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之秋,七夕既望,蘇子泛舟。正赤壁風清,舉杯屬客,東山月上,遺世乘流。桂棹叩舷,洞簫倚和,何事嗚嗚怨泣幽。悄危坐,撫蒼蒼東望,渺渺荊州。客雲天地蜉蝣。記千里舳艫旗幟福歎孟德周郎,英雄安在,武昌夏口,山水相繆。客亦知夫,盈虛如彼,山月江風有盡不。喜更酌,任東方既白,與子遨遊。
天風浩動,掃殘暑、推上一輪圓魄。愛舉眉山公舊話,與客泛舟赤壁。一自奎星,去朝帝所,歎洞簫聲息。空餘二賦,至今淒動金石。長記詩境平生,詩豪酒聖,亦自仙中謫。疇昔停橈追歡處,忍聽鄰人吹笛。董相林荒,賀公湖在,俯仰成陳跡。兩翁已矣,年年孤負今夕。
今日新雨霽,山光淨如沐。
晚香浮水花,秋聲在庭竹。
高堂張綺席,談笑皆雍穆。
興酣雜觥籌,詩成粲珠玉。
清時多遺才,白駒在空谷。
今者不為樂,逝者良不復。
嗚嗚咽洞簫,裊裊度清曲。
更待月明生,金尊照醽醁。
已表隋珠各自攜,更從瓊殿立丹梯。
九華燈作三條燭,萬乘君懸四首題。
靈鳳敢期翻雪羽,洞簫應或諷金閨。
明朝莫惜場場醉,青桂新香有紫泥。
六曹三省列簪裾,丹詔宣來試士初。
不是玉皇疑羽客,要教金榜帶天書。
詞臣假寐題黃絹,宮女敲銅奏子虛。
御目四篇酬九百,敢從燈下略躊躇。
楊君江左士,文律何飄飄。
人言未冠時,作賦凌洞簫。
甲科中南國,通籍趨東朝。
轗軻位不進,陶潛還折腰。
宰邑向蜀道,萑蒲忽興妖。
官小力不支,奔竄避槍刀。
朝廷責守土,黜入縣佐僚。
昨朝寫孫憤,遺我有客謠。
伊予亦左遷,諷之心無憀。
人生一世間,否泰安可逃。
姑問道何如,未必論卑高。
自古富貴者,撩亂如藜蒿。
德業苟無取,未死名已消。
豈期顏子淵,不朽在一瓢。
推此任窮達,其樂方陶陶。
達則為鵾鵬,窮則為鷦鷯。
垂天與巢林,識分皆逍遙。
帝子相從玉斗邊,洞簫忽斷散非煙。
平生未省山水窟,一朝身到心茫然。
長安日遠那復見,掘地寧知能及泉。
幾年漂泊漢江上,東流不捨悲長川。
山重水遠景無盡,翠幕金屏開目前。
晴雲幕幕曉籠岫,碧嶂溶溶春接天。
四時為我供畫本,巧自增損媸與妍。
心匠構盡遠江意,筆鋒耕偏西山田。
蒼顏華發何所遣,聊將戲墨忘餘年。
將軍色山自金碧,蕭郎翠竹誇嬋娟。
風流千載無虎頭,於今妙絕推龍眠。
豈圖俗筆掛高詠,從此得名因謫仙。
愛詩好畫本天性,輞口先生疑宿緣。
會當別寫一匹煙霞境,更應消得玉堂醉筆揮長篇。
成都賈客向人語,黎州多風雜多雨。
雪山萬古長不消,山下四時風氣暑。
竹林西畔是雲南,不論冬夏披氈衫。
蠻官見客花布襖,村婦背鹽青竹籃。
繩橋跨澗石嶪,部落馬蹄皆灌鐵。
引筒貫索通客行,插木入崖防棧絕。
郫筒酒熟蠻人歌,太平今喜無兵戈。
懸車不戍相公嶺,賣馬安行大渡河。
牛纓換貸躋邛笮,路出彭門緣劍閣。
火井秋篁截洞簫,幾腔吹作雲南樂。
華陰山,自以為大。
高百丈,浮雲為之蓋。
仙人欲來,出隨風,列之雨。
吹我洞簫,鼓瑟琴,何誾誾!
酒與歌戲,今日相樂誠為樂。
玉女起,起舞移數時。
鼓吹一何嘈嘈。
從西北來時,仙道多駕煙,
乘雲駕龍,郁何務務。
遨遊八極,乃到崑崙之山,
西王母側,神仙金止玉亭。
來者為誰?赤松王喬,乃德旋之門。
樂共飲食到黃昏。
多駕合坐,萬歲長,宜子孫。
笛叫東風起。弄尊前、楊花小扇,燕毛初紫。萬點淮峰孤角外,驚下斜陽似綺。又婉娩、一番春意。歌舞相繆愁自猛,卷長波、一洗空人世。閒熱我,醉時耳。綠蕪冷葉瓜州市。最憐予、洞簫聲盡,闌干獨倚。落落東南牆一角,誰護山河萬里。問人在、玉關歸未。老矣青山燈火客,撫佳期、漫灑新亭淚。歌哽咽,事如水。
郭外足幽勝,潮入漲溪流。舫齋小小一葉,老子日遨遊。管領白蘋紅蓼,披戴綠蓑青箬,直釣任沈福玉樓胞鱸膾,雪陣狎沙鷗。個中眠,個中坐,個中謳。個中收拾詩料,觴客個中留。休羨乘槎博望,且聽洞簫赤壁,樂處是瀛洲。日月蕩雙槳,天地一虛舟。
秀結梨園五色芝。瑞雲婀娜玉參差。佩環搖影青霞洞,歌扇留香白雪詞。花可可,柳枝枝。別情還似送春時。洞簫吹月商顏遠,採藥人來好寄
大河之曲多寬間,牧田枕倚長隄灣。
烏棲鵲散隄樹寂,柝木聲稀宵欲闌。
牧兒跨馬乘涼月,歷歷繞群高唱發。
幽情逸氣生自然,往往鳴鞘應疏節。
歌辭難辨野風高,似述離憂嗟役勞。
徘徊不斷何妨近,彷彿微聞已復遙。
長川冷浸秋雲白,露草翻光凝碧色。
星疏河淡夜初長,展轉空亭奈孤客。
洞簫音律京君明,可憐骨朽不更生。
安得使傳哀怨意,為我寫之羌笛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