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宓《某嘗次贊府盧丈高韻復承見示佳篇歎詠之餘輒》詩詞原文及賞析
家山四年別,梅萼忽橫枝。
久擬投倦翼,還成效雌羈。
初之一毫補,謾素五十炊。
所就竟何事,敢言厭拘縻。
吏民笑已滿,雖勤欲奚為。
答以事不然,吾心異群兒。
矻矻不能閒,任汝了事譏。
吾道日已長,天運無窮期。
常恐業未富,無以答明時。
歸將閉門坐,謹學毋自期。
刻心事仁勇,立志防怠隳。
乞我刀圭劑,發此蒙昧姿。
市民官吏同興觀。立志皆無倦。起建丹霞功不淺。修真修浩,絕除貪愛,一點重明顯。混元三界光輝滿。了了登雲漢。下拔存亡都著岸。施弘正道,永超無礙,有個靈童喚。
我贈王氏子,作此謹所之。
之子何所喜,喜有近道資。
妙齡正弱冠,立志已不卑。
與之語則解,知弗流俗隨。
今聞欲有行,問之如何其。
曰取天下友,曰求天下師。
斯言美則美,乃大人之為。
在子則太早,恐非其所宜。
去聖嗟已遠,名家好相持。
師者每異戶,戶焉亦多岐。
志稚未堅定,焉保無轉移。
識嫩未的確,那知真是非。
同人遽於野,懍乎其亦危。
既慕聖賢學,須循聖賢規。
聖功有次序,躐進徒爾疲。
非益欲速成,孔深闕童譏。
登高必自下,子思端不欺。
道爾求諸遠,孟軻尤所嗤。
小學極織悉,無非固骸跡
灑掃進退間,三千其威儀。
子曾與周旋,有虧已無虧。
大學入德門,綱條備無遺。
開端在格物,大當致吾知。
子曾與講貫,有疑已無疑。
語孟兩部書,坦坦無嶢崎。
儘是平實語,中蘊至寶輝。
子曾得其趣,抑爾獵其皮。
入道貴有主,何須事支離。
進德貴著實,何容慕新奇。
後生所可畏,不在華藻摛。
亦非記覽博,亦匪談辨飛。
勇往識其正,路頭不參差。
終始一敬入,絕無傲岸私。
驅車萬晨道,最謹發軔時。
豪厘稍有差,千里謬莫追。
志學錯所學,從心竟相違。
知止失所止,能得之者希。
康莊大通衢,無用徑捷窺。
章韶大雅音,不必轉調吹。
美璞要成器,切戒浪琢鎚。
良苗善保養,粢盛方可期。
惜茲少壯力,正宜自鞭治。
一一務下學,俛焉日孜孜。
聖門縝密功,不容漏毫絲。
真積中欠缺,虛勞外奔馳。
雜乎其胸臆,決墮狂與癡。
不為子行喜,抑為子行悲。
子既扣我門,吾何吝子醫。
不覺寫肝肺,有此諄諄詞。
此理無強聒,姑以誠吾思。
江都昔喪亂,闕下多構兵。豺虎恣吞噬,干戈日縱橫。
逆徒自外至,半夜開重城。膏血浸宮殿,刀槍倚簷楹。
今知從逆者,乃是公與卿。白刃污黃屋,邦家遂因傾。
疾風知勁草,世亂識忠臣。哀哀獨孤公,臨死乃結纓。
天地既板蕩,雲雷時未亨。今者二百載,幽懷猶未平。
山河風月古,陵寢露煙青。君子秉祖德,方垂忠烈名。
華軒一惠顧,土室以為榮。丈夫立志操,存沒感其情。
求義若可托,誰能抱幽貞。(縣主贈穆)
皇天昔降禍,隋室若綴旒。患難在雙闕,干戈連九州。
出門皆凶豎,所向多逆謀。白日忽然暮,頹波不可收。
望夷既結釁,宗社亦貽羞。溫室兵始合,宮闈血已流。
憫哉吹簫子,悲啼下鳳樓。霜刃徒見逼,玉笄不可求。
羅襦遺侍者,粉黛成仇讎。邦國已淪覆,餘生誓不留。
英英將軍祖,獨以社稷憂。丹血濺黼扆,豐肌染戈矛。
今來見禾黍,盡日悲宗周。玉樹已寂寞,泉台千萬秋。
感茲一顧重,願以死節酬。幽顯儻不昧,終焉契綢繆。
