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為逃難者,才省用兵初。去國三苗外,全生四紀餘。
老頭親帝裡,歸處失吾廬。逝水猶嗚咽,祥雲自卷舒。
正郎曾首拜,亞尹未平除。幾變陶家柳,空傳魏闕書。
思凌天際鶴,言甚轍中魚。玉立知求己,金聲乍起予。
在朝魚水分,多病雪霜居。忽報陽春曲,縱橫恨不如。
小小青山,叢叢翠竹。
野景無多,怡然縱目。
明覺老人,向獨脫無依處。
閒坐解疏慵,為靜勝所縛。
拄杖子,一夏同轍不同途。
見山不是山,居竹不見竹。
叢識忙忙卒未休,忙中解唱陽春曲,
欸乃一聲山水綠。
輕拈斑管書心事,細折銀箋寫恨詞。
可憐不慣害相思,則被你個肯字兒,迤逗我許多時。
鬢雲懶理松金鳳,胭粉慵施減玉容。
傷情經歲繡幃空,心緒冗,悶倚翠屏。
慵拈粉線閒金縷,懶酌瓊漿冷玉壺。
才郎一去信音疏,長歎吁,香臉淚如珠。
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後甜。
奶娘催逼緊抱鉗,甚是嚴,越間阻越情忺。
笑將紅袖遮銀燭,不放才郎夜看書。
相偎相抱取歡娛,止不過迭應舉,及第待何如。
百忙裡鉸甚鞋兒樣,寂寞羅幃冷篆香。
向前摟定可憎娘,止不過趕嫁妝,誤了又何妨。
楚之襄王問於宋玉,玉時對以郢中歌。
歌為白雪陽春曲,始唱千人和,
再唱百人逐。至此和者才數人,
乃知高調難隨俗。後來感慨起危樓,
足接浮雲聲出屋。中古客應無,
怊悵鯤魚孟諸宿。樓傾覆構春又春,
酒瀉琉璃烹錦鱗。青山繞欄看不盡,
眼穿蕩槳石城人。去知何在,
寒花雨歛自生嚬。今聞太守新梁棟,
試選清喉可動塵。
月轉周廬映宿光,煙飄漢署引仙郎。
初披御府黃門被,已接天衣侍女香。
窗前鍾報知長樂,戶外鈴懸是建章。
銀浦初飛披南館,羽林宿衛周廬滿。
司隸陳兵入禁齊,相君留對歸家晚。
珠箔高褰動閣鈴,金鑰乍懸傳漏板。
虎觀氤氳雲半遮,龍池嗚咽水全斜。
澹澹碧天遙度雁,盈盈宮樹暗藏鴉。
露滴天街應嚲柳,風回上苑想飛花。
丞郎清切連華屋,夜深尚剪芸窗燭。
起草誰為諫獵章,抽毫並和陽春曲。
天長地久頌堯年,萬國歡騰侍御筵。
共道《韶》音博士奏,還聞珍膳大官傳。
慚愧小臣空食祿,明朝宴會賜金錢。
羌兒吹笛作龍吟,中有太古之純音。
伊人已死笛仍在,千古月明江水深。
誰知巧匠尋山谷,蹙踏溪雲采明玉。
雲谷之竹色黯黯,淺紫輕紅花映雨。
正聲隱顯初無端,造化推移指法間。
黃鐘妍美霜朝暖,無射淒涼暑月寒。
軺車走遍天南北,此笛此聲何處得。
韜之湘竹川錦囊,廣坐聊持炫賓客。
弘農學士九尺長,頰顴山起鬢髯張。
從容奏罷陽春曲,氣衰坦腹眠繩床。
由來雅器自有合,不與教坊管弦雜。
君不見開元名臣宋侍中,手揮羯鼓疾如風。
香蔌蔌。小山叢桂烘溫玉。烘溫玉。酒愁花暗,沈腰如束。煩君剩與陽春曲。為君細拂衾羅馥。衾羅馥。一春幽夢,與君相續。
昔來陽未復,倏觖今大壯。
頗復懷茲游,山山日環鄉。
雪多春較澀,寒力花難王。
晨興起和羹,御風颯然往。
嵌空互出奇,峭立屹並裡。
應接不暇瞬,跬步即異狀。
明游俱可人,心愜有餘況。
寄隱定何許,醒翁本無相。
渾渾太古前,此巧豈天匠。
天亦莫能名,誰歟實開創。
妙空與上清,可笑渠汝誑。
繡春最孤絕,勢壓翠微上。
一帶抹長江,群雉拱千嶂。
超覽妙無涯,天地入吾量。
疇能事劖鐫,瑣瑣較真妄。
所乏者古木,無木更虛曠。
蠻觸戰封疆,雞蟲爭得喪。
坐縛萬古癡,無病自生恙。
好是兩忘猜,不勞費監謗。
載弄陽春曲,萬匯同盎盎。
長歌卷雪腴,頗恨阻搜訪。
此事屬仙,公勿多怊悵。
東山掛游屐,皇猷賴公暢。
玉堂深復深,夜植青藜杖。
當年貴得意,文字各爭名。齊唱陽春曲,唯君金玉聲。
懸黎寶中出,高價世難掩。鴻羽不低飛,龍津徒自險。
直矜鸚鵡賦,不貴芳桂枝。少俊蔡邕許,長鳴唐舉知。
梁城下熊軾,朱戟何暐耀。才子欲歸寧,棠花已含笑。
高門知慶大,子孝覺親榮。獨攬還珠美,寧唯問絹情。
離筵不盡醉,摻袂一何早。馬蹄西別輕,樹色東看好。
行塵忽不見,惆悵青門道。
愁見唱陽春,令人離腸結。郎去未歸家,柳自飄香雪。
原憲素非貧,嵇康自寡慾。守道識通窮,達命齊榮辱。
庭梧變蔥蒨,籬菊揚芳馥。墜葉翻夕霜,高堂瞬華燭。
況茲寒夜永,復歎流年促。感物思慇勤,懷賢心躑躅。
雄詞封禪草,麗句陽春曲。高德十年兄,異才千里足。
咫尺邈雪霜,相望如瓊玉。欲識歲寒心,松筠更秋綠。
雕鶚上雲漢,虎豹守天關。一官遊戲,笑向古郢試朱轓。天下封疆幾郡,盡得公為太守,奉詔仰天寬。萬物一吐氣,千里賀平安。雪樓高,三百尺,玉欄干。政成無事,時復把酒對江山。問訊莫愁安在,見說風流宋玉,猶有屋三間。請和陽春曲,留與世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