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生外家,半世猶相依。
至今連牆居,日日相聞知。
諸表如群從,休戚真同之。
耐翁生而秀,愛惜從兒時。
文采既俊發,吏才人共推。
低徊久選調,每每為歎咨。
茲行佐王人,未到聲已蜚。
郵置屢得書,論事語益奇。
使長首推薦,婉畫多所資。
近觀會稽編,分析及毫釐。
益知足心計,薦書遍諸司。
正欲助才選,非敢請以私。
惜君年欲侵,正以遠大期。
得書再三讀,惘然增愕眙。
非所望於子,所言何背馳。
江湖兩路間,弄兵分潢池。
羽檄以時至,廟堂日三思。
調度供軍需,發兵匝四垂。
吾事誠可慮,彼亦安能為。
豈曰白頭賊,指日當誅夷。
使子任賊沖,尚望羽扇揮。
如何隔千里,遽求奉檄歸。
長沙屹巨鎮,洞庭渺無涯。
鄂渚屯重兵,上游藉兵威。
當思深遠謀,胡為先自萎。
此言及同寮,必為人所窺。
歸以語閨門,徒驚妾與妻。
無端使稟議,在此何為辭。
望子置私憂,志立官無卑。
張巡起縣令,力抗百萬師。
逆徒哽喉牙,蔽遮賴渙澹
韋寬守玉璧,臧質全盱眙。
丈夫立節義,有才尤當施。
殺身以成仁,致命須見危。
讀書不念此,萬卷終何裨。
但當安義命,前定無參差。
勉哉盡所職,造物不汝遺。
況復受國恩,當與相維持。
今子仕高沙,偶然脫危機。
正須加義方,豈應使同斯。
向也未得祿,遑遑不自支。
既入紅蓮幕,圖進亦其宜。
今日寧為民,此乃無聊詞。
歸來事若定,又思登王畿。
胸中空擾擾,禍福不在茲。
倘能悟愚言,便可知昨非。
著構必安寢,食淡甘如飴。
老誖非強聒,鄙見不可移。
少安當毋躁,通籍看金閨。
宮府相圖勢不收,國家何有各自謀。
縱無管蔡當時例,業已彎弓肯罷休!
弟兄相賊斁天倫,自古無如舜苦辛。
掩井捐階危萬死,不聞親殺鼻亭神。
佐命諸公趣夜裝,爭言社稷要靈長。
就令昆季屍神器,未必唐家便破亡。
建成回馬欲馳歸,元吉行趨武德闈。
若使兩人俱得去,卻於何處極兵威?
嫡長承祧有大倫,老公愛子本平均。
只知世上尋常理,爭信英雄解滅親。
帝堯平百姓,高祖宅三秦。子弟分河岳,衣冠動縉紳。
盛名恆不隕,歷代幾相因。街巷塗山曲,門閭洛水濱。
五龍金作友,一子玉為人。寶劍豐城氣,明珠魏國珍。
風標自落落,文質且彬彬。共許刁元亮,同推周伯仁。
石城俯天闕,鍾阜對江津。驥足方遐騁,狼心獨未馴。
鼓鼙鳴九域,風火集重闉。城勢餘三板,兵威乏四鄰。
居然混玉石,直置保松筠。耿介酬天子,危言數賊臣。
鍾儀琴未奏,蘇武節猶新。受祿寧辭死,揚名不顧身。
精誠動天地,忠義感明神。怪鳥俄垂翼,修蛇竟暴鱗。
來朝拜休命,述職下梁岷。善政馳金馬,嘉聲繞玉輪。
三荊忽有贈,四海更相親。宮徵諧鳴石,光輝掩燭銀。
山川遙滿目,零露坐沾巾。友愛光天下,恩波浹後塵。
懦夫仰高節,下裡繼陽春。
虯髯起兮龍翔,耀兵威兮八方。
法羽林兮嚴禁衛,握鉤陳兮掃欃槍。
視諸將兮噲等伍,咨舊臣兮忠且武。
聳萬目兮矩劐,衛九重兮心膂。
維東南兮都會,辱吾王兮鎮撫。
暢威惠兮千載,隤福祥兮茲土。
瞻袞服兮煌煌,薦蕙餚兮葵觴。
菲震懾兮羅池,亶愛思兮桐鄉。
王之澤兮流後裔,更累葉兮奮忠義。
孰旌表兮陪廟祀,顯一門厲斯世。
少小慕功名,擊劍復談兵。
誤信封侯事,甘作從軍行。
一朝備行伍,幾處罹辛苦。
西南通遠夷,東北攘驕虜。
