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五十三的詩詞名句,關於五十三的詩句大全,描寫五十三的詩集古詩

詩辭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中秋

釋文禮《頌古五十三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雪嶺六年修苦行,今朝打失主人公。

普天匝地無尋處,百億分身是脫空。

釋文禮《頌古五十三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看破牛皮徹底穿,到頭無義亦無文。

問伊遮得何人眼,梵語唐言總不分。

釋文禮《頌古五十三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沒邊疆,暴雨狂風無處藏。

古廟裡頭休嚲避,移舟別有好商量。

文天祥《勤王第五十三》詩詞原文及賞析

出師亙長雲,盡驅詣闕下。

首唱恢大義,垂之俟來者。

釋文禮《頌古五十三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師之一字太孤危,文□□無作者知。

不領韶陽提起處,且從默處認殘碑。

釋文禮《頌古五十三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住山境界問如何,女子雙鬟鬢已皤。

覿面不逢休更會,白雲飛過舊山河。

蘇軾《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齋三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江淮流落豈關天,禁省相望亦偶然。

等是新年未相見,此身應坐不歸田。

白髮蒼顏五十三,家人強遣試春衫。

朝回兩袖天香滿,頭上銀幡笑阿鹹。

當年踏月走東風,坐看春闈鎖醉翁。

白髮門生幾人在,卻將新句調兒童。

釋文准《自讚三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爾圖我真,又求我贊。

我真我贊,兩重公案。

家醜不外揚,已德不自談。

寄之以數,六九五十三

等慈潤公《長干寶塔放光偈》詩詞原文及賞析

戊午孟冬丙辰朔,長干塔下聞天樂。

洪公大建華嚴期,賢聖粉紜齊赴約。

百千善信雲從龍,遐邇資糧川就壑。

眾香縹緲煙嵐浮,萬燭煒煌星斗錯。

欲表南詢五十三,法筵清眾仍相若。

繞塔幢幡四色分,開經鐘鼓三通作。

梵唄同宣出妙音,見聞隨喜生歡樂。

始知無礙法門中,處處圓融非住著。

只消半偈悟無生,能使群迷趨正覺。

一體均沾法乳恩,情與無情學無學。

野禽並作迦陵鳴,霜風亦共天花落。

塔頂金光覺倍明,塔心寶相如新琢。

鈴索時時雜《濩》、《韶》,簷廊夜夜棲鸞鶴。

八面玲瓏透碧霄,九層宛轉流丹雘。

卷石三山鍾阜低,彈丸千里輿圖縮。

門門皆得見如來,儼然彌勒開樓閣。

金剛密跡驅雷霆,寶杵靈威失干莫。

慧燈無盡破重昏,甘露洪施濟枯濁。

亦如多寶現全身,為聽蓮華從地躍。

由來此塔非尋常,七寶龕中舍利藏。

往昔神光猶間發,況今大法重敷揚。

啐啄因緣相輳泊,七十二門同放光。

光中出生無量塔,一一懸燈散妙香。

香光莊嚴亦何限,遍湧金蓮坐寶王。

十方菩薩如鱗次,八部天龍若雁行。

化佛光明復如是,法爾神通示寂常。

重重涉入極微妙,梵網珠交心自耀。

此光本是世間稀,見者何人不欣樂。

或齊合掌向虛空,或舉高聲稱佛號。

或投五體拜泥塗,或散千花熏塔廟。

或去忙呼眷屬來,或頻指點傍人道。

或上危梯或倚樓,或轉悲傷或喜笑。

或感禪僧出定看,或留歸客停車眺。

或有晏坐空林中,一任稠人自喧鬧。

頓除熱惱得清涼,病在還蘇老還少。

默奪潛消魔外心,無遮重罪鹹輕報。

其誰不願發菩提,種種皆由塔光照。

此時見者誠有緣,莫因不見空哀憐。

即心自性君知不,見與不見皆天淵。

世尊八萬四千塔,與我無縫相勾連。

窮劫至今曾不昧,海枯山擊光依然。

諸人於此信得及,同泛華嚴大法船。

敬說此偈再禮塔,八萬四千光現前。

釋文禮《頌古五十三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賀家湖上天華寺,一一軒窗面水開。

不是閉門防俗客,愛閒能有幾人來。

釋原妙《偈頌六十七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今朝八月一,行腳禪和出。

不識自家珍,卻向途中覓。

直饒走遍一百一十城,參見五十三善知識,

功超十地三乘,位等釋迦彌勒。

若還來到西峰,未免一棒打折你驢脊。

