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都春 燕亡久矣,京口適見似人,悵怨有感》古詩文
【詩原文】
南樓墜燕。又燈暈夜涼,疏簾空卷。葉吹暮喧,花露晨晞秋光短。當時明月娉婷伴。悵客路、幽扃俱遠。霧鬟依約,除非照影,鏡空不見。別館。秋娘乍識,似人處、最在雙波凝盼。舊色舊香,閒雨閒雲情終淺。丹青誰畫真真面。便只作、梅花頻看。更愁花變梨霙,又隨夢散。
《絳都春 燕亡久矣,京口適見似人,悵怨有感》
【古詩解釋】
【註釋】:
這是一首憚亡詞 。吳文英在杭州時曾娶有一妾,後夭亡。作者在京口(今江蘇鎮江)忽然碰到一個與其亡妾極相似的歌妓,悵惋之中寫下了這首詞。
「南樓墜燕 。又燈暈夜涼,疏簾空卷。」古代文人多以燕喻姬妾,取其輕盈嬌小之意。寫分別時又往往以燕上下飛舞而起興,因為詞人與其妾是死別,所以用「墜燕」起興。「燈暈」二句寫詞人居室的情況。因秋夜涼,霧氣重,燈暈越發明顯。在這淒涼的夜中,詞人高卷疏簾等待故人歸來 ,故人卻始終沒有出現,但也正因為簾子捲起才看見了「南樓墜燕 」,文理極密 。「葉吹暮喧,花露晨晞光短」二句從眼前情景聯想到人事。晚風吹動樹葉發出陣陣喧響,由此詞人進一步聯想到「花露 」,早晨的露水不是可以滋潤這枯葉嗎?但「花露」早就干了,因為秋季的白日是比較短的 。」從「花露易晞」自然而然引起了對短暫人生的聯想,進而引出對亡妾的哀悼。「當時明月娉婷伴,悵客路 、幽扃俱遠」。此三句為痛悼亡靈。上面本來已經引出其妾早亡,但到此筆鋒一頓,追憶共同生活時的歡樂 。「娉婷」形容女子婀娜多姿、情態美好。而現在兩人陰陽隔絕,不能再會。「悵客路幽扃俱遠」是從雙方來寫,一是自己客居他鄉,距家遙遠;一是亡妾長眠九泉之下,墓門緊閉,距離人間更是無限遙遠。兩個「遠」合在一起,使詞人尤增淒楚悲苦之感。「霧鬟依約 ,除非照影,鏡空不見」,三句寫對亡妾的思念 。「霧鬟」本指年輕女子發鬟蓬鬆、美麗。這是承「明日」而來的,詞人想像亡妾在月下姍姍歸來。但她皆竟已離人間 ,所以儘管她能「環珮歸來」,但畢竟是有影無形的。這個結尾掃除了一切癡想,所有這些畢集中表達了作者對亡妾的悼念之情。下片則主要寫在京口見到與亡妾相似的妓女以及由此所產生的聯想 ,進一步表達了對舊人的思念 。「別館」點明自己在京口作客,同時,自然地把筆鋒轉到現實中自己面前所對之人 。「秋娘」為妓女之泛稱。「乍識」,剛一見面。第一眼詞人就覺得她與亡妾有相似之處。究竟在那裡相似呢?經過認真思考才認定是她雙眸注視自己時的神態 。「凝盼」是描寫京口之人,更是寫亡妾。這個大膽熱情的動作,給詞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舊色舊香,閒雨閒雲情終淺」,二句言想起故人的舊色舊香,而眼前這種邂逅相逢的露水夫妻畢竟情淺。這是承接「雙波凝盼」而來,意思是說儘管她們神態極為相似,但詞人對她們兩人的感情是絕不相同的 。「丹青誰畫真真畫,便只作梅花頻看 」,借描寫自己的癡想,抒發對亡妾的懷念。我和這個「京口似人」雖然情淺,但不妨請一位丹青高手為她寫真畫像,然後把這幅寫真當作梅花一樣頻頻欣賞。這是承接「情淺」句而來,意思是說作夫妻雖然情淺 ,但是我還是願意常看見她的「面」,因為看到這幅畫上顏容就想到了亡妾。最後二句是說恐怕連這「京口似人」也難得常見 。「更愁」句承接上韻「頻看 」,言恐怕梅花似雪 ,轉眼消散,有如夢境消失。這實際上還是哀悼亡妾。
總而言之,這首詞寫的是作者生活中的一個小小插曲 。上片以「南樓墜燕」起,以「鏡空不見」收,寫對亡妾思念極深而不得見的淒婉之情。下片借偶遇之人抒發懷舊之情,更是一韻一頓,筆意曲折,在結尾處達到高潮,這也是本篇藝術上的成功之處。
問宋代 古詩 《絳都春 燕亡久矣,京口適見似人,悵怨有感》 的詩作者是誰?
答宋代 古詩 絳都春 燕亡久矣,京口適見似人,悵怨有感 的詩作者是詩人 吳文英。
問古詩 絳都春 燕亡久矣,京口適見似人,悵怨有感 有多少字?
答古詩 絳都春 燕亡久矣,京口適見似人,悵怨有感 共100字。
問詩句 南樓墜燕 下一句是什麼?
答南樓墜燕,又燈暈夜涼。
問吳文英 的 絳都春 燕亡久矣,京口適見似人,悵怨有感 是什麼時候的詩?
答吳文英 的 《絳都春 燕亡久矣,京口適見似人,悵怨有感》 是 宋代 的詩詞。
問詩句 南樓墜燕,又燈暈夜涼 出自哪一首詩?
答南樓墜燕,又燈暈夜涼 出自 宋代 古詩 《絳都春 燕亡久矣,京口適見似人,悵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