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葬得假告,南出安上門。
鞭馬六十里,暮投中書村。
村翁館我宿,茅屋欲黃昏。
有客忽投刺,自稱一品孫。
氣貌不凡俗,因為開酒樽。
坐久問家諜,其族大且繁。
池州有清節,濫觴登洪源。
大傅擅鴻筆,入相又出藩。
其家本開封,改號一何尊。
至昱始六代,布衣它丘樊。
跨驢入府縣,驅犢耕郊原。
家廟固已毀,國史空具存。
盛德百世著,功必格乾坤。
高太已不祀,羨絪何可論。
況復起章句,乘時寵便蕃。
子孫雖替陵,尚得守田園。
我愛三代時,法度有深根。
卿大夫稱家,世世奉蘋蘩。
四民有定分,宦路無馳奔。
自從雜伯道,傾奪日喧喧。
脫耒秉金鉞,吮筆乘朱軒。
朝榮又暮辱,容易如掌翻。
古道不可復,頹波益以渾。
何況度木者,倒置輪與轅。
我亦起白屋,兩朝直紫垣。
蔭子有官常,賞延弟與昆。
盡待食人祿,將何報君恩。
農桑國之本,孝義古所敦。
吾族不力穡,終歲飽且溫。
雖非享富貴,亦以蠹黎元。
唐賢尚消歇,我輩奚足言。
呼兒諷此詩,播在篪與塤。
松陽之山如游龍,粵羅浮原獨巃嵷。
有墳峨峨樹且封,誰其葬者楚國公。
楚公系同正獻宗,煌煌炎宋祠業鴻。
若子洎孫俱登庸,德澤綿衍何其攏
至坰七世慶未窮,坰也孝義被厥躬。
只率黨序相睦雍,上以承祀弗墜躬。
下以奉親能婉容,昊天不懡稻顯K。
群丑戲兵儕蟻蜂,居民悉毀郊甸空。
母也奄忽時適逢,葬地罔差吉與凶。
倉皇原傍鑿幽宮,禮弗克備誠匆匆。
明年又復殂乃翁,五內摧裂號彼穹。
相原石塘氣鬱蔥,僉曰合遷母也從。
坰以體魄安其中,而更發露實所恫。
歲丙午春時雨豐,連理木生元氣鐘。
巨干開合敷枝葼,廿又四尺為其崇。
望如車蓋儼童童,山靈揮訶護芳穠。
禎奇孰雲非化工,於戲孝感天地通。
暴祥表瑞無以充,乃於茲木昭孝衷。
眉山記語具始終,鄉人頌美萬口同。
我聞其事愧愚蒙,作詩聊以備采風。
不會當時作天地,剛有多般愚與智。到頭還用真宰心,
何如上下皆清氣。大道冥冥不知處,那堪頓得羲和轡。
義不義兮仁不仁,擬學長生更容易。負心為爐復為火,
緣木求魚應且止。君不見燒金煉石古帝王,
鬼火熒熒白楊裡。
君不見道傍廢井生古木,本是驕奢貴人屋。
幾度美人照影來,素綆銀瓶濯纖玉。雲飛雨散今如此,
繡闥雕甍作荒谷。沸渭笙歌君莫誇,不應長是西家哭。
休說遺編行者幾,至竟終須合天理。敗他成此亦何功,
蘇張終作多言鬼。行路難,行路難,不在羊腸裡。
九有茫茫共堯日,浪死虛生亦非一。清淨玄音竟不聞,
花眼酒腸暗如漆。或偶因片言隻字登第光二親,
又不能獻可替不航要津。口談羲軒與周孔,
履行不及屠沽人。行路難,行路難,日暮途遠空悲歎。
君不見道傍樹有寄生枝,青青鬱鬱同榮衰。
無情之物尚如此,為人不及還堪悲。父歸墳兮未朝夕,
已分黃金爭田宅。高堂老母頭似霜,心作數支淚常滴。
我聞忽如負芒刺,不獨為君空歎息。古人尺布猶可縫,
潯陽義犬令人憶。寄言世上為人子,孝義團圓莫如此。
若如此,不遄死兮更何俟。
君不見山高海深人不測,古往今來轉青碧。
淺近輕浮莫與交,池卑只解生荊棘。誰道黃金如糞土,
張耳陳餘斷消息。行路難,行路難,君自看。
華林有胡氏,孝義共知名。
宅對千峰秀,家傳雙桂榮。
書樓藏六籍,講席聚諸生。
官序新春拜,門閭往歲旌。
兒孫多力學,兄弟亦躬耕。
一院松篁影,滿山猿鶴聲。
傍溪挑蕨煮,就樹採茶烹。
客戀琴樽樂,僧依水石清。
官途空擾擾,塵世自營營。
他日林泉約,何當遂此情。
祖教宗中有二門,十度萬地稱為尊。
