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有愛的詩詞名句,關於有愛的詩句大全,描寫有愛的詩集古詩

詩辭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中秋

朱慶餘《送淮陰丁明府》詩詞原文及賞析

之官未入境,已有愛人心。遣吏回中路,停舟對遠林。

島聲淮浪靜,雨色稻苗深。暇日公門掩,唯應伴客吟。

柳宗元《法華寺石門精舍三十韻》詩詞原文及賞析

拘情病幽鬱,曠志寄高爽。

願言懷名緇,東峰旦夕仰。始欣雲雨霽,尤悅草木長。

道同有愛弟,披拂恣心賞。松谿窈窕入,石棧夤緣上。

蘿葛綿層甍,莓苔侵標榜。密林互對聳,絕壁儼雙敞。

塹峭出蒙籠,墟險臨滉漾。稍疑地脈斷,悠若天梯往。

結構罩群崖,迴環驅萬象。小劫不逾瞬,大千若在掌。

體空得化元,觀有遺細想。喧煩困蠛蠓,跼蹐疲魍魎。

寸進諒何營,尋直非所枉。探奇極遙矚,窮妙閟清響。

理會方在今,神開庶殊曩。茲游苟不嗣,浩氣竟誰養。

道異誠所希,名賓匪余仗。超攄藉外獎,俯默有內朗。

鑒爾揖古風,終焉乃吾黨。潛軀委韁鎖,高步謝塵坱。

蓄志徒為勞,追蹤將焉仿。淹留值頹暮,眷戀睇遐壤。

映日雁聯軒,翻雲波泱漭。殊風紛已萃,鄉路悠且廣。

羈木畏漂浮,離旌倦搖蕩。昔人歎違志,出處今已兩。

何用期所歸,浮圖有遺像。幽蹊不盈尺,虛室有函丈。

微言信可傳,申旦稽吾顙。

王珪《端午內中帖子詞·皇后閣》詩詞原文及賞析

玉作仙家殿,都無暑氣侵。

猶裁葵葉扇,常有愛君心。

王大受《句》詩詞原文及賞析

君不見牛奇章與,二人平生不相容。

門前冠蓋互咿軋,惟有愛石心則同。

劉禹錫《送周魯儒赴舉詩》詩詞原文及賞析

宋日營陽內史孫,因家佔得九疑村。童心便有愛書癖,

手指今餘把筆痕。自握蛇珠辭白屋,欲憑雞卜謁金門。

若逢廣坐問羊酪,從此知名在一言。

趙師秀《病起》詩詞原文及賞析

身如瘦鶴已伶俜,一臥兼旬更有零。

朝客偶知親送藥,野僧相保密持經。

力微尚覺衣裳重,才退難徼筆硯靈。

有愛花心未已,遍分黃菊插空瓶。

蘇籀《大父令賦舊扇》詩詞原文及賞析

裁紈當團扇,當暑不離手。

炎涼一推遷,委擲昏塵垢。

濛濛縈蛛網,闇闇迷遠岫。

人情逐時移,浪自分好醜。

一朝被收錄,已迫朱明候。

開篋振浮埃,清風亦生袖。

有愛必有僧,無新故無舊。

可憐漢婕妤,涕泣將為咎。

賢哉楚令尹,無欣亦無詬。

曾鞏《庭木》詩詞原文及賞析

庭中有佳樹,清影四面垂。

往往風雨夜,蛇龍此投依。

留之待鸞鳳,未許燕雀窺。

誰謂烏鳥惡,安巢最高枝。

不顧白日照,直傍陰虹飛。

自恃棲托穩,豈憂彈射危。

三春獨翱翔,百鳥斂羽儀。

鳳凰不能爭,況乃鳧雁微。

既務志意得,都為世可欺。

白晝攫鼎肉,從容擇牷犧。

近人不肯避,一怒終夜啼。

遭其瞰牆屋,禍患豈可移。

聽之欲佔赦,婦女固已凝。

忿害乃其所,何肯報福{嫠女換百}。

行路指之歎,童稚爭罵譏。

鸚鵡獻至尊,言語固可奇。

翡翠輪太府,器服所取資。

雉雞美文章,贄贈理亦宜。

鷹鸇逐惡鳥,天威得施為。

關雎於周室,耿潔配后妃。

莫如此鳥頑,飽食無所裨。

一善不能有,丑聲日交馳。

但知擇嘉處,巍然治其棲。

眾怒未易忽,徼幸亦有斯。

安知無刀斧,崩分棄毛皮。

且勿引蠹蟲,使樹心本披。

有愛搏擊,鉤連梟與鴟。

亦勿樂順己,窟穴藏狐狸。

凡能致大患,{左甚右少}不自豪氂。

未知引避去,此語足自規。

惜哉種樹意,長與事乖違。

古來亦如此,壯士徒嗟悲。

方岳《次韻方教采芹亭》詩詞原文及賞析

客懷老去向誰開,白雪莖莖不用栽。

有愛書余習在,持攜殘稿過溪來。

陳著《呈月窗兄》詩詞原文及賞析

有愛山心,山人交未深。

不知回俗駕,依舊入儒林。

樂處外何有,故書中可尋。

漁蓑歸得晚,風雨伴吾吟。

張嵲《趙表之送梅並詩次韻四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都緣老罷無筋力,不是萌心有愛憎。

他時聊作逢場戲,分謗圖知我亦曾。

李德裕《懷山居邀松陽子同作》詩詞原文及賞析

有愛山心,如饑復如渴。出谷一年餘,常疑十年別。

春思巖花爛,夏憶寒泉冽。秋憶泛蘭卮,冬思玩松雪。

晨思小山桂,暝憶深潭月。醉憶剖紅梨,飯思食紫蕨。

坐思籐蘿密,步憶莓苔滑。晝夜百刻中,愁腸幾回絕。

每念羊叔子,言之豈常輳人生不如意,十乃居七八。

我未及懸輿,今猶佩朝紱。焉能逐糜鹿,便得游林樾。

范恣滄波舟,張懷赤松列。惟應詎身恤,豈敢忘臣節。

器滿自當欹,物盈終有缺。從茲返樵徑,庶可希前哲。

李流謙《送魏德源守普慈二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東梓名州最普州,蟆頤相望氣橫秋。