武帝雄材略,土宇新開拓。
銜命馳嚴馬,登壇延衛霍。
諸將竟邀功,歲歲出臨戎。
勒兵盈塞外,發卒遍關東。
騷屑干戈動,蕭條田野空。
廟謀貪戰伐,邊隙開胡粵。
軍興急星火,兵連淹歲月。
戈船下厲水,策馬逾蔥雪。
山川行未半,容鬢驚凋換。
寒冰手指墮,炎風肌肉爛。
思鄉已淚盡,望遠堪腸斷。
怫郁魚泣津,凌兢猿眩岸。
悠悠歷絕國,險道何傾側。
虎穴詎可入,鬼方寧易克。
間使閉昆明,單兵陷疏勒。
全軍有天幸,從吏無人色。
天時變殺機,壯士奮兵威。
飛矢風鳴鏑,推兵血濺衣。
長驅五王國,大破九重圍。
萬里懸旌出,三軍奏凱歸。
邊垂日無事,鳥盡良弓棄。
行直貴臣憎,功高同列忌。
賞格多排沮,謗書仍負累。
白頭還士伍,赭衣從吏議。
輸力奉明君,忠邪不見分。
丹心徒貫日,劍氣枉凌雲。
人事竟莫測,天命諒難聞。
可憐麟閣上,不畫李將軍。
虜陣橫北荒,胡星耀精芒。羽書速驚電,烽火晝連光。
虎竹救邊急,戎車森已行。明主不安席,按劍心飛揚。
推轂出猛將,連旗登戰常兵威沖絕幕,殺氣凌穹蒼。
列卒赤山下,開營紫塞傍。孟冬風沙緊,旌旗颯凋傷。
畫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揮刃斬樓蘭,彎弓射賢王。
單于一平蕩,種落自奔亡。收功報天子,行歌歸咸陽。
江海今為客,風波失所依。白雲心已負,黃綬計仍非。
累辱群公薦,頻沾一尉微。去緣焚玉石,來為采葑菲。
州縣名何在,漁樵事亦違。故山桃李月,初服薜蘿衣。
熊軾分朝寄,龍韜解賊圍。風謠傳吏體,雲物助兵威。
白雪飄辭律,青春發禮闈。引軍橫吹動,援翰捷書揮。
草映翻營綠,花臨檄羽飛。全吳爭轉戰,狂虜怯知機。
憶昨趨金節,臨時廢玉徽。俗流應不厭,靜者或相譏。
世難慵干謁,時閒喜放歸。潘郎悲白髮,謝客愛清輝。
樗散材因棄,交親跡已希獨愁看五柳,無事掩雙扉。
世累多行路,生涯向釣磯。榜連溪水碧,家羨渚田肥。
旅食傷飄梗,巖棲憶采薇。悠然獨歸去,回首望旌旗。
嘗聞四書曰,經史子集焉。苟非天祿中,此事無由全。
自從秦火來,歷代逢迍邅。漢祖入關日,蕭何為政年。
盡力取圖籍,遂持天下權。中興熹平時,教化還相宣。
立石刻五經,置於太學前。賊卓亂王室,君臣如轉圜。
洛陽且煨燼,載籍宜為煙。逮晉武革命,生民才息肩。
惠懷亟寡昧,戎羯俄腥膻。已覺天地閉,競為東南遷。
日既不暇給,墳索何由專?爾後國脆弱,人多尚虛玄。
任學者得謗,清言者為賢。直至沈范輩,始家藏簡編。
御府有不足,仍令就之傳。梁元渚宮日,盡取如蚳蝝。
兵威忽破碎,焚爇無遺篇。近者隋後主,搜羅勢駢闐。
寶函映玉軸,彩翠明霞鮮。伊唐受命初,載史聲連延。
砥柱不我助,驚波湧淪漣。遂令因去書,半在余浮泉。
貞觀購亡逸,蓬瀛漸周旋。炅然東壁光,與月爭流天。
偉矣開元中,王道真平平。八萬五千卷,一一皆塗鉛。
人間盛傳寫,海內奔窮研。目雲西齋書,有過東皋田。
吾聞徐氏子,奕世皆才賢。因知遺孫謀,不在黃金錢。
插架幾萬軸,森森若戈鋋。風吹簽牌聲,滿室鏗鏘然。
佳哉鹿門子,好問如除□。倏來參卿處,遂得參卿憐。
開懷展櫥簏,唯在性所便。素業已千仞,今為峻雲巔。
雄才舊百派,相近浮日川。君抱王佐圖,縱步凌陶甄。
他時若報德,誰在參卿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