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州文學石橋書,妙畫雄才舉世無。
宗說俱通心眼活,奇哉老蚌出雙珠。
百年凜有遺風烈,行處同途不同轍。
知翁真得虎頭癡,月峰清照峨嵋月。
分飛雁影各東西,幾對秋風歎離別。
去去吳天淨如洗,淡墨聯書形字義。
聞說瓢泉,占煙霏空翠,中著精廬。旁連吹台燕榭,人境清殊。猶疑未足,稱主人、胸次恢疏。天自與,相攸佳處,除今禹會應無。選勝臥龍東畔,望篷萊對起,巖壑屏如。秋風夜涼弄笛,明月邀予。三英笑粲,更吳天、不隔蓴鱸。新度曲,銀鉤照眼,爭看阿素工書。
一雁飛吳天,羈人傷暮律。松江風裊裊,波上片帆疾。
木落姑蘇台,霜收洞庭橘。蕭條長洲外,唯見寒山出。
胡馬嘶秦雲,漢兵亂相失。關中因竊據,天下共憂栗。
南楚有瓊枝,相思怨瑤瑟。一身寄滄洲,萬里看白日。
赴敵甘負戈,論兵勇投筆。臨風但攘臂,擇木將委質。
不如歸遠山,雲臥飯松栗。
明朝一棹夷陵過,始覺吳天楚地寬。
三復蓼莪思二親,親恩天地無比倫。
生我鞠我長育我,出入腹我何艱辛。
為人這子欲報德,吳天於我心罔極。
順承猶恐莫酬恩,況敢忘恩為悖逆。
此邦由來多孝義,縣西元有曾參裡。
後來因避大賢名,卻易裡名為養志。
乃知裡有孝順人,至今名號猶芳芬。
人心天理不相遠,前賢孝行胡不遵。
習俗薄惡良可歎,梟獍之徒肆其悍。
不念父母劬勞恩,悖德悖禮如習慣。
在汝當為反哺烏,汝乃叱之若狗奴。
在汝當為羊跽乳,汝乃詈之如赫鼠。
此事雖雲未必然,我乃聞之毛髮寒。
一朝引咎深自責,由我教化有未格。
思昔曾為貴鄉令,見人母子偶相競。
令因涕出受孝經,母子翻然起新敬。
余今告汝以因緣,汝宜悉把舊惡悛。
從前果報言難盡,孝順之中自有天。
五刑不孝最為大,汝宜猛省聽予誨。
官法昭昭在眼前,輕則編置重則配。
假如倖免遭官刑,必有天刑及汝身。
六丁霹歷飛雷霆,此時無路可自新。
向吳天萬里、一葉歸舟。歲月盡悠悠。有清歌一曲,醉中自笑,酒醒還愁。幾度春鶯囀午,塞雁橫秋。漁笛蓑衣底,依舊勾收。多謝飛來雙鶴,□水邊林下,伴我遨遊。笑老萊晨昏,色笑為親留。有向來、素琴三尺,枕一編、周易在床頭。君知否,家山夢寐,渾勝瀛洲。
嗟矍鑠翁,對嬋娟月,懷汗漫遊。悵江湖幸有,季鷹鱸膾,田園忍負,晏子弧裘。丹桂開時,青蘋渺處,家在三吳天盡頭。庭皋靜,又一番葉落,天下皆秋。少年弓劍邊州。驚轉首黃粱還夢不。歎悠悠千載,關山無恙,滔滔一水,歲月俱流。鏡老菱花,笳悲廬葉,新雁數行人倚樓。君知否,把眉峰蹙破,豈為身愁。
登高丘,望遠澤,蓬萊三山不可測。
何如具區億萬頃,洞庭連娟向空碧。
東風吹盡吳天雲,玉盤雙螺翠堪摘。
我昔東遊鳳凰台,嵯峨巨鳊如山來。
白波不動鏡光曉,雲帆千幅爭先開。
中流縮首心茫然,恍如乘雲行九天。
驚濤忽逐回風旋,砰雷轉轂奔雪山。
龍伯鬼國見眼前,失勢一落獰蛟涎。
舟師拍浪咒浪婆,我亦再拜不敢言。
平時之險且如此,何況震盪洪荒先。
帝堯咨嗟逾九年,黃能無勳幽羽淵。
有子大聖與天通,一朝出我群魚中。
試觀此湖險,始知四載功。
長養草木華,無心謝春風。
吳越之事良可鄙,虎戰龍爭方未已。
水犀百萬今安在,惟見夫椒白雲裡。
鴟夷身退帶蛾眉,不直滄波一杯水。
我欲臨流叫神禹,湘靈鼓瑟馮夷舞。
盡挽湖波釀作葡萄春,飲醉扁舟臥煙雨。
程孟陽曰:「澹宕超忽,規模太白,語不凡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