青衿胄子迎高朕,竹馬兒童識細侯。

有愛民心尚在,可能憂國淚空流。

摩挲疲瘵無多事,綠野家家劍換牛。

桑悅《會試感懷》詩詞原文及賞析

骨肉樂完聚,貧賤生別離。

連年遠行役,心死精力疲。

世途所履歷,半篇《北征》詩。

茲行懷倍惡,重與諸子辭。

大女甚哽咽,欲語聲不隨。

意雲爺早返,免我日夜思。

次子病初起,阿母親扶持。

母子相對泣,侍婢亦慘淒。

幼女初發疹,生死未可知。

眼尰不見我,涕淚尋縫垂。

侵晨當發腳,眷戀住移時。

有愛不忍割,愛反割我跡

堂上白頭父,相送立如癡。

生我乏孝養,重累反相遺。

天晚日色薄,庭葉響枯枝。

蕭蕭北風急,瘦馬那可騎。

欲求斗升祿,活此老少饑。

苦無辟榖術,可免塵網羈。

栗裡乞菊本,淮南分桂枝。

三聘不肯顧,清風滿茅茨。

臥龍此時起,霖雨八極施。

而我干明主,已枉人共知。

操竽向齊門,定啟後世疑。

古來豪傑士,所困惟蒸炊。

李建勳《金陵所居青溪草堂閒興》詩詞原文及賞析

窗外皆連水,杉松欲作林。

自憐趨競地,獨有愛閒心。

素壁題看遍,危冠醉不簪。

江僧暮相訪,簾卷見秋岑。

劉宰《寄江東真漕》詩詞原文及賞析

金陵千古帝王都,肉食何人解遠圖。

有愛民真學士,不慚通務漢三儒。

楊循吉《都下將歸述懷》詩詞原文及賞析

鄙人自從三月來,腹心久已病症瘕。

晨興至午尚不食,夜枕呻吟睡尤寡。

蕭然一榻但高臥,雖有心曲誰與寫。

有人謂我病如此,何不抽身向林野。

一聞此言即再拜,誰有愛人如此者。

久知山水淡有味,漸覺功名輕可捨。

況今一病已到骨,兼與世事多痄瘕。

病人自合臥活命,安能奔走還騎馬。

大凡決事在己心,謀之朋友惡乎可。

乘今秋至天漸涼,定買扁舟向南下。

諸君請自各努力,余非引高毋誚罵。

釋遵式《誡酒肉慈慧法門》詩詞原文及賞析

南無佛法僧,大慈三寶海。

我念欲依教,普勸諸眾生。

莫殺莫食肉,同蘊仁慈行。

無病保長齡,未來成佛道。

諸佛大菩薩,常為救眾生。

捨頭目身命,不計河沙數。

代鴿棄王身,全螘委龍命。

流水濟枯魚,薩{左土右垂}充飢虎。

歷劫遍行慈,慈善力成就。

佛無一切心,唯有慈心在。

若有行慈者,不殺不食肉。

仰願佛威神,世世常加護。

殺生佛所說,即殺自父母。

亦殺自妻女,兄弟及姊妹。

一切田女攝,皆曾為父母。

生生所受胎,從之稟遺體。

受一畜生形,骨血如山海。

一一類中身,生生不可計。

輪迴六道間,展轉為親屬。

故食諸眾生,名食父母肉。

又觀一切身,悉是我本體。

自肉及他肉,其實是一肉。

如捨前後住,亦名為我捨。

當知食肉人,即食自身肉。

佛觀如來藏,佛界眾生界。

一界無二界,一切肉一肉。

伎兒暫變易,元是一人身。

若欲殺眾生,當起諸佛想。

獵師屠兒輩,及捕魚鳥人。

眾生遙見者,皆生必死怖。

謂此噁心人,貪利及肉味。

手持利刀箭,念欲殺我身。

飛翔及潛竄,驚怖而遠避。

常與諸眾生,起大冤對想。

一切惜身命,人畜等無殊。

若欲食眾生,先試割身肉。

死是極大苦,誰能不畏之。

但當自觀身,雲何食他肉。

