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哽噎。看燈記得年時節。行行指月行行說。願月常圓,休要暫時缺。今年華市燈羅列。好燈爭柰人心別。人前不敢分明說。不忍抬頭,羞見舊時月。
鳳鳴南邑清佳,大仙降跡行鸞地。琳宮寶*,星壇月館,槐陰竹翠。煙蓋雲幢,影搖寒殿,往來呈瑞。向虛亭東望,平川似錦,洪波泛。渺天際。山秀水甜人義。遍坊村、各生和氣。我來不忍,輕歸劉蔣,天心地肺。須待他時,暗淘真秀,育成丹桂。去長安路上,眠冰臥日,作終身異。
瑤草春,杳容與,江南艷歌京西舞。執心輕子都,
信節冠秋胡。議以腰支嫁,時論自有夫。蟬鬢蛾眉明井底,
燕裙趙袂縈轆轤。李生聞之淚如綆。不忍回頭看此井。
月中桂樹落一枝,池上鶄唳孤影。露桃穠李自成谿,
流水終天不向西。翠帳綠窗寒寂寂,錦茵羅薦夜淒淒。
瑤草春,丹井遠,別後相思意深淺。
庭前梧葉西風起,三峽秋光淨如洗。
仙帆一舸此入覲,靈鼉擊鼓馮夷喜。
七閩山水天下奇,摧秀搴英瑞斯世。
要知曠代乃一見,鳳巢阿閭麟游畦。
彤庭紫闥足夷步,萬里西來將使指。
西南榷牧古所重,陰削盜資寬國計。
台家選任皆偉人,遠極隴秦包越嶲。
我公經略出咳唾,凜凜霜威肅頹靡。
飛聲一日到冕旒,四輦促遠不留轡。
從來大材須大用,豈有如公才一使。
東夷盟血猶未乾,豺豹固應防嚙噬。
公歸為國須無視革,平躋兩禁躐三事。
飄零孤翮得廣廈,晨啄暮棲方竊庇。
驪駒清唱不忍聞,東望慨然增歎喟。
他時黃閣未遐遺,猶原登堂拜簪履。
縛戎人,縛戎人,耳穿面破驅入秦。天子矜憐不忍殺,
詔徙東南吳與越。黃衣小使錄姓名,領出長安乘遞行。
身被金創面多瘠,扶病徒行日一驛。朝餐飢渴費杯盤,
夜臥腥臊污床席。忽逢江水憶交河,垂手齊聲嗚咽歌。
其中一虜語諸虜,爾苦非多我苦多。同伴行人因借問,
欲說喉中氣憤憤。自雲鄉管本涼原,大歷年中沒落蕃。
一落蕃中四十載,遣著皮裘系毛帶。唯許正朝服漢儀,
斂衣整巾潛淚垂。誓心密定歸鄉計,不使蕃中妻子知。
暗思幸有殘筋力,更恐年衰歸不得。蕃候嚴兵鳥不飛,
脫身冒死奔逃歸。晝伏宵行經大漠,雲陰月黑風沙惡。
驚藏青塚寒草疏,偷渡黃河夜冰保忽聞漢軍鼙鼓聲,
路傍走出再拜迎。游騎不聽能漢語,將軍遂縛作蕃生。
配向東南卑濕地,定無存恤空防備。念此吞聲仰訴天,
若為辛苦度殘年。涼原鄉井不得見,胡地妻兒虛棄捐。
沒蕃被囚思漢土,歸漢被劫為蕃虜。早知如此悔歸來,
兩地寧如一處苦。縛戎人,戎人之中我苦辛。
自古此冤應未有,漢心漢語吐蕃身。
盜跖死牖下,伯牛遭惡疾。
報應似無徵,蒼蒼意難悉。
及考竺干教,其旨明逾日。
業以三世論,事匪一生訖。
伊余本好道,執善長慮失。
無端六腑病,每苦我形質。
百骸失調暢,四時少安逸。
今歲夏雲滿,秋熱如火室。
碑疾因茲生,頓覺減寢食。
無何誤服藥,到瀉苦非一。
過客為憂惶,兒童亦戰慄。
吾心暗且喜,浮生從此畢。
發言囑後學,此事汝無恤。
吾年四十五,去矣非短屈。
至理無去來,妄想分凶吉。
我先鑿山窟,汝宜即藏密。
不用報親朋,無學世哭泣。
四時為送葬,庶物甚充給。
遺文三百卷,空言或可心。
見惡如探湯,見善如不及。
湛湛無生源,深淺當自挹。
囑之語方終,忽覺病小醒。
扶幾起暫坐,漸漸四體輕。
又過三五日,倚仗登危亭。
俯首視群物,仰面觀太清。
秋山疊疊翠,夜月圓圓明。
豈意今之日,猶存危脆形。
憑欄不忍歸,聊適我心情。
虛紀三界中,旅泊非久停。
名擅章台第一家,忍將憔悴送年華。
容銷已失如眉葉,才盡難回比雪花。
才見高樓堪繫馬,俄同寒樹與棲鴉。
榮枯只是尋常事,忽漫逢時莫自誇。
何處相逢最有情,平康曲轉大堤橫。
回眸不忍枝頭望,攜手真愁樹底行。
近淚幾絲渾欲斷,牽情千縷苦相縈。
自經委謝無窮憶,應悔風花忒煞輕。¤
與君欲赴西樓約。西樓風急征衫保且莫上蘭舟。怕人青淚流。臨風橫玉管。聲散江天滿。一夜旅中愁。蛩吟不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