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傾頹事已遷。浩歌遙望意茫然。江山王氣空千劫,桃李春風又一年。橫翠嶂,架寒煙。野花平碧怨啼鵑。不知何限人間夢,並觸沉思到酒
禾黍不陽艷,競栽桃李春。翻令力耕者,半作賣花人。
屑瑤飄絮滿層空。人在廣寒宮。已覺樓台改觀,漸看桃李春融。一城和氣,賓筵不夜,舞態回風。正是為霖手段,南來先做年豐。
世變日以薄,無從見雍熙。
閉門讀古書,聊以道自怡。
桃李春盎盎,風雨秋淒淒。
於春何足喜,於秋何用悲。
人生一世間,所忌立志卑。
終身有不遇,千載皆明時。
我生無所解,肥遁滄海沂。
一朝遇名勝,朽腐生光輝。
斂衽贊明德,非公誰與歸。
南山之作險以壯,南溪之作閒以放。
流風莫和況當家,南澗先生堪頡頏。
吾州自昔寡所傳,一自南渡居群賢。
邇來寂寞誰嗣焉,先生築屋南山邊。
先生事業本廊廟,履聲夙已明光到,
闔廬固非避寒暑,大廈萬間均覆幬。
我家為庶為清門,早因昭德容攀援。
自期松柏歲寒後,不入桃李春風園。
鄉者屢見不一見,何但懷刺亦行卷。
胡為於此不繼來,衣食遑遑游苦倦。
扁舟去矣江復湖,可能不一趨庭隅。
吹噓上天不敢望,贈言於此能無乎。
遠樹連沙靜,閒舟入浦遲。
簾垂群吏散,苔長訟庭閒。
去年曾折處,今日又垂條。
早知落處隨疏雨,悔得開時順暖風。
千家簾幕春空在,幾處樓台月自明。
臘雪化為流水去,春風吹出好山來。
昔日聲塵喧洛下,近年詩句滿江南。
匝地人家憑檻見,遠山秋色捲簾看。
蟾宮空手下,澤國更誰來。
水國二親應探榜,龍門三月又傷春。
仙鳥卻回空說夢,清朝未達自嫌身。
失意從他桃李春,嵩陽經過歇行塵。
雲僧不見城中事,問是今年第幾人。
因逢日者教重應,忍被雲僧勸卻歸。
二蘇上連璧,三孔立分鼎。
少小看飛騰,中年嗟遠屏。
風撼鶺鴒枝,波寒鴻雁影。
天不椓斯文,俱來集台剩
日月黃道明,桃李春晝永。
時平少犴獄,地禁絕蛙黽。
頗懷修故事,文會陳果茗。
當時群玉府,人物殊秀整。
下直馬闐闐,杯盤具俄頃。
共醉凌波襪,誰窺投轄井。
天網極恢疏,道山非簿領。
何曾歸閉門,燈火生寒冷。
欲觀太平象,復古望公等。
賤子托後車,當煩煮湯餅。
君子不見昭儀飛燕姊妹在漢宮,同妍共麗媚赤鳳,
赤鳳一日與俱逝長空。又不見大舅小舅兄弟專晉亦何有,
兄招千里兵,弟殞一杯酒。
嗟爾芙蓉芬芳姿,山水無染稱瑰奇。
亭亭各映清漣漪,高下淺深何不宜。
嘗游鏡湖五月時,目極萬疊青羅衣,
一花獨出擅朝暉。譬如神情散朗王夫人,
不爭鉛黃桃李春。又如君子立朝廷,
朋而不倚自修正。何乃反常為異失故態,
比之人事那足愛。只恐橫塘知我有恨處,
故教絕艷相並語。莫言才氣世無雙,
並蒂何如君看齲不然戲我坎壈此世每不偶,
逢人好匹開笑口。
昌黎論佛骨,南行氣亦壯。
賣書請鏤玉,卻起北歸望。
香山最風流,詩酒事夷曠。
那知聞琵琶,淚濺九江浪。
此身苦海中,風波隨蕩漾。
妄見分南北,無乃眼中障。
嗟我果何人,楚狂本天放。
外物不須論,有身今已長。
斥歸水雲鄉,日醉蓮花釀。
茗飲過陸羽,禪悅得文暢。
安此更何求,萬里脫氈帳。
死生則置之,北邙豈俱瘴。
使君憐我愚,了無逐客愴。
謂我耕白雲,不獨齊眉餉。
詩來覓歡處,光芒不可仰。
欲醉桃李春,那憂貝錦謗。
赤腳敢雲無,社舞非時尚。
侯門列蛾眉,一見吾其儻。
拋磚此當先,積薪君在上。
更為李與蘇,兩家按新唱。
晚風酣酣吹柳花,長這送客日欲斜。
春草春波兩愁極,雲馳千騎誰能遮。
先生要是世所寶,大貝白璧金丹砂。
生當龍墀侍黃繖,不爾鳳閣揮白麻。
州麾再把亦何事,但見桃李春家家。
後皇顧遠食每旰,一節又付夔與巴。
荒山如石不可鑿,要看雨露滋槁芽。
黃金作甌覆名字,軟蒲作輸駕輕車。
調和元氣須此手,典謨勳列非庭誇。
小夫朽質謝鐫削,尺寸不能供負叉。
馬群一顧覺差異,便遣萬里奔風沙。
阿房變色人未信,勉之霄漢參飛霞。
僕夫在門輒休駕,揆力不足慚蟾蛙。
雖然此意萬鈞重,自矢報稱其未邪。
眼看帆楫不得去,縛以微官成歎嗟。
他時黃闥簪舄,猶幸姓氏塵頰牙。
達官須親民,未竟法應再。
昔君治姑孰,報政甫初載。
桃李春正華,風木養不待。
至今田里間,往往誦遺愛。
薦章交公車,夷塗了無礙。
自詭更治民,得邑仍勇退。
坐看積薪上,笑謝及瓜代。
赤縣官山險,銅章喜重佩。
平湖帶城郭,崇山鎮溟海。
道中勤顧接,何者非勝概。
鵝池湛清漣,蘭亭霏翠靄。
溪流西走剡,夜雪曾訪戴。
此地君故家,舊遊詳往載。
公餘信足樂,俗敞良可慨。
盜販人鬥狠,淫祀家禳禬。
緩縱固不可,激之或生害。
厥田惟中中,厥賦上上倍。
豪家窘輸送,勺合無容貸。
貧家慣逋負,符移費追逮。
行之苟失中,上下交怨懟。
台府相鼎立,徵求常意外。
稽違速譴呵,抑絕虞冒昧。
犴獄當盡心,夜寄或百輩。
去來不敢詰,猶豫即招海。
嘩徒陷平民,更欲脫有罪。
朝方得其情,莫祈當路改。
過客紛如織,剌口說行在。
丐求小不愜,百計工組繢。
我知夫子心,此去棄勞來。
豈其攝聲勢,左盼而右睞。
然須處心平,更須臨事耐。
勿恃事理直,抗論多慷慨。
勿謂氣類同,不虞趨向背。
先入勿偏聽,未信勿忠誨。
小遲歲月間,足致治平最。
庶策三載勳,亟應千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