初名止觀助新學,後成定慧菩提根。
唯一法,似雙分,
法性寂然體真止,寂而常照妙觀存。
定為父,慧為母,
能孕吉聖之門戶。增長根力養聖胎,
唸唸出生成佛祖。定為將,
慧為相,能弼心王成無上。
永作群生證道門,即是古菩提樣。
定如月,光爍外道邪星滅。
能挑智炬轉分明,滋潤道芽除愛結。
慧如日,照破無明之暗室。
能令邪見愚夫禪,盡成般若波羅蜜。
少時默,剎地靜,
漸漸增修成正定。諸聖較量功不多,
終見靈台之妙性。瞥聞法,
才歷耳,能熏識藏覺種起。
一念回光正智開,須臾成佛法如是。
禪定力,不思義,
變凡為聖剎地時。無邊生死根由斷,
積動寺勞巢穴墮。湛心水,
淨意珠,光吞萬象爍千途。
抉開己眼無瑕翳,三界元無一法拘。
覺觀賊,應時克,
攀援病,倏然淨。
蕩念垢兮洗惑塵,顯法身兮堅慧命。
如斷山,若停海,
天翻地覆終無改。瑩似琉璃含寶月,
倏然無寄而無待。般若慧,
莫能量,自然隨處現心光。
萬地門中為導首,一切時中稱法王。
竭苦海,碎邪山,
妄雲捲盡片時間。貧女室中金頓現,
壯士額上珠潛還。斬癡網,
截欲流,大雄威猛更無儔。
能令鐵床銅柱冷,頓使魔怨業果休。
和諍訟,成孝義,
普現群生諸佛智,邊邪惡慧盡朝宗,
螻蟻鯤鵬齊受記。偏修定,
純陰爛物刳正命。若將正慧照禪那,
自然虧法明如鏡。偏修慧,
純陽枯物成迂滯。須憑妙定助觀門,
如月分明除霧翳。勸等學,
莫偏修,從來一體無二頭。
似禽兩翼飛空界,如車二輪乘白牛。
即向凡途登覺岸,便於業海泛慈舟。
或事定,制之一處無不竟。
或理定,唯當直下觀心性。
或事觀,明諸法相生籌算。
或理觀,頓了無一無那畔。
定即慧,非一非二非心計。
慧即定,不同不別絕觀聽。
或雙運,即寂而照通真訓。
或俱泯,非黨員定非慧超常准。
一塵入定眾塵起,般若門中成法爾。
童子身中三昧時,老人分談真軌。
能觀一境萬境同,近塵遠剎我不通。
真如路上論生死,無明海裡演圓宗。
眼根能作鼻佛事,色塵入定香塵起。
心境常同見自差,誰言不信波元水。
非寂非照絕言思,而寂而照功無比。
權實雙行闡正途,體用更資含妙旨。
勸諸子,勿虛棄,
光陰如箭如流水。散亂全因缺定門,
愚盲只為虧真智。真實言,
須入耳,千經萬論同標記。
定慧全功不暫忘,一念頓歸真覺地。
定須羽,慧須聞,
勿使靈台一點昏。合抱之樹生毫末,
積漸之功成寶尊。獼猴學定生天界,
女子才思入道門。自利利他因果備,
若除定慧莫能論。
太湖之水分三支,注為長泖,東去無已時。
泖灣之口有大橘,一樹盤盤蔭門楣,裡鄰呼為橘洲眾所知
。
洲之上,橘之下,矮屋六七間,皆茅茨。
孝子萬生,三世以來皆居之。
生衣無綾錦華,食無肉作糜。
讀書談道操履步,步以古哲自礪不肯苟。
為堂有老母白髮垂,必須甘旨備二膳,家貧不常得,十年
客寄為人訓其兒。
所得金,悉以為奉母資。
母病下痢,不能自潔,生即棄業歸。
取中裙湔溲穢,手奉虎子,晝夜伺母,不使床席沾淋漓。
母有女贅狠,婿不識孝義惟務利,日思剝取生家貲,甚至
湯藥之費亦來掊克,生即與之無吝詞。
惟恐致斗傷母慈,使母不得差,以陷終天無窮悲。
卒能護持母病無恙,以終天年之壽期。
噫吁閟!橘洲之水清且漪,橘洲之實碩且飴。
飲洲之水,食洲之橘,誰無父母思?嗟哉!萬生孝義今古
稀,我詩直欲追韓奇。
水星之精天上游,春風歲歲蒼龍頭。
偶然根葉著下土,散作人間百花樹。
莫疑君家此花無種生,定是天上蒼龍精。
白玉之趺青玉簇。開花既奇成又速。
三年方駭大如林。五年已見高逾屋。
我來吟作書林花,煙塵萬卷重抽芽。
君家原不孝義種,自來青州丞相家。
