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筆與造化爭,壁上蟠屈蒼龍形。
爪牙鱗角俱崢嶸,苦猶未點雙眼睛。
旁人駭見疑其故,古鑰神機公自露。
龍眼已空晴更具,吐霧噴雲恐飛去。
人初不以公為然,嘗試點之龍形全,
疾雷破壁龍上天。吾骨雅似龍偃蹇,
眼高已去天不遠,變化猶須公一點。
道士醉臥天柱峰,睥睨石上千年之老松。
松精相感入夢寐,化作蒼髯雙老龍。
酒腸空洞生鱗角,飛出兩龍醉不覺。
須臾霹靂撼五嶽,豈隆縮手不敢捉。
神靈頃刻歸虛無,壁上但見雙松圖。
松耶龍耶莫能詰,東梁霖雨藏禿筆。
余自來天台,凡經幾萬回。一身如雲水,悠悠任去來。
逍遙絕無鬧,忘機隆佛道。世途岐路心,眾生多煩惱。
兀兀沈浪海,漂漂輪三界。可惜一靈物,無始被境埋。
電光瞥然起,生死紛塵埃。寒山特相訪,拾得常往來。
論心話明月,太虛廓無礙。法界即無邊,一法普遍該。
本來無一物,亦無塵可拂。若能了達此,不用坐兀兀。
未洗染塵纓,歸來芳草平。一條籐徑綠,萬點雪峰晴。
地冷葉先盡,谷寒雲不行。嫩篁侵捨密,古樹倒江橫。
白犬離村吠,蒼苔壁上生。穿廚孤雉過,臨屋舊猿鳴。
木落禽巢在,籬疏獸路成。拂床蒼鼠走,倒篋素魚驚。
洗硯修良策,敲松擬素貞。此時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玉笥高嵯峨,異石光燦皠。
紫蓋有佳人,出為花縣宰。
佳人秀吾宗,天姿最高塏。
飲水抱絲絃,紉蘭纕蕙茞。
疇昔糾郡掾,辯獄亦幾殆。
人命我所爭,斗粟何足愛。
上官翻相知,剡薦異寮寀。
及膺民社寄,直道肯息悔。
以柔克高明,為政尚慈愷。
農扈飽春和,荒年獨不餒。
猾吏履薄霜,洗手畏納賄。
桑間雉正馴,壁上魚多鯘。
昔我在湘幙,相從垂兩載。
書生守方拙,時妝不入隊。
惟君雅知心,刮目賞奇磊。
君有桃李栽,我獨芙蓉采。
無何風木悲,天乎余何罪。
歸歟泣焄蒿,久矣嬰病痗。
除夜接君書,烏欄墨璀璀。
訪問死生余,警語鞭不逮。
為言剛近仁,直性終難改。
近乃加和平,痛自鏟光彩。
萬事必宗道,眾流須納海。
隨時少屈伸,正直固常在。
再拜君之言,書紳戒荒擔
時事苦間關,誰歟穆天縡。
來書尚可為,蒼生久相待。
寸草春未報,秋風樹不停。
三年真忽爾,過隙白駒奔。
廬墳吾豈敢,北堂有老人。
作庵居釋子,佛事勤朝昏。
太史憐此意,高額揭顯親。
梁間垂玉箸,壁上靄飛雲。
顧我何為者,傳家空一經。
棲遲已三十,寒燈尚短檠。
此轅將適楚,捩手或翻羹。
那能為親顯,只可充添叮
但念我先人,白首困飄零。
射策不逢賞,青衫脫王庭。
今焉逢太史,發揮身後名。
坐令九泉下,冷骨復生春。
顯揚政在此,松楸萬世榮。
作詩敢論報,欲為肌上銘。
王之望《舟至都昌初見廬阜連日陰雨忽爾晚晴雲氣頓收》詩詞原文及賞析
久思廬山游,忽至左蠡曲。
倚船初一望,秀色溢我目。
百里堆翠黛,千峰矗寒玉。
陰雲知我來,收斂入山腹。
須臾變光景,盡出一山綠。
宛如几案間,青銅鑄巖谷。
又如牆壁上,古畫掛圖軸。
水光晚蒼茫,風氣秋肅穆。
明朝南康岸,艤棹陟山麓。
歡喜不自持,一杯醉醽醁。
賈至《自蜀奉冊命往朔方途中呈韋左相文部房尚書門》詩詞原文及賞析
胡羯亂中夏,鑾輿忽南巡。衣冠陷戎寇,狼狽隨風塵。
豳公秉大節,臨難不顧身。激昂白刃前,濺血下沾巾。
尚書抱忠義,歷險披荊榛。扈從出劍門,登翼岷江濱。
時望挹侍郎,公才標縉紳。亭亭昆山玉,皎皎無緇磷。
顧惟乏經濟,扞牧陪從臣。永願雪會稽,仗劍清鹹秦。
太皇時內禪,神器付嗣君。新命集舊邦,至德被遠人。
捧冊自南服,奉詔趨北軍。覲謁心載馳,違離難重陳。
策馬出蜀山,畏途上緣雲。飲啄叢箐間,棲息虎豹群。
崎嶇凌危棧,惴慄驚心神。峭壁上嶔岑,大江下沄沄。
皇風扇八極,異類懷深仁。元兇誘黠虜,肘腋生妖氛。
明主信英武,威聲赫四鄰。誓師自朔方,旗幟何繽紛。
鐵騎照白日,旄頭拂秋旻。將來蕩滄溟,寧止蹴崑崙。
古來有屯難,否泰長相因。夏康纘禹績,代祖復漢勳。
於役各勤王,驅馳拱紫宸。豈惟太公望,往昔逢周文。
誰謂三傑才,功業獨殊倫。感此慰行邁,無為歌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