為利剎眾生,以財網諸肉。

二俱得殺業,死墮叫喚獄。

汝聽殺生者,死墮地獄處。

鐵城高八萬,四千由旬量。

長廣亦復然,滿中猛火炎。

表裡皆洞赤,猘狗守四門。

獄卒聲雷震,兩眼如電光。

驅汝殺生人,入中而受苦。

力士執鐵矛,矛身長一丈。

利刃闊八寸,望胸撞罪人。

胸入背上出,苦痛不堪聞。

千萬億歲中,受斯極大苦。

汝聽食肉人,死墮阿鼻獄。

鐵屋亦高廣,八萬由旬量。

四門猛火炎,南北皆交徹。

鐵牆鐵羅網,鐵枷鐵杻械。

一一火燒之,皆令其洞赤。

食肉受斯苦,億百千萬歲。

汝聽煮肉人,墮鑊湯地獄。

一萬有二千,深廣由旬量。

晝夜猛火然,湧湧湯常沸。

於中受大苦,一萬七千歲。

汝聽炙肉人,墮熱鐵床獄。

其獄有八千,縱廣由旬量。

床下猛火燒,罪人臥其上。

心肝肉焦爛,一萬二千歲。

汝聽切肉人,死墮斫剉獄。

五百大力士,利刀斬罪人。

萬段至微塵,業風吹更活。

如是終復始,一萬二千歲。

汝聽養群雞,為貪肥肉者。

一雞於一日,計食五百蟲。

主人當半罪,同雞墮地獄。

其獄盛熱糞,八萬由旬量。

人雞俱入中,滿五千萬歲。

汝聽捕獵人,安鏘及設{左木右強}。

罥索安陷阱,利刃放鷹犬。

四邊競圍合,逼逐殺眾生。

死墮鐵軸獄,方丈一萬釘。

驅上輪一幣,遍體萬釘刺。

舉身悉交徹,苦痛不可忍。

百千萬歲中,受斯對報苦。

殺生食肉者,從諸地獄出。

受餓羅剎身,師子豺虎狼。

貓狸鴟梟鷲,唯捕新血肉。

眾生各藏護,不令其得便。

飢火常燒心,唸唸思他肉。

由是惡熏習,大慈種永斷。

設得生人中,殘疾命短促。

愚癡謗因果,死還墮地獄。

佛說此語時,無量諸羅剎。

悲號誓斷肉,及護斷肉人。

汝今聞此經,雲何不改過。

徒勞生為人,不及食人鬼。

慎莫燒山野,慎莫破堤塘。

莫伐有巢樹,莫燒含蠹薪。

若見殺眾生,方便常救護。

南無十方佛,大智德世尊。

我欲勸眾生,捨酒求明慧。

如佛之所說,飲酒多過患。

八萬塵勞門,三十五種失。

悉以酒為本,汝等應諦觀。

酒酣心眩亂,六識盡昏迷。

君臣乖儀節,父子絕尊卑。

母女亂其風,禮檢不能制。

如捨婆提國,有鴦掘摩羅。

酒醉淫泆母,因慈殺其父。

母復通外情,將刀復害之。

亦如莎伽陀,神通大羅漢。

因游支提國,漸到跋陀村。

彼有大毒龍,字庵婆羅提。

其龍甚暴惡,侵害彼村人。

羅漢神通力,降伏毒龍已。

村人思報恩,多設蘇孔糜。

有女設糜已,憂其發冷玻

遂取水色酒,奉上大羅漢。

羅漢謂是水,飲已酒力發。

迷酒到寺門,衣缽棄余處。

醒時用神力,能伏大毒龍。

醉後如死人,不能伏蝦螅

世尊命羅漢,及諸比丘眾。

至彼羅漢所,因茲制酒戒。

正法唸經說,閻羅責置人。

將驅入地獄,先說如是偈。

酒能亂人心,令人如羊等。

不知作不作,如是應捨酒。

若酒醉之人,如死人無異。

若欲常不死,彼人應捨酒。

酒是諸過處,常能不饒益。

一切惡道階,黑闇所在處。

飲酒到地獄,亦到餓鬼處。

行於玄生業,是酒過所誑。

酒為毒中毒,地獄中地獄。

病中之大病,是佛之所說。