為君出芝草,芝草那能千日好。
為君結琥珀,琥珀恐為貪者獲。
不如此花混在春花叢,歲歲與君同春風。
春風同賞復同吟,願與主人同好心。
更令此花分作千古本,處處種成君子林。
少時學周孔。
弱冠窮六經。
孝義連方冊。
仁恕滿丹青。
踐言貴去伐。
為善存好生。
中復觀道書。
有名與無名。
妙術鏤金版。
真言隱上清。
密行貴陰德。
顯證表長齡。
晚年開釋卷。
猶日映眾星。
苦集始覺知。
因果乃方明。
示教惟平等。
至理歸無生。
分別根難一。
執著性易驚。
窮源無二聖。
測善非三共同願望。
大椿徑億尺。
小草裁雲萌。
大雲降大雨。
隨分各受榮。
心想起異解。
報應有殊形。
差別豈作意。
深淺固物情。
無處著春光。天上飛來詔十行。父老歡呼童稚舞,前江。千載周家孝義鄉。草木盡芬芳。更覺溪頭水也香。我道烏頭門側畔,諸郎。準備他年晝錦堂。
張孟兼《義門鄭仲舒先生得請歸浦江余于先生同裡且親》詩詞原文及賞析
鄭公去年離北平,束書抱病來南京。
城隅解後喜且驚,開顏握手言再生。
自從南北屨構兵,日夜悵望鄉關情。
幾回寄書雁南征,中心搖搖若懸旌。
苦遭喪亂百病嬰,客邊囊橐一旦傾。
此來四顧徒煢煢,豈料吾子與合併。
我時聞之涕泗橫,況公素有文章名。
居官勝國職最清,經筵□擢轉庠黌。
及當玉署已宦成,又為奉常典粢盛。
人生際此自足榮,但恨白髮已數莖。
懷哉屈子全忠貞,誼與日月同光晶。
願言夕餐秋菊英,佩明月璫紉茞蘅。
懸河之論春雷轟,使旁睹者顏發蠙。
索居半載留帝城,坐聽夜雨哦寒檠。
眼前倏忽時變更,春風一見衰草萌。
公家孝義好弟兄,遣兒千里來遠迎。
乃今得請荷聖明,身若插羽乘風輕。
過門雲別明遂行,開船要趁蒸雨晴。
夜久不寐視長庚,長庚欲落鐘鼓鳴。
庭樹喔喔聞雞聲,蒯緱起舞冠絕纓。
公歸我愁絲亂縈,亦有夢寐懷先塋。
如過吾父款柴荊,為言恨不同趨程,終當早晚乞歸耕。
解變西崑體,一賦冠群英。清風峽畔,至今堂已讀書名。富貴輕於塵土,孝義高於山嶽,惜不大其成。陵谷縱遷改,草木亦光榮。與仇香,穿阮屐,試同登。石龕雖窄,可容一幾短檠燈。千仞蒼崖如削,四面翠屏不斷,雲霧鎮長生。最愛巖前水,猶作誦弦聲。
曉渡明鏡中,霞衣相飄颻。浪鳧驚亦雙,蓬客將誰僚。
別飲孤易醒,離憂壯難銷。文清雖無敵,儒貴不敢驕。
江吏捧紫泥,海旗剪紅蕉。分明太守禮,跨躡毗陵橋。
伊洛去未回,遐矚空寂寥。
捉得金晶固命基,日魂東畔月華西。
於中煉就長生藥,服了還同天地齊。
莫怪瑤池消息稀,只緣塵事隔天機。
若人尋得水中火,有一黃童上太微。
混元海底隱生倫,內有黃童玉帝名。
白虎神符潛奼女,靈元鎮在七元君。
三畝丹田無種種,種時須藉赤龍耕。
曾將此種教人種,不解鉛池道不生。
閃灼虎龍神劍飛,好憑身事莫相違。
傳時須在乾坤力,便透三清入紫微。
不用梯媒向外求,還丹只在體中收。
莫言大道人難得,自是功夫不到頭。
飲酒須教一百杯,東浮西泛自梯媒。
日精自與月華合,有個明珠走上來。
不負三光不負人,不欺神道不欺貧。
有人問我修行法,只種心田養此身。
時人若擬去瀛洲,先過巍巍十八樓。
自有電雷聲震動,一池金水向東流。
瓶子如金玉子黃,上升下降續神光。
三元一會經年淨,這個天中日月長。
學道須教徹骨貧,囊中只有五三文。
有人問我修行法,遙指天邊日月輪。
我自忘心神自悅,跨水穿雲來相謁。
不問黃芽肘後方,妙道通微怎生說。
肘傳丹篆千年術,口誦黃庭兩卷經。
鶴觀古壇松影裡,悄無人跡戶長扃。
獨上高峰望八都,黑雲散後月還孤。
茫茫宇宙人無數,幾個男兒是丈夫。
天下都游半日功,不須跨鳳與乘龍。
偶因博戲飛神劍,摧卻終南第一峰。
朝游北越暮蒼梧,袖裡青蛇膽氣粗。
三入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
趯倒葫蘆掉卻琴,倒行直上臥牛岑。
水飛石上迸如雪,立地看天坐地吟。
吾家本住在天齊,零落白雲鎖石梯。
來往八千消半日,依前歸路不曾迷。
蓮峰道士高且潔,不下蓮宮經歲月。
星辰夜禮玉簪寒,龍虎曉開金鼎熱。
東山東畔忽相逢,握手丁寧語似鐘。
劍術已成君把去,有蛟龍處斬蛟龍。
朝泛蒼梧暮卻還,洞中日月我為天。
匣中寶劍時時吼,不遇同人誓不傳。
偎巖拍手葫蘆舞,過嶺穿雲拄杖飛。
來往八千須半日,金州南畔有松扉。
養得兒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
生生世世常如此,爭似留神養自身。
精養靈根氣養神,此真之外更無真。
神仙不肯分明說,迷了千千萬萬人。
不事王侯不種田,日高猶自抱琴眠。
起來旋點黃金買,不使人間作業錢。
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見人。
忠孝義慈行方便,不須求我自然真。
莫道幽人一事無,閒中盡有靜工夫。
閉門清晝讀書罷,掃地焚香到日晡。
先生先生貌獰惡,拔劍當空氣雲錯。
連喝三回急急去,欻然空裡人頭落。
劍起星奔萬里誅,風雷時逐雨聲粗。
人頭攜處非人在,何事高吟過五湖。
粗眉卓豎語如雷,聞說不平便放杯。
仗劍當空千里去,一更別我二更回。
先生先生莫外求,道要人傳劍要收。
今日相逢江海畔,一杯村酒勸君休。
龐眉斗豎惡精神,萬里騰空一踴身。
背上匣中三尺劍,為天且示不平人。
鄭子離襁褓,所怙惟乃父。
父昔仕燕京,半世去鄉土。
子家孝義門,十世居同聚。
派衍白麟支,望出滎陽譜。
庭常無間言,禮或習鄒魯。
雞鳴起盥櫛,合食聞鐘鼓。
雖當喪亂後,遵訓仍厥祖。
我家故同邑,匪聞目親睹。
況子吾素知,才華足多齲
豁落義氣俱,咳唾珠璣吐。
揮毫走蛟螭,作賦凌鸚鵡。
昆弟既謂賢,親鄰亦稱數。
久欲尋父去,奈時方用武。
消息十年無,道路滿豺虎。
近傳燕薊平,不覺喜而舞。
聞父已南還,恨不身插羽。
斂衣即登途,宵進江上櫓。
忘食並兼程,亦不避風雨。
逾旬及南京,父病將愈。
逆旅會面歡,勝渴飲酥乳。
比鄰走翁嫗,環視立如堵。
我時往相見,政值日卓午。
挽之入客邸,共談坐揮塵。
問言念父情,情深話諲縷。
如子之所經,跋涉甚辛苦。
春泥膏土脈,停雲黯天宇。
朝行履濡露,暮宿定林莽。
我惟純孝者,往往見前古。
名同金石堅,不與草木腐。
事親在娛樂,奚必養三釜。
羨子為此行,於世豈無補。
聞者大驚奇,見者輒誇詡。
人生斯足榮,何用效題柱。
是言良已解,口答頭屢俯。
陋予亦胡為,問學本狂瞽。
三年事占畢,竟日拘訓詁。
環列紛叩難,類敵張勁弩。
內顧實空乏,畏彼搜林斧。
幸哉搢紳交,脫略噲等伍。
或時臥養痾,連月不出戶。
今日子來別,省墓亟東下。
為言奉父命,明發河之滸。
此還暫當來,寤寐歌《陟岵》。
聞之觸鄉思,嘅歎髀頻拊。
吾翁發垂白,不得躬干蠱。
便欲從子歸,致身學稼圃。
敝廬南山中,風物詫韋杜。
桃李自滿蹊,去天才尺五。
但見桑麻榮,豐年多黍稌。
昨宵夢先壟,松楸長栩栩。
強起訴此懷,喚僕買清酤。
春風吹柳條,夜雨漲江浦。
勸子盡一觴,聊以寫心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