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維拓提封,形勝古天府。
血戰五十秋,零落余八柱。
江南傳箭急,誰暇此回顧。
落日古渝城,杖鉞乃甚武。
天東甑雖墮,吾自強支拄。
泫滬躬討逆,歸來戰彌苦。
蕭條下夔門,機阱伏中路。
咄咄快敵仇,誰歟掩壞土。
哀哉關西雄,國亡猶不負。
同時督軍將,腰金插雙虎。
蜀道古來難。數日驅驅興已蘭。石棧天梯三百尺,危欄。應被旁人畫裡看。兩握不曾乾。俯瞰飛流過石灘。到晚才知身是我,平安。孤館青燈
慶元二年春,有詔來自東。
曰東川漕臣,憂國盡變通。
東川十五郡,連年歲不豐。
國計僅以足,民力幾窮空。
賴茲經綸手,調護遂奏功。
曰維榷牧司,有言驚聖聰。
咨爾予漕臣,僉言爾惟忠。
往哉其撫事,惟和惟其中。
蜀人聞天書,喜氣如春風。
竊思斟酌權,大概不可窮。
在昔元佑間,委付失狂童。
苞苴肆分行,錐刀到心胸。
小蘇抗章論,大蘇以詩攻。
至今百世下,得失爛如烘。
明公冰霜姿,材業尤雄雄。
剸割一指間,妙用付天工。
鳥獸雖無知,好惡人則同。
覿德自來馴,遇暴輒興戎。
從茲三邊人,稽首不敢凶。
蜀人願公留,天子將思公。
謂公曰還歸,其以來年冬。
劉敏中 《滿江紅 至元丙戌,敏中興廣平安思承同為御》詩詞原文及賞析
,而志意又同,以是交甚款。又畸思承得拜其兄今宣慰公於其家,公即歡然相接,傾倒如書。公時在京領漕運,明年為刑曹尚書。會夏暑,以恩例決諸司囚。敏中以御史公以秋官實同其事。旦夕相從者彌月,凡公之毅敏公恕,盡於斯得之,而情好益密矣。又再歲,思承為四川副按察之成都,敏中為御史都司,歲余,謝病歸濟南。已而聞公由刑曹宣慰雲朔,又聞思承還京為冬官侍郎。今年癸巳夏六月,公復以宣慰來山東,常治益都,過濟南,顧敏中於陋巷,且致思承之問。凡與思承別蓋五年,而公則四年矣,陳契闊,甚相樂也。明旦,公已行矣,乃知公近有充閭之慶,則又喜焉,而獨恨不得為一賀也。十月,公以行部復過濟南,見公於皇華驛,退以鄙懷作樂府一篇獻於公,以發一笑,其亦古人所謂情動於中,而形於言十載京華,也曾是、飄零狂客。還有幸、公家兄弟,相逢相識。記得宣恩疏決日,柏台驄馬秋官筆。甚人生聚散等閒間,都難測。摩撫手,天西北。放浪跡,江湖國。忽高軒飛下,今夕何夕。頭上貂蟬看欲見,掌中珠顆今先得。暫放教、詩酒豁平生,公休惜。
吾喜送任師,羨君方少年。
有如伏櫪馬,看彼始及鞍。
奔騰過吾目,蕭條正思邊。
誰知脫吾羈,傲睨登太山。
君今始得縣,翱翔大江干。
大江多風波,渺然勢欲翻。
浩蕩吞九野,開闔壯士肝。
人生患不出,局束守一廛。
未常見大物,不識天地寬。
今君吾鄉秀,固已見四川。
去上作邊吏,出入烽火間。
儒冠雜武弁,屈與氈裘言。
又當適南土,大浪泛目前。
胸中芥蔕心,吹盡為平田。
陳湯喜劃勝,所至常縱觀。
吾想君至彼,胸膽當豁然。
寒林靜對屏翠屏,六花莊點風景清。
四川簇簇瓊瑤樹,恍然照映之蘭庭。
寒生晴光色爍爍,含輝照耀銀海明。
岣岩石化昆山玉,負喧猿猱出深谷。
可耿不老出白頭,梅萼藏春暗香馥。
紫陽留識歌翠寒,中有玉人在其間。
道傅前聖發未發,教開來學難亦難。
豁然胸次冰雪釋,白照紅日上圃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