若人飲酒者,無因緣歡喜。

無因緣而瞋,無因緣作惡。

於佛所生癡,壞世出世事。

燒解脫如火,所謂酒一法。

若人能捨酒,正行於法戒。

彼到第一處,無死無生處。

莫飲無明酒,能為眾苦因。

聲聞住明脫,猶是醉歸人。

若是病苦時,應當觀病本。

從癡有愛生,習業招病果。

耆婆盡道術,尚不能救療。

豈有世藥酒,而能瘥我玻

酒為放逸根,不飲閉惡道。

寧捨百千身,不毀犯酒戒。

寧使身乾枯,終不飲此酒。

假使毀犯戒,壽命滿百年。

不如護禁戒,即時身磨滅。

決定能使瘥,我猶故不飲。

況今不定知,為瘥為不瘥。

作是決定心,心生大歡喜。

即護見真諦,所患即消除。

汝聽釀酒家,死墮鹹糟獄。

亦墮沸灰中,一萬八千歲。

汝聽沽清酒,死墮酒池獄。

滿中如洋銅,入其中受苦。

汝聽飲酒人,死墮灌口獄。

手自酌銅汁,晝夜灌其口。

汝聽人將酒,逼勸持戒人。

死入冰池獄,八千萬歲苦。

皮肉皆破裂,日夜百死生。

然後五百生,生輒無兩臂。

汝聽或強力,或時因戲笑。

持酒與僧尼,強伏令其飲。

死墮截膝獄,六百萬歲中。

五百大力士,常截其兩膝。

乃至過酒器,五百世無手。

常作螘虱形,曲蛆及蠅蚋。

癡執無知蟲,一一五百世。

汝聽吉陀婆,沽酒梳墮井。

羅漢飲其水,八萬聖皆醉。

由是惱聖人,死墮鋸床獄。

八萬大劫中,常受鋸解苦。

後出得為人,其身長三尺。

顏貌青黑色,耳鼻孔閉塞。

無眼唇褰縮,手足無十指。

何況破戒心,持酒逼他飲。

多見世愚人,逼他食酒肉。

自不能清淨,都無羞恥心。

復將不淨食,凌逼破他戒。

寧可斷人命,莫破他善心。

殺命一死生,未必至三趣。

破戒失人天,及失解脫法。

汝聽斷酒肉,所得福德利。

有人持七寶,國城妻子施。

不如斷酒肉,千萬分之一。

乃至滿大千,七寶持佈施。

不如斷酒肉,千萬分之一。

假使為求福,鍛金以為人。

其數百千萬,持用廣佈施。

不如斷酒肉,千萬分之一。

假使有佛子,造幡華寶蓋。

滿三千大千,持用供養佛。

不如斷酒肉,千萬分之一。

犯之罪即重,持之福亦深。

善惡長形對,苦樂鎮相尋。

及健速回首,早計各悛心。

莫待無常到,如瓶滿自沈。

勉哉須努力,同侍七寶林。

章康《游龍山》詩詞原文及賞析

名山久相望,今日為著屐。

到寺第一義,古松互蟠屈。

一一龍蛇形,風雷氣蕭瑟。

纓絡檜兩株,皆數百年物。

燈耿青熒熒,像設暗金碧。

空廊極徘徊,老屋共崒兀。

僧房小槃礡,西原訪泉石。

於其最幽絕,似可便築室。

因而思古人,多有愛山癖。

要之亦何為,一賞事已畢。

上方不及登,尚或俟他日。

無非會心處,妙同箭鋒直。

山靈謂何如,移文茲不必。

作詩留山中,並可告來轍。

艾性夫《贈新中郭四翁》詩詞原文及賞析

幾人到得白頭翁,生老痾沉是始終。

濁穢腥羶除壽算,慳貪嫉妒轉昏蒙。

有憎有愛難超世,無慾無情定脫空。

幸有天堂地獄路,聖凡迷悟總由公。

相關詩集大全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