(穆答縣主)
平陽縣中樹,久作廣陵塵。不意何郎至,黃泉重見春。
(來家歌人詩)
金閨久無主,羅袂坐生塵。願作吹簫伴,同為騎鳳人。
(穆諷縣主就禮)
朱軒下長路,青草啟孤墳。猶勝陽台上,空看朝暮雲。
(縣主許穆詩)
露草芊芊,頹塋未遷。自我居此,於今幾年。與君先祖,
疇昔恩波。死生契闊,忽此相過。誰謂佳期,尋當別離。
俟君之北,攜手同歸。(縣主請遷葬詩)
伊彼維揚,在天一方。驅馬悠悠,忽來異鄉。情通幽顯,
獲此相見。義感疇昔,言存繾綣。清江桂洲,可以遨遊。
惟子之故,不遑淹留。(穆答縣主)
人心若江河,晝夜無停流。
東流未到海,滔滔詎能休。
又如遠遊客,終年寄他州。
不知歸其家,歲暮何所投。
水流上滄海,人行止故丘。
而況寰宇中,事物紛相酬。
人欲盛其熾,天理微以幽。
瞬息變化間,肝膽生戈矛。
苟不知所止,定心終無由。
所止非至善,此心猶可憂。
卓哉陳使君,立志希前修。
名堂以止善,善外俱無求。
我德自此明,新民功亦優。
還應有餘慶,永為斯堂留。
不愧大學篇,芳塵映千秋。
紫巖之傳,原委一忠。
溯而伊濂,根本一中。
事君致身,其用則同。
自我淑人,派於五峰。
力久積真,至公而充,
淳熙之間,天下為公。
守道彬彬,洙泗之風。
公於是時,不下禹功。
據德遊藝,言立志家。
故其遺書,筆意俱工。
我得而藏,敢忘所宗。
淵淵其心,皜皜其容。
學冠穹壤,名儕岱嵩。
萬世仰之,曰人中龍。
誠哉一得即永得。大都要藉周天火,
十月聖胎方始圓。雖結丹頭終耗失,
要須火候始凝堅。動靜存亡宜沐浴,
吉凶進退貴抽添。火力綿綿九轉後,
藥物始可成胎仙。一時八刻一周天,
十二時辰准一年。每自一陽交媾後,
功夫煉到六純乾。精神來往如潮候,
氣血盈虛似月魂。一轂從來三十幅,
妙處都由前後弦。專氣致柔為至仁,
禮義智信融為仁。真土歸位為至真,
水火金木俱渾全。精水神火與意土,
煉使魂魄歸其根。先天一氣今常存,
散在萬物與人身。花自春風鳥自啼,
豈知造物天為春。百姓日用而不知,
氣入四肢徒凋殘。松竹虛心受氣足,
凌霜傲雪長年青。況人元神本不死,
此氣即是黃芽鉛。老松可少病可健,
散者可聚促可延。心入虛無行火候,
內景內象壺中天。須知一塵一蓬萊,
與走一葉一偓佺。神芝一生甘露降,
龜蛇千古常相纏。一朝雷電撼山川,
一之則日萬則煙。日中自有金烏飛,
夜夜三更入廣寒。子子孫孫千百億,
爐鼎雞犬皆登天。大道三十有二傳,
傳到天台有悟真。四傳復至白玉蟾,
眼空四海嗟無人。偶遇太平興國宮,
白髮道士其姓陳。半生立志學鉛汞,
萬水千山徒苦辛。一朝邂逅廬山下,
擺手笑出人間塵。翠閣對床風雨夜,
授以丹法使還元。人生何似一杯酒,
人生何似一盞燈。蓬萊方丈在何處,
青雲白鶴欲歸去。快活快活真快活,
為君說此末後句。末後一句親分付,
普為天下學仙者,曉然指出蓬萊路。
破衲雖破破復補,身中自有長生寶。
柱杖奚用巖頭籐,草鞋不用田中稿。
或狂走,或兀坐,
或端坐,或仰臥。
時人但道我風顛,我本不顛誰識我。
熱時只飲華池雪,寒時獨向丹中火。
饑時愛喫黑龍肝,渴時貪吸青龍腦。
絳宮新發牡丹花,靈台初生薏苡草。
卻笑顏回不為夭,又道彭鏗未是老。
一盞中黃酒更甜,千篇內景詩尤好。
沒絃琴兒不用彈,無腔曲子無人和。
朝朝暮暮打憨癡,且無一點閒煩惱。
