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江上值雪效歐陽體限不以鹽玉鶴鷺絮蝶飛舞之》詩詞原文及賞析
縮頸夜眠如凍龜,雪來惟有客先知。
江邊曉起浩無際,樹杪風多寒更吹。
青山有似少年子,一夕變盡滄浪髭。
方知陽氣在流水,沙上盈尺江無澌。
隨風顛倒紛不擇,下滿坑谷高陵危。
江空野闊落不見,入戶但覺輕絲絲。
沾掌細看若刻鏤,豈有一一天工為。
霍然一揮遍九野,吁此權柄誰執持。
世間苦樂知有幾,今我倖免沾膚跡
山夫只見壓樵擔,豈知帶酒飄歌兒。
天王臨軒喜有麥,宰相獻壽嘉及時。
凍吟書生筆欲折,夜織貧女寒無幃。
高人著履踏冷冽,飄拂巾帽真仙姿。
野僧斫路出門去,寒液滿鼻清淋漓。
灑袍入袖濕靴底,亦有執板趨階墀。
舟中行客何所愛,願得獵騎當風披。
草中咻咻有寒兔,孤隼下擊千夫馳。
敲冰煮鹿最可樂,我雖不飲強倒卮。
楚人自古好弋獵,誰能往者我欲隨。
紛紜旋轉從滿面,馬上操筆為賦之。
世傳壽可三松倒,此語難為常人道。
人能百歲自古稀,松得千年未為老。
我移兩松苦不早,豈望見渠身合抱。
但憐眾木總漂搖,顏色青青終自保。
兔絲茯苓會當有,邂逅食之能壽考。
不知篝火定何人,且看森垂覆荒草。
君詩愛我亦古意,秀眉昔比南山栲。
復謂留侯不及我,人或笑君無白皁。
求仙辟榖彼誠誤,未見赤松饑已槁。
豈如強飯適志游,封殖蒼官蔭華皓。
赤松復自無特操,上下隨煙何慅慅。
蒼官受命與舜同,真可從之忘發縞。
詩雖祝我以再黑,積雪已多安可掃。
試問蒼官值歲寒,戴白孰與蒼然好。
大道貴知止,昔賢稱二疏。
今來我季方,退身茲有餘。
瀟灑去桎梏,放蕩狎樵漁。
疏泉離遠竇,鑿石構層廬。
溪禽拂窗牖,山花滿庭除。
寒籐系舴艋,碧潭澄素舒。
睹茲塵壒外,始見仁智居。
痛哉方散適,溘然歸丘墟。
恨不同老彭,其樂永只且。
自古千祿輩,知進不知退。
立事名雖揚,全身理何昧,
茂先賦鷦鷯,體物知顯晦。
一旦禍自速,臨刑無以對。
李斯戀富貴,下包週身智。
及憶東門犬,已棄咸陽市。
平子著歸田,淵明捨彭澤。
後來區區人,誰復掛書冊。
我喜從今雲,吾宗有逋客。
山號查公山,嵽嵲雲漢間。
山下查公塚,溪聲長潺潺。
高台好悵望。絕磴堪躋攀。
他年謝簪紱,永此繼閒閒。
步出城東門,穹然見丹牆。
不知何王宮,金碧猶煒煌。
雲是元帝子,分茅鎮此疆。
傳世僅三葉,嗣胤今滅亡。
深宮掞珍果,回溝亂垂楊。
撫物足流盼,感時忽凝傷。
自古有興廢,天道非茫茫。¤
朝野清風五十年,更留政績與民傳。
全家只飲東陽水,自古無如太守賢。
手把耕犁農業勸,足投庠校士風遷。
弗容惠愛終三載,倍使罷窮戀二天。
來暮井閭存昔訟,去思亭觀有新篇,
傾城幼艾方遮道,盡日旌麾不得前。
塵土想趨層闕下,夢魂猶憶兩溪邊。
吾君正欲登耆哲,未放收身到地仙。
鏘然非金亦非玉,壹片宮商紛其觸。
欻如環轡玲瓏搖佩旌,鏗如鳴球拍琴九奏簫韶聲。
淒如孤鴻叫群嘹唳穿雲去,清如幽泉滴瀝飄落斷崖處。
餘音欲斷還復鳴,咄咄胡床靜中據。
乃知簷鈴適與內相會,鏘鏘錚錚可聽不可佩。
我憐其輕脆不足恃,戛則成音擊而碎。
嗟哉無情之物能感人,浮華言語自古從誤身。
喧然聲名滿天地,好聲過耳俱成塵。
物情萬變伏還起,人生幾何安足恃。
何如物我兩忘言,雲在青山水在月。
綠蒲作帆一百尺,波浪疾飛輕鳥翮。
瓜步山傍夜泊人,石頭城邊舊遊客。
月如冰輪出海來,江波千里無物隔。
自古有恨洗不盡,於今萬事何由白。
依稀可記鮑家詩,寂寞休尋江令宅。
楊花正飛鮆魚多,食膾舉酒謝河伯。
但令甘肥日飽腹,誰用麒麟刻青石。
去舸已快風亦便,寧同步兵哭車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