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甕瑤壇二三級,學仙弟子參差入。霓旌隊仗下不下,
松檜森森天露濕。殿前寒氣束香雲,朝祈暮禱玄元君。
茫茫俗骨醉更昏,樓台十二遙崑崙。崑崙縱廣一萬二千
裡,
中有五色雲霞五色水。何當斷欲便飛去,
不要九轉神丹換精髓。
浮湘沿迅湍,逗浦凝遠盼。漸見江勢闊,行嗟水流漫。
赤岸雜雲霞,綠竹緣溪澗。向背群山轉,應接良景晏。
沓障連夜猿,平沙覆陽雁。紛吾望闕客,歸橈速已慣。
中道方溯洄,遲念自茲撰。賴欣衡陽美,持以蠲憂患。
棹女飾銀鉤,新妝下翠樓。霜絲青桂楫,蘭枻紫霞舟。
水落金陵曙,風起洞庭秋。扣船過曲浦,飛帆越回流。
影入桃花浪,香飄杜若洲。洲長殊未返,蕭散雲霞晚。
日下大江平,煙生歸岸遠。岸遠聞潮波,爭途遊戲多。
因聲趙津女,來聽採菱歌。
高岫擬耆闍,真乘引妙車。空中結樓殿,意表出雲霞。
後果纏三足,前因感六牙。宴林薰寶樹,水溜滴金沙。
寒谷梅猶淺,溫庭橘未華。台香紅藥亂,塔影綠篁遮。
果漸輪王族,緣超梵帝家。晨行踏忍草,夜誦得靈花。
江郡將何匹,天都亦未加。朝來沿泛所,應是逐仙槎。
黃公丘壑人,閱遍山水奇。
晚觀淡巖作,獨許天下希
我初頗未信,及到乃愧之。
偉茲過奇特,驟睹心驚疑。
神靈蘊幽秘,無乃弗許窺。
捫苔漸深入,歎愕不自持。
穹窿但一石,轇轕週四維。
廣容千人騶,高建五丈旂。
巨勢裂地軸,虛窗豁天扉。
森然萬幕張,郁若曾雲垂。
危磴過別洞,絕壁浮煙霖。
幽房瞰窈窕,屏榻如礱治。
雲霞起坐隅,翠嵐著人衣。
頓覺從來山,榛莽翳土埠。
化石事茫昧,驅蛇知是非。
井臼儼遺處,芝田留舊畦。
雲昔隱仙宅,此理固亦宜。
元柳跡不到,隱顯當有時。
憶我半紀前,已與茲山期。
了然蘭台夢,宛渡瀟江湄。
今來恍如昨,始悟非人為。
寧嗟擯幽邈,持爾足自怡。
無窮軒冕客,有幾能游斯。
鹿為馬,龍為蛇,
鳳皇避羅麟避罝。天下逃難不知數,
入海居巖皆是家。武陵源中深隱人,
共將雞犬栽桃花。花開記春不記歲,
金椎自劫博浪沙。亦殊商顏采芝草,
唯與少長親胡麻。豈意異時漁者入,
各各因問人閒賒。秦已非秦孰為漢,
奚論魏晉如割瓜。英雄滅盡有石闕,
智惠屏去無年華。俗骨思歸一相送,
慎勿與世言雲霞。出洞沿溪夢寐覺,
物景都失同回槎。心寄草樹欲復往,
山幽水亂尋無涯。
九功播祧墠。
七德陳武懸。
展事昌國圖。
息兵由重戰。
皇情咨閱典。
出車迨辰眩
飾徒映寒隰。
翻綏臨廣甸。
颯杳佩吳戈。
參差腰夏箭。
風旆舒復卷。
雲霞清似轉。
輕舞信徘徊。
前歌且遙衍。
秋原嘶代馬。
朱光浮楚練。
虹壑寫飛文。
巖阿藻余絢。
發震岳靈從。
揚旌水華變。
憑高訓武則。
中天起遐著。
鳳蓋卷洪河。
珠旗掃長汧。
方待翠華舉。
遠適瑤池宴。
遠公林下滿青苔,春藥偏宜間石開。往往幽人尋水見,
時時仙蝶隔雲來。陰陽雕刻花如鳥,對鳳連雞一何校
春風宛轉虎溪傍,紫翼紅翹翻霽光。貝葉經前無住色,
蓮花會裡暫留香。蓬山才子憐幽性,白雲陽春動新詠。
應知仙卉老雲霞,莫賞夭桃滿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