屍解飛昇總是閒,死生生死無不可。
隨緣且喫人間飯,不用繅蠶不種稻。
寒霜凍雪未為寒,朝饑暮餒禁得餓。
天上想有仙官名,人間不愛真人號。
跨虎金翁是鉛兄,乘龍奼女為汞嫂。
泥丸宮裡有黃婆,解把嬰兒自懷抱。
神關氣關與心關,三關一簇都穿過。
六賊心如火正焚,三屍膽似天來大。
不動干戈只霎時,破除金剛自搜邏。
一齊縛向火爐邊,碎為微塵誰斬挫。
而今且喜一粒紅,已覺丁公婚老媼。
當初不信翠虛翁,豈到如今脫關鎖。
葉苗正嫩採歸來,猛火煉之成紫磨。
思量從前早是早,翠虛翁已難尋討。
我今不見張平叔,便把悟真篇罵倒。
從前何知古聖心,慈悲反起兒孫禍。
世人若要煉金丹,只去身中求藥草。
十月工夫慢慢行,只愁火候無人道。
但知進退與抽添,七返九還都性燥。
溪山魚鳥恁逍遙,風月林泉供笑傲。
蓬頭垢衣天下行,三千功滿歸逢島。
或居朝市或居山,或時呵呵自絕倒。
雲滿千山何處尋,我在市廛誰識我。
人之生也直,此君亦如是。
我酷愛此君,臭味相本相似。
方其出地初,一種根萌異。
剛特儼不回,鈞石莫障蔽。
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漬。
玉成修茂姿,表表在天地。
其靜專似仁,其動闢似智。
其肅然似禮,其凝然似義。
虛中純白生,似信不容偽。
在人該五常,在天足五氣。
六月蒼蒼寒,不附炎熱勢。
雨雪披猖中,彈壓萬凋瘁。
似正色立朝,忠誠著於世。
似廣廈萬間,共蔭足以庇。
似聞伯夷風,頑廉懦立志。
似堅子卿節,夷險無二致。
似見魯仲連,不復論鄙事。
似識元紫芝,頓消名與利。
子陵釣嚴灘,太公釣璜渭。
風月一竿中,相從神骨契。
持此叩竹洲,考功言外意。
造物出萬類,貴賤伊誰分。
圭章雜瓦礫,世道同疏親。
既收大宛種,一掃駑貽群。
乃觀相馬圖,低首先吟呻。
千金購死骨,舉國無其真。
生死何太晚,鹽車負艱辛。
悠悠虞阪道,赤日煎紅塵。
行人亦何多,具眼惟孫君。
一顧不旋踵,價越連城珍。
誰為繪此像,庸示將來人。
相馬失之瘦,相士失之貧。
於茲有鉅公,數載居沉淪。
涵養浩然氣,輪蹄任紛紓
素識太平相,鶚表飛青雲。
紫泥日邊下,八座生陽春。
攄心握文柄,引年啟賢門。
凝睇辨臧否,立志安斯民。
他時了經濟,丹青畫麒麟。
回顧相馬者,細務何足雲。
寥寥載千古,二道非同倫。
相士今何人,少陵身後身。
商蚷馳河河可憑,精衛填海海可平。
物情大忌不量力,立志亦復加專精。
憶昨痛器麗正門,白袍墨帽如遊魂。
中書堂留草茅疏,不賜誅戮光宗恩。
暮年志氣恥彫喪,廣長陽中吊名將。
願持上方三雨鐵,細剖赤心告今上。
劉學箕《余少日不能持養志氣所暴多矣邇來方喜問學之》詩詞原文及賞析
吾非北宮黝,挫名撻諸市。
吾非孟施捨,量慮三軍畏。
一墮剌客流,一入力戰士。
知一不知二,遂與聖賢異。
周孔得其傅,偉哉孟軻氏。
講明不動心,因問發奇秘。
氣台則動志,志一則動氣。
浩然得所寄,知言有深味。
嗟予篤學心,一暴十寒廢。
立志苦不早,少豈達茲義。
所適昧善惡,幾溺彼功利。
事情更歷多,晚乃能自礪。
日用根本源,至大至剛意。
餒然行有慊,何謂塞天地。
服膺先格言,造次顛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