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山城雪,民和歲有秋。
深聞五褲詠,聊減貳車愁。
凌亂藏溪寺,霏微酒郡樓。
凍宜粘酒旆,香好試茶甌。
逐吹殊無定,連宵勢未休。
仙娥低粉面,熊耳壓峰頭。
樹老花重發,川長縞不收。
平沉采芝洞,深鎖避賢郵。
麋鹿全迷逕,鷹鸇不下韝。
夜村埋古屋,丹水咽寒流。
上洛城中客,梁園日下州。
前年直綸閣,臘月奉宸遊。
六出寒光亂,重瞳喜氣福
催班臨秘殿,稱賀拱凝旒。
漠漠籠天仗,輕輕落御溝。
瑤池同皎潔,珠箔助颼飀。
民有豐年望,君無旱食憂。
佩垂延喜玉,服曜吉光裘。
雞樹令開宴,鴛行許命儔。
千鍾方艷艷,三爵未油油。
舉白朱顏凝,飛文彩筆抽。
傳宣須盡醉,御札遣冥搜。
晚出蒼龍闕,驕馳紫燕騮。
自慚生草澤,人指在蓬丘。
薄命誠非據,清途不久留。
左遷來僻郡,對景憶瀛洲。
謫宦誰還往,貧家自獻酬。
敢言無俸祿,且喜潤田疇。
鳳閣名雖黜,貂冠命亦優。
山中甘散秩,膝下奉晨羞。
默默惟思過,陶陶亦自由。
搖頭詠詩什,合眼入衾裯。
只恨方於枘,何嘗曲似鉤。
詎能悲鵬鳥,早合畏犧牛。
玉冷期三爇,蘭香任一蕕。
夢中非蛺蝶,世上本蜉蝣。
禍福如亡馬,機關喻狎鷗。
甘貧慕原憲,齊物學莊周。
尚賴遷鶯侶,旁依建隼侯。
願隨商洛叟,擊壤金皇猷。
長江浩浩送千古,江流不斷魚龍舞。
蘆花荻花愁暮雲,天風吹我客湓浦。
移舟回首思故人,淒然一登琵琶亭。
琵琶亭上秦天遠,琵琶亭下楚江橫。
嗚呼我祖唐少傳,兜率天中已歸去。
客來倚棹問漁翁,香山居士今何處。
冰魂雪魄挽不回,濤山浪屋空崔嵬。
檣烏驚起水鷗睡,繞船明月夜徘徊。
謫官江左秋風慘,江上黃昏月黯黯。
那堪送客聞琵琶,況對怨女不傷感。
洛陽城外蝦牽陵,下有甲妓何娉婷。
花落色衰婚舶客,獨守孤舟伴月明。
手撫琵琶意嗚唈,挑攏撚抹緩復急。
大弦哀哀小弦悲,孤舟嫠婦豈不泣。
霓裳才歇六麼鳴,四弦盡作裂帛聲。
碧落黃泉兩淒苦,幽愁暗恨不堪聽。
凜如猿咽梧桐晚,款若鶯啼春晝暖。
鶤弦轉處如胡笳,宮調彈時若羌管。
江州司馬一斷腸,燈前老淚如雨滂。
老婦低眉嬌滴滴,琵琶掩面羅衣香。
初彈如珠後如縷,一聲兩聲落花雨。
訴盡平生雲雨生,儘是春花秋月語。
羅衣搵淚向人啼,妾是秦樓浪子妻。
流落煙塵歸未得,青樓昔在洛陽西。
今嫁商人豈妾意,一曲蕭騷夜無寐。
秋風吹破居士心。琵琶聲聲墮珠淚。
居士左遷郁小邦,鼎鼐志願猶未降。
聞其曲聲見其語,萬斛愁腸如秋江。
江花江草廬山下,春江花朝秋月夜。
江風颼颼江水寒,不見長安十年話。
當時風月亦有情,為伊翻作琵琶行。
居士悲樂似此婦,此婦激發居士情。
居士還朝此婦死,琵琶古聲今已矣。
邦人江上建此亭,古往今來亭下水。
柿葉翻紅楓葉黃,荒煙壓蓬月墮檣。
星霜磨老香山句,香山骨冷今如霜。
亭空江闊情何極,一思古人一歎息。
兩岸橫蘆今畫樓,山水窟中安樂國。
江國淒涼人自悉,香山一去三百秋。
長江不管愁人恨,淚與江波不寬余流。
九江風月嗟無主,孤月依然幾今古。
江頭愁絕到三更,琵琶不作亦淒苦。
我來適是九世孫,思賢懷古獨銷魂。
悲風如舞琵琶調,哀鳥如歌琵琶弦。
古人去去不復返,孤亭寂寂寒江遠。
