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飲名家酒,三杯亦未辭。
據懷談道妙,舉筆賦新詩。
雖病仍牽率,為歡信渺瀰。
疏星聯遠漢,綠水湛前池。
未及裴君句,慚教樂所知。
悠然清且慧,泰定默如癡。
有美新荷近,無塵皓月隨。
山風來細細,銀燭耿離離。
青眼便為覽,朱簾莫下垂。
睡魔渾散釋,吟思愈清奇。
萬態付一笑,千春總片時。
此情能共適,得志任人嗤。
道重皆相契,心機獨恥為。
瞿曇作良友,老聖是真師。
四海無餘事,諸公足自怡。
仙巖拿釣艇,雲錦種丹芝。
世俗為無謂,吾人還有宜。
紅塵聊應跡,紫府去非遲。
終始懷觀子,友持愧伯慈。
功成當並駕,併合恣傲嬉。
崔元翰《雜言奉和聖制至承光院見自生籐,感其得地因》詩詞原文及賞析
新籐正可玩,得地又蓬時。羅生密葉交綠蔓,
欲布清陰垂紫蕤。已帶朝光暖,猶含輕露滋。
遙依千華殿,稍上萬年枝。余芳連桂樹,積潤傍蓮池。
豈如幽谷無人見,空覆荒榛雜兔絲。聖心對此應有感,
隱跡如斯誰復知。懷賢勞永歎,比物賦新詩。
聘丘園,訪茅茨,為謝中林士,王道本無私。
文明遍禹跡,鰥寡達堯心。正在親人守,能令王澤深。
朝廷多秀士,熔煉比精金。犀節同分命,熊軒各外臨。
聖主賦新詩,穆若聽薰琴。先言教為本,次言則是欽。
三時農不奪,午夜犬無侵。願使天宇內,品物遂浮沉。
寄情群飛鶴,千里一揚音。共躡華胥夢,龔黃安足尋。
風景日夕佳。
與君賦新詩。
澹然望遠空。
如意方支頤。
春風動百草。
蘭蕙生我籬。
曖曖日暖閨。
田家來致詞。
欣欣春還皋。
淡淡水生陂。
桃李雖未開。
荑萼滿芳(一作其)枝。
請君理還策。
敢告將農時。
藹藹層城陰,彌彌溪流漫。
問誰所構堂,軒窗傍高岸。
答雲唐刺史,文采當時冠。
華筵勢獨高,賓佐俱才彥。
吹簫橫落日,畫蒨如雲散。
健兒簸旌旗,水戰逞奇玩。
臨流賦新詩,意氣共稱歎。
烽火幾荒殘,城郭多遷換。
歌聲久矣滅,郵亭鎖溪畔。
台傾鳥雀下,闌壞鳧瑽亂。
惟余南山青,依然眼中見。
江左稱巖桂,吳中說木犀。水沈為骨郁金衣。卻恨疏梅惱我、得香遲。葉借山光潤,花蒙水色奇。年年勾引賦新詩。應笑薌林冷淡、獨心知。
青山足佳游,遠睇欲無路。
稍尋絕澗入,始辨雲間樹。
泉聲若招客,倚杖得夷步。
驚湍瀉亂石,激激有清趣。
風微鳥哢幽,日徹魚影聚。
居然魚鳥樂,正欠幽人祝
野僧豈忘機,作亭以茲故。
因君賦新詩,我亦夢其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