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棘何所山之巔,秋風颾颾刺子丹。
折根破柢堅且頑,斸夫趑趄汗污顏。
攢鋒束芒趨道還,{上下左禾右享}之森森繚長藩。
暮冬號風雪暗天,漏寒不鳴守犬眠。
主人堂上多金錢,東陵暴客來窺垣。
舉手觸鋒身隕顛,千矛萬戟爭後先。
襟袖結裂不可揎,蹠破指傷流血殷。
神離氣沮走蹁躚,數尺之牆弗復攀。
索頭丑奴搔河壖,朔方屯師連七年。
木波馬領沙填填,氣脈不絕如喉咽。
官軍虎怒思吼軒,強弩一發山河穿。
將不葉謀空即安,翫養小丑成凶顛。
推芻挽粟徒喧喧,邊臣無心靖國艱,
為余諷此伐棘篇。
家在炎州往朔方,--疾(失姓)
豈知于闐望瀟湘。--澄(失姓)
曾經隴底復遼陽,--巨川(失姓)
更憶東去採扶桑。--皎然
楂客三千路未央,--嚴伯均
燭龍之地日無光。--疾(失姓)
將游莽蒼窮大荒,--皎然
車轍馬足逐周王。--嚴伯均
勞者且莫歌,我欲送君觴。從軍有苦樂,此曲樂未央。
僕居在隴上,隴水斷人腸。東過秦宮路,宮路入咸陽。
時逢漢帝出,諫獵至長楊。詎馳遊俠窟,非結少年常
一旦承嘉惠,輕身重恩光。秉筆參帷帟,從軍至朔方。
邊地多陰風,草木自淒涼。斷絕海雲去,出沒胡沙長。
參差引雁翼,隱轔騰軍裝。劍文夜如水,馬汗凍成霜。
俠氣五都少,矜功六郡良。山河起目前,睚眥死路傍。
北逐驅獯虜,西臨復舊疆。昔還賦餘資,今出乃贏糧。
一矢弢夏服,我弓不再張。寄語丈夫雄,若樂身自當。
朔方頻年無好雨,五種不入虛春秋。
邇來后土中夜震,有似巨鰲復戴三山游。
傾牆摧棟壓老弱,冤聲未定隨洪流。
地文劃劙水觱沸,十戶八九生魚頭。
稍聞澶淵渡河日數萬,河北不知虛幾州。
纍纍襁負襄葉間,問捨無所耕無牛。
初來猶自得曠土,嗟爾後至將何怙。
刺史守令真分憂,明詔哀痛如父母。
廟堂已用伊呂徒,何時眼前見安堵。
疏遠之謀未易陳,市上三言或成虎。
禍災流行固無時,堯湯水旱人不知。
桓侯之疾初無證,扁鵲入秦始治玻
投膠盈掬俟河清,一簞豈能續民命。
雖然猶願及此春,略講周公十二政。
風生群口方出奇,老生常談幸聽之。
邊郊草具腓,河塞有兵機。上宰調梅寄,元戎細柳威。
武貔東道出,鷹隼北庭飛。玉匣謀中野,金輿下太微。
投醪銜餞酌,緝袞事征衣。勿謂公孫老,行聞奏凱歸。
李益《自朔方還與鄭式瞻崔稱鄭子周岑贊同會法雲寺》詩詞原文及賞析
予本疏放士,朅來非外矯。誤落邊塵中,愛山見山少。
始投清涼宇,門值煙岫表。參差互明滅,彩翠竟昏曉。
泠泠遠風來,過此群木杪。英英二三彥,襟曠去煩擾。
游川出潛魚,息陰倦飛鳥。徇物不可窮,唯於此心了。
白首羽林郎,丁年戍朔方。陰天瞻磧落,秋日渡遼陽。
大漠寒山黑,孤城夜月黃。十年依蓐食,萬里帶金瘡。
拂雪陳師祭,沖風立教常箭飛瓊羽合,旗動火雲張。
虎翼分營勢,魚鱗擁陣行。誓心清塞色,斗血雜沙光。
戰地晴輝薄,軍門曉氣長。寇深爭暗襲,關迥勒春防。
身賤竟何訴,天高徒自傷。功成封寵將,力盡到貧鄉。
雀老方悲海,鷹衰卻念霜。空餘孤劍在,開匣一沾裳。
雜虜忽猖狂,無何敢亂常。羽書朝繼入,烽火夜相望。
將出凶門勇,兵因死地強。蒙輪皆突騎,按劍盡鷹揚。
鼓角雄山野,龍蛇入戰常流膏潤沙漠,濺血染鋒鋩。
霧掃清玄塞,雲開靜朔方。武功今已立,文德愧前王。
張侯蜀都秀,玉立身堂堂。