釋文禮《頌古五十三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滿頭白髮老巖隈,萬本青松懶更栽。

皮袋累他周氏女,難尋蹤跡去還來。

釋文禮《頌古五十三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強將不識鼓唇牙,胡語如何亂得華。

若使老蕭皮有血,定應趕逐過流沙。

釋文禮《頌古五十三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不是風兮不是旛,將軍騎馬出潼關。

安南塞北都歸了,時復挑燈把劍看。

釋文禮《頌古五十三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禍福無門口自招,三遭瞎棒打驢腰。

可憐敗國亡家恨,萬古春家吹不消。

釋文禮《頌古五十三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親到龍潭已暗投,夜深誰共禦街游。

紙燈吹滅狼煙息,坐斷中原四百州。

釋文禮《頌古五十三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泥佛金佛木佛,度水度火度爐。

妙體本來無處所,莫將真佛強塗糊。

王邁《生朝止客》詩詞原文及賞析

白髮蒼顏五十三,北風不競又來南。

宦情於我蠟來淡,世味從渠密樣甘。

烏哺劬勞恩未報,雁行淒斷痛何堪。

記生縱有一樽酒,忍與妻孥共醉酣。

陳普《歷代傳授歌》詩詞原文及賞析

伏羲神農黃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專頊及高辛,唐虞堯舜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湯文武是。

堯舜傳官禹傳家,天與人與非私畀。

夏禹一傳啟以賢,少康興夏滅猿豷。

十有七世於桀王,萬湯放桀夏緒墜。

殷湯應天而順人,興王地方七十里。

太甲太戊及武丁,三宗有商為專美。

祖乙盤庚亦賢君,三十傳紂覆商祀。

周興積累由後稷,公劉太王及王季。

文王大勳武王集,伐紂牧野作牧誓。

成王嗣位在幼沖,周公輔政天下治。

成康措刑四十年,幾移周鼎幽與厲。

夷王下堂王室卑,平王東遷春秋始。

至於威烈春秋終,二百四十二年爾。

魯衛晉鄭蔡燕曹,姬氏同姓皆兄弟。

異姓齊楚秦宋陳,春秋列國侯十二。

其間五霸相繼興,齊桓小白晉重耳。

宋襄秦穆及楚莊,名曰尊王假仁義。

戰國七雄莫如秦,韓趙魏燕齊楚起。

秦滅六國吞二周,周祚至於赧王止。

天王三十有七傳,八百餘年屬周紀。

秦帝始皇太暴虐,位傳二世而已矣。

漢室龍興滅秦項,高祖劉邦赤帝子。

末年國本幾動搖,四皓一出回孝惠。

呂後臨朝諸呂反,賴有平勃植赤幟。

文景之世比成康,武帝好大功伐喜。

霍光擁昭而立宣,江充誣譖太子戾。

厥後外戚多擅權,平帝新室莽篡位。

光武誅莽復中興,漢為東漢炎運熾。

明章二帝世所稱,至於靈獻漢祚替。

前漢高文武宣朝,後漢光明章七制。

兩漢相傳二十四,禪魏曹丕竊神器。

分為三國魏蜀吳,鷸蚌相持真鼎峙。

魏則曹丕吳孫權,蜀則先主稱劉備。

魏曹承漢才四傳,天下權歸司馬氏。

晉室肇興司馬炎,三王追諡昭思懿。

兩三傳間至懷憫,群胡雲擾如鼎沸。

五涼前後南北西,四燕前後南北異。

秦前後西趙前後,後蜀大夏相吞噬。

東晉元帝都建康,天下南北分形勢。

南則晉宋齊梁陳,北則元魏東西魏。

北齊後周猶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

平陳禪周隋楊堅,夫何三世隋嗣斃。

李唐繼之纂洪圖,高祖太宗成功易。

武後易唐而為周,仁傑一言回睿意。

玄宗末戰溺楊妃,祿山叛逆為子弒。

肅宗東征復兩京,憲宗見弒陳洪志。

文宗有才誅克明,德宗猜忌任慮杞。

太宗玄宗及憲宗,號稱三宗商可擬。

末後難制藩鎮強,宦官奉立皆私議。

唐後迭興有五代,梁唐晉漢周相繼。

五代五十三年間,後有十國皆僭偽。

齊楚吳燕漢晉唐,周蜀吳越如蜂蝟。

宋受周禪握乾符,掃除僭偽皆風靡。

太祖姓趙都汴京,雪夜常幸趙普第。

太宗真仁英神哲,歷代承平善繼嗣。

至於徽欽金虜來,誤國奸臣京與檜。

高宗南渡宋復興,建都錢唐歌舞地。

孝及光寧守偏方,托胄既誅由諸史。

在位歷年四十餘,前有仁宗後有理。

至於度宗宋祚微,皆由平章似道棄。

建隆德佑十六傳,大元一統興燕薊。

釋文禮《頌古五十三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白牛烹了正熙熙,皮角官中卻要追。

將下帽簷輸納了,燈前更鼓夜遲遲。

相關詩集大全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