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序予上國不才。
黜為中山長史。
待罪三載。
究識煙霞之狀。
既對道書。
官又無職。
筆墨之勢。
聊為後文。
曰上妙兮道之精。
道之精兮俗為名。
名可宗兮聖風立。
立聖風兮茲教生。
寫經記兮記圖剎。
畫影像兮在丹青。
起淨法兮出西海。
流梵音兮至索溟。
網紫宙兮洽萬品。
冠璇寓兮濟群生。
余汩阻兮至南國。
跡已徂兮心未扃。
立孤台兮山岫。
架半室兮江停
累青杉於澗構。
積紅石於林欞。
雲八重兮七色。
山十影兮九形。
金燈兮江籬。
環軒兮匝池。
相思兮豫章。
戴雪兮抱霜。
栽異木而同秀。
鍾雜草而一香。
苔蘚生兮繞石戶。
蓮花舒兮繡池梁。
伊日月之寂寂。
無人音與馬跡。
耽禪情於雲徑。
守息心於端砵。
永結意於鷲山。
長憔悴而不惜。
潑褲不容脫,鳥語徒慇勤。
輸租質農器,有褲那解新。
官中催科吏如虎,告時趣耕爾能許。
即今春種未入田,安得縣胥知愧汝。
卑棲挽喙良易謀,聒聒強任田家憂。
啼時未旦夜不休,班班血痕銜口頭。
人將近似測禽語,汝意真解憂農不。
或傳悍妻天所怒,姑不可撾渠不顧。
罰為此鳥聲曩愆,警世毋為郭家婦。
南方諛佛古到今,人持數珠家梵音。
區區說似一百八,譏訶勸相知何心。
浙風淮俗隔江水,意解禽言乃如此。
蘇黃妙句誰嗣之,兩地流傳並須紀。
世問儒墨紛相攻,鉅細彼此臧谷同。
爭如痛飲臥長晝,付渠馬耳射東風。
蘇籀《龍井僧全示寄庵樞密程公累篇季文弟新什求余》詩詞原文及賞析
程蘇中興什,同庵有後前。
前朝沙門首,辨淨超卓然。
耆宿失聞聰,飫參余小全。
龍泓風篁巘,荏苒二十年。
緇儔幾換易,巖崿豈變遷。
亭亭百歲杉,泠泠九淵泉。
梵音擾龍性,玄解忘魚筌。
有客輦瑰詭,無情施繒錢。
佛法佇隆興,般若須人傳。
更令觀剎麗,但俾子孫賢。
三空正覺路,一喻實相圓。
不替人天師。重新演教禪。
只履歸何處,懷師淚滿襟。
浮雲生滅性,明月去來心。
閱世真如夢,安禪不廢吟。
留衣分法侶,寫偈別朋簪。
雨蘚侵行跡,風泉想梵音。
一燈寒竹暝,雙樹落花深。
塔閉蟲粘戶,巢空鶴避林。
歷峰山下路,從此罷登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