琵琶無聲萬艇橫,留得廬山遮醉眼。
楊君江左士,文律何飄飄。
人言未冠時,作賦凌洞簫。
甲科中南國,通籍趨東朝。
轗軻位不進,陶潛還折腰。
宰邑向蜀道,萑蒲忽興妖。
官小力不支,奔竄避槍刀。
朝廷責守土,黜入縣佐僚。
昨朝寫孫憤,遺我有客謠。
伊予亦左遷,諷之心無憀。
人生一世間,否泰安可逃。
姑問道何如,未必論卑高。
自古富貴者,撩亂如藜蒿。
德業苟無取,未死名已消。
豈期顏子淵,不朽在一瓢。
推此任窮達,其樂方陶陶。
達則為鵾鵬,窮則為鷦鷯。
垂天與巢林,識分皆逍遙。
文廟臨朝日,英皇復辟年。
我公台鼎貴,臣職始終全。
舊錫恩榮榜,仍居侍從員。
皂囊繁出入,彤陛儼周旋。
擾擾群疑會,皇皇《四牡》篇。
路應窮地軸,歲屢變星躔。
曉謁班留筍,宵歸炬擁蓮。
至今天上語,不遣外人傳。
少海驚波定,金縢密疏虔。
論功同李泌,辱命豈張騫。
南國非旁郡,東僚亦左遷。
獻陵貽睿想,宣室問遺賢。
典禮煩咨岳,為舟億濟川。
廟廊資治理,帷幄贊兵權。
討逆東平漢,從征北過燕。
從容陳俎豆,談笑卻戈篔。
仗鉞風塵際,留司雨露邊。
兩曹兼掌握,三少累登延。
紫詔蛟龍織,珍羞玳瑁筵。
篆分銀印細,花簇錦袍鮮。
棨戟城西第,桑麻海上田。
雲霄三接近,優遇一時專。
綠野家山在,丹心聖主憐。
掛冠雙鳳闕,歸棹五湖船。
老子元知足,陶朱不愛錢。
弟兄頭總白,賓客戶常闐。
面受婁公唾,身無董氏弦。
恩魚隨網散,馴犬上階眠。
碑板尋常見,醫方次第詮。
甕留京口釀,瓶引惠山泉。
壽愷堂何愧,忠安謚有焉。
相台秋正坼,卿月夜虛圓。
異骨殊凡品,前身本解禪。
浮生過九十,空界出三千。
海內文章伯,人間富貴仙。
姓名兒女說,簪笏子孫聯。
桃李當時盛,葭莩後代連。
高山嗟仰止,先輩已茫然。
日月居諸裡,江湖涕淚前。
賦詩裨國史,詎有筆如椽。
商山陽城驛,中有歎者誰?
雲是元監察,江陵謫去時。
忽見此驛名,良久涕欲垂。
何故陽道州,名姓同於斯?
憐君一寸心,寵辱誓不移。
疾惡若巷伯,好賢如緇衣。
沉吟不能去,意者欲改為。
改為避賢驛,大署於門楣。
荊人愛羊祜,戶曹改為辭。
一字不忍道,況兼姓呼之?
因題八百言,言直文甚奇。
詩成寄與我,鏘若金和絲。
上言陽公行,友悌無等夷。
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離。
次言陽公跡,夏邑始棲遲。
鄉人化其風,少長皆孝慈。
次言楊公道,終日對酒卮。
兄弟笑相顧,醉貌紅怡怡。
次言陽公節,謇謇居諫司。
誓心除國蠹,決死犯天威。
終言陽公命,左遷天一涯。
道州炎瘴地,身不得生歸。
一一皆實錄,事事無孑遺。
凡是為善者,聞之惻然悲。
道州既已矣,往者不可追。
何世無其人,來者亦可思。
願以君子文,告彼大藥師。
附於雅歌末,奏之白玉墀。
天子聞此章,教化如法施。
直諫從如流,佞臣惡如疵。
宰相聞此章,政柄端正持。
進賢不知倦,去邪勿復疑。
憲臣聞此章,不敢懷依違。
諫官聞此章,不忍縱詭隨。
然後告史氏,舊史有前規。
若作陽公傳,欲令後世知。
不勞敘世家,不用費文辭。
但於國史上,全錄元稹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