玄。
近代郚與周,筆勢回奔川。
華亭朱茂才,好古喜欲顛。
一掃世俗書,習篆忘食眠。
秦望並之罘,碧落兼新泉。
小者案間列,大者屋壁懸。
平生囊橐貲,多充買碑錢。
功深學既精,齒壯志亦堅。
池魚染皆黑,鐵硯磨將穿。
摹拓累萬番,期差古人肩。
師法正在茲,什襲比蹄筌。
孫樵文自祭,智永筆忍捐。
前修不我欺,我癖尤難痊。
嵯峨細林山,上與浮雲連。
譬彼汲塚書,函之瘞其巔。
聚土封若堂,劖石表為阡。
其陽碧樹交,其陰書帶緣。
山靈謹訶護,有名如有仙。
揮灑人間者,顯晦名非偏。
寶劍賈胡發,玉柙蔓草纏。
何如篆塚光,夜夜映星躔。
新雁銜秋訪水涯,分屯洲渚傍蘆花。
停橈相約結溪社,來往無嫌同一家。
酒酣把笛吹村曲,聲曳蘭風入山腹。
釣竿到手萬事輕,孰是孰非孰榮辱。
江樓邀月粉黛濃,簧璈嘈雜徹桂宮。
笑指漁父何冷落,漁父掉頭吾豈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