手持明光節,六月登太行。
三晉雄中夏,朔方臨大荒。
傳聲賢使者,父老相扶將。
控弦百萬戶,十年廢耕桑。
但使把鋤犁,自然息桁楊。
主人延閣老,別酒泛蘭觴。
寄聲梁諫議,欲試紫參方。
禮樂逢明主,韜鈐用老臣。恭憑神武策,遠御鬼方人。
供帳榮恩餞,山川喜詔巡。天文日月麗,朝賦管弦新。
幼志傳三略,衰材謝六鈞。膽由忠作伴,心固道為鄰。
漢保河南地,胡清塞北塵。連年大軍後,不日小康辰。
劍舞輕離別,歌酣忘苦辛。從來思博望,許國不謀身。
去年河南歸故地,今年朔方兵又起。
血牲面埋曾幾時,無乃奸盟神不喜。
嗟爾萬人來遠荒,豈無戰士傷金瘡。
封疆萬里尚越境,金帛露積猶多藏。
國家彌文今尚武,已碎銅山鑄銅虎。
勿矜突騎飲長河,肅慎燕陲吾北土。
且知成功俱自天,天心可卜因豐年。
但令三錢博鬥米,任爾自枕干戈眠。
賈至《自蜀奉冊命往朔方途中呈韋左相文部房尚書門》詩詞原文及賞析
胡羯亂中夏,鑾輿忽南巡。衣冠陷戎寇,狼狽隨風塵。
豳公秉大節,臨難不顧身。激昂白刃前,濺血下沾巾。
尚書抱忠義,歷險披荊榛。扈從出劍門,登翼岷江濱。
時望挹侍郎,公才標縉紳。亭亭昆山玉,皎皎無緇磷。
顧惟乏經濟,扞牧陪從臣。永願雪會稽,仗劍清鹹秦。
太皇時內禪,神器付嗣君。新命集舊邦,至德被遠人。
捧冊自南服,奉詔趨北軍。覲謁心載馳,違離難重陳。
策馬出蜀山,畏途上緣雲。飲啄叢箐間,棲息虎豹群。
崎嶇凌危棧,惴慄驚心神。峭壁上嶔岑,大江下沄沄。
皇風扇八極,異類懷深仁。元兇誘黠虜,肘腋生妖氛。
明主信英武,威聲赫四鄰。誓師自朔方,旗幟何繽紛。
鐵騎照白日,旄頭拂秋旻。將來蕩滄溟,寧止蹴崑崙。
古來有屯難,否泰長相因。夏康纘禹績,代祖復漢勳。
於役各勤王,驅馳拱紫宸。豈惟太公望,往昔逢周文。
誰謂三傑才,功業獨殊倫。感此慰行邁,無為歌苦辛。
晁公溯《得東南書報亂後東都故居猶存而州北松檟亦無》詩詞原文及賞析
旄頭光垂北風起,胡沙漫漫暗天地。
翠華清曉巡朔方,咸陽宮殿生荊杞。
胡兒解鞍留漢土,凝碧池頭日歌舞。
一朝忽棄洪河南,來歸輿圖丞相府。
當初亂離誰料此,南北中分指淮水。
天暌地隔十五年,不知中原復何似。
至今兵罷關泥開,始有北客中原來。
歷言王侯故第宅,瓦礫半在高台摧。
最憐長楊與宣曲,樹木荒涼迷御宿。
上林苑廢花自開,輦路春回草還綠。
宮中千門萬戶空,獸扉凝塵生網蟲。
遺民相對向天泣,耳冷不聞長樂鐘。
外城白盡無人行,當道往往狐狸鳴。
天陰日暮聞鬼哭,萬家經亂今一存。
嗚呼上帝白玉京,繁華掃地令人驚。
此生復識太平象,不及百年終未能。
世人寧有金石堅,定恐不見全盛年。
出門恍惚忘南北,故國何在山連天。
豈意揚雄一區宅,城破蕭條尚如昔。
閉門風雨長蓬蒿,榱桷多年亦傾側。
戶牖尚帶沙場塵,小兒猶學胡笳聲。
四鄰半已易新主,存者無復當時人。
城北淒涼九原路,往往停車不忍去。
幸無樵牧犯松柏,那有鮮卑護置墓。
春風塚木生蒼煙,北望拜泣還欣然。
向來艱難誰得免,獨我獲此真天憐。
君不見開成相國玉杯第,甘露變興巢亦毀。
又不見驪山築墳葬祖龍,牧兒盜入焚其中。
儒生慮遠無後憂,生居敝廬死山丘。
五世相傳蓋有道,中無所欲人何求。
邇來天涯倦為客,角巾行卜東歸日。
裡中耆舊今已無,忍聽鄰人更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