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公許《上憲使張郎中壽借西山集中甲申秋所賦雨荷詩》詩詞原文及賞析
榮途驚一世,志士獨苦心。
君看曲江公,中宵梁父吟。
豈無平反笑,事使貫索沉。
獨醒睨眾醉,枉尺那直尋。
世事本前期,朱明多盛陰。
氣運有伸屈,扶持要賢能。
金甌一擲誤,天步深淵臨。
瓊圃擷眾芳,願以遺美人。
繡斧岷雪外,閶闔雲海深。
請彈薰風弦,再拜壽斝斟。
功名儻來耳,一念君與親。
豪俊昔未遇,白日無光輝。
隆中臥龍客,長嘯視群兒。
九州英雄爭著鞭,黃星午夜照中原。
君看慷慨有心者,乃是山東高帝孫。
老瞞赤壁抱馬走,紫髯江左空回首。
世上男兒能幾人,眼看袁呂真何有。
永安受詔堪垂涕,手挈庸兒是天意。
渭上空張復漢旗,蜀民已哭歸師至。
堂堂八陣竟何為,長安不見漢官儀。
鄧艾老翁誇至計,譙周鼠子辨興衰。
梁父吟,君聽取,
擊節高節為君舞。躬耕貧賤志功名,
功名入手亡中路。逢時兒女各稱雄,
運去英雄非歷數。梁父吟,
悲復悲。古今人事半如此,
所以達士觀如遺。龐公可是無心者,
何事鹿門招不歸。
建安天下如潰瓜,一榻之外非吾家。
黃屋飄颻定何許,龍為魚兮鼠為虎。
老瞞持力敢欺天,朵頤漢鼎方垂涎。
紫髯將軍一攘臂,控荊引越三千里。
慷慨山東大耳兒,南飛烏鵲棲撫枝。
草廬一語君臣契,目中久已無吳魏。
堂堂大義凜不磨,靈關劍閣爭嵯峨。
昨夜西南一星落,六尺之孤竟誰托。
渭水旌旗歸故都,江上空存八陣圖。
抱膝長歌出師表,古柏蒼蒼為誰老。
蘇公滄洲趣,日夕懷山陰。
公堂植珍木,寄夢天姥岑。
亭亭碧玉干,氣象俯喬林。
雷霆已難拔,霜雪何敢侵。
蒼皮卷鱗甲,細葉抽鋒針。
稍出珊瑚枝,中含笙磬音。
鸞鳳待棲息,詎肯容凡禽。
西風蕩積雨,畏日方流金。
潭潭宗伯府,窈窕巖谷深。
北窗臥羲皇,笑語合朋簪。
蒼生望安石,出處本無心。
萬象入毫端,四溟納胸襟。
文房俎豆列,武庫矛戟森。
甘棠愛召伯,勿使螻蟻尋。
世俗多貴遠,豈知古猶今。
他年老東山,應記梁父吟。
士寒餓,古猶今。
向來亦有子桑琴,倚楹嘯歌非寓淫。
伯牙山高水深深,萬世二壟一知音。
閻君七弦抱幽獨,晁子為之梁父吟。
天寒絡緯悲向壁,秋高風露聲入林。
冷絲枯木拂蛛綱,十指巧能寫人心。
□□擊鼓如鳴鼉,□□□成螺。
歲豐寒士亦把酒,滿眼飣餖梨棗多。
晁家公子屢經過,笑談與世殊臼科。
文章落落映晁董,詩句往往如陰何。
閻夫子,勿謂使人難,
使琴抑怨天不和。明光畫開九肅,
不令高才牛下歌。閻夫子,
勿謂使人難,使琴抑怨天和。
明光晝開九□肅,不令高才牛下歌。
柳宗元《奉和楊尚書郴州,追和故李中書夏日登北樓十》詩詞原文及賞析
郡樓有遺唱,新和敵南金。境以道情得,人期幽夢尋。
層軒隔炎暑,迥野恣窺臨。鳳去徽音續,芝焚芳意深。
游鱗出陷浦,唳鶴繞仙岑。風起三湘浪,雲生萬里陰。
宏規齊德宇,麗藻競詞林。靜契分憂術,閒同遲客心。
驊騮當遠步,鶗鴂莫相侵。今日登高處,還聞梁父吟。
朱夏熱所嬰,清旭步北林。小園背高岡,挽葛上崎崟。
曠望延駐目,飄搖散疏襟。潛鱗恨水壯,去翼依雲深。
勿謂地無疆,劣於山有陰。石榞遍天下,水陸兼浮沈。
自我登隴首,十年經碧岑。劍門來巫峽,薄倚浩至今。
故園暗戎馬,骨肉失追尋。時危無消息,老去多歸心。
志士惜白日,久客藉黃金。敢為蘇門嘯,庶作梁父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