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國日已遠,涉江歲將闌。
東南富山水,跬步留清歡。
遷延廢行邁,忽忘身在官。
清晨涉甘露,乘高棄征鞍。
超然脫闤闠,穿雲撫朱欄。
下視萬物微,惟覺滄海寬。
潮來聲洶洶,望極空漫漫。
一一渡海舶,冉冉移檣竿。
水怪時出沒,群嬉類豭羱。
幽陰自生火,青熒復誰鑽。
石頭古天險,憑恃分權瞞。
疑城曜遠目,來騎驚新觀。
聚散定王業,成毀猶月團。
金山百圍石,岌岌隨濤瀾。
猶疑漢宮廷,屹立承露盤。
狂波恣吞噬,萬古嗟獨完。
凝眸厭滉漾,繞屋行盤跚。
此寺歷今古,遺跡皆龍鸞。
孔明所坐石,牂歷非人刊。
經霜眾草短,積雨青苔寒。
蕭翁嗜佛法,大福將力干。
坡阤故鑊在,甲錯蒼龍蟠。
衛公秉節制,佛骨埋金棺。
長松看百尺,畫像留三歎。
新詩語何麗,傳讀紙遂劇?/p>
嗟我本漁釣,江湖心所安。
方為籠中閉,仰羨天際摶。
遊觀惜不與,賦詠嗟獨難。
俸祿藉升斗,齏鹽嗜鹹酸。
何時扁舟去,不俟官長彈。
洞庭湖上晚風生。風觸湖心一葉橫。蘭棹穩,草衣輕。只釣鱸魚不釣
馴犀馴犀通天犀,軀貌駭人角駭雞。海蠻聞有明天子,
驅犀乘傳來萬里。一朝得謁大明宮,歡呼拜舞自論功。
五年馴養始堪獻,六譯語言方得通。上嘉人獸俱來遠,
蠻館四方犀入苑。秣以瑤芻鎖以金,故鄉迢遞君門深。
海鳥不知鐘鼓樂,池魚空結江湖心。馴犀生處南方熱,
秋無白露冬無雪。一入上林三四年,又逢今歲苦寒月。
飲冰臥霰苦蜷跼,角骨凍傷鱗甲蹜。馴犀死,蠻兒啼,
向闕再拜顏色低。奏乞生歸本國去,恐身凍死似馴犀。
君不見建中初,馴象生還放林邑。君不見貞元末,
馴犀凍死蠻兒泣。所嗟建中異貞元,像生犀死何足言。
吳波鱗鱗越山紫,鎮東旌旆東風裡。
前驅傳道相君來,一夜監湖春漲起。
監湖如監涵空明,相君出處如湖清。
十年勳業泰山重,五鼎富貴浮雲輕。
人言公如裴相國,綠野堂高貯風月。
我獨願公如子牟,身在江湖心魏闕。
浯溪有石高嵯峨,公方東征如此何!
丁寧湖水莫斷渡,早晚歸來絕江去。
趙秉文《滿江紅 上清宮蠟梅 永樂大典二千八百十二梅》詩詞原文及賞析
傑觀雄樓,相照映、此花幽獨。誰解識、蕊珠仙子,道家裝束。蠟蒂紫苞融燭淚,檀心淺暈團金粟。漸蜂兒、展翅上南枝,風掀綠。落落伴,湖心玉。蕭蕭映,壇邊竹。記月痕、曾上小闌干曲。輸與能詩潘道士,夢為蝴蝶花間宿。向夜深、霜重不勝寒,騎黃鵠。
峭拔湖心起,湖心四望通。
盤根入巨浸,疊翠點寒空。
勢迥侔蓬島,層危敵閬風。
僧樓籠淡霧,雁塔礙飛鴻。
曉井金沙粲,晴坡瑪瑙紅。
噴雲春雨外,照影夕波中。
野蔓垂枯柏,疏鍾匝梵宮。
閒泉澄極頂,幽徑入深叢。
古跡談皆異,秋屏寫未同。
樂游非俗客,靜望屬漁翁。
買去知無價,棲來思豈窮。
翻嗟市朝裡,塵土日濛濛。
張侯於我丈人行,十年江湖心鄉往。
平生獨立白雪曲,少時妙譽青雲上。
胡為四十尚飄蓬,逢衣騎馬鄴城中。
將軍寶帳簪履肅,開府畫筵簫鼓雄。
況復儒宮飽閒暇,堂有叢書竹蕭灑。
論文不厭夜經過,起看北斗插黃河。
相逢安得怨寂莫,仲宣樓頭良可樂。
何當奇計出番禺,未應長檄開邛筰。
太常句稽亦不冗,少卿淑問清時重。
俎豆之事則嘗聞,男兒讀書業有用。
歸去天邊道路長,東風春草滿池塘。
美人不來時晼晚,